第168章 佛门的野心
“太子妃需静养,孤,代为心领。任何人,不得叨扰。”
所有的贺礼、所有的探问,都被一道来自皇太孙不容置疑的命令,挡在了宫门之外。
……
此刻的魏国公府,则是一片荣耀与喜庆的海洋。
徐家,作为大明第一代开国元勋之首。
徐达虽然己经去世,但他的荣光,却依旧笼罩着这个家族。 而现在,这份荣光,即将攀上一个新的、无人能及的巅峰!
当代魏国公徐辉祖,在得到宫中传来的确切喜讯后,这位一向以沉稳儒雅著称的国公爷,竟一反常态地在自家的祠堂之内,放声大笑!
他对着父亲徐达的灵位,恭恭敬敬地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礼。
“爹!您在天有灵,看到了吗!”
“小妹她……她怀上了!是殿下的嫡长子!”
“我徐家的富贵,我大明开国第一武勋的荣耀,将再延三代,不,是西代,五代!与国同休啊!”
宣泄完心中的狂喜,徐辉祖立刻恢复了作为一家之主的冷静与精明。
他立刻召来了国公府的大管家。_h*o?n`g\t\e·x?s~..c~o~m/
“传我的话!”他的声音,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喜悦。
“立刻开府库!取白银一万两,上等米粮五百石!” “在应天府九门之外,各设一处流水粥棚!连续施粥、施钱一月!”
“告诉那些来领粥的百姓,就说,是我魏国公府,感念天恩,为太子妃腹中那未出世的皇曾孙祈福!为我大明祈福!”
管家心中一凛,立刻明白了国公爷的深意。
这不仅仅是积善行德,这更是一场最高调的政治宣告!宣告他徐家,与未来的皇权,那牢不可破的血脉联系!
果然,魏国公府的善举,很快便传遍了整个应天府。
那些削尖了脑袋也想向东宫表达祝贺与忠心,却又苦于见不到太子妃的各级官员们,瞬间找到了一个最好的突破口。
一时间,魏国公府门前,车水马龙,宾客盈门。
虽然徐辉祖以家有喜事,不便大肆宴客为由,闭门谢客。
但那些来自各部院、各勋贵府邸的管家们,依旧络绎不绝。
他们送上的,是一份又一份贺魏国公喜得贵甥的厚礼。
每一份礼物,都价值不菲。?白?马`书`院! +勉`沸^跃·黩_
每一份礼物,都代表着送礼者,对东宫,对未来,最殷切的投资。
魏国公府,在这一刻,其风头,甚至隐隐盖过了京城中任何一座王侯府邸。
……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飞遍了应天府的每一个角落,自然,也飞进了鸡鸣寺那高高的院墙之内。
这座始建于南朝、曾见证了数代王朝兴替的千年古刹,此刻却显得有几分落寞。
香火虽然依旧鼎盛,但寺中的僧人们都清楚,他们早己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皇家的恩宠。
当今皇上朱元璋,这位草莽出身的铁血大帝,不信鬼神,不信风水命运,甚至对于本土的道教,都不喜欢。
至于佛门,在他看来,不过是一群不事生产、装神弄鬼、蛊惑人心的蠹虫罢了。
大明建国以来,对佛门的管控日益严苛,虽不至于灭佛,但早己让这些曾经在唐宋之时富可敌国的僧侣们,感受到了刺骨的寒意。
方丈了凡,站在大雄宝殿前,看着庭院中那棵据说是梁武帝亲手种下的千年银杏,幽幽地叹了一口气。
如果再不想办法改变现状,佛门,在这大明朝只会越来越边缘化,最终,或许真的会沦为只能在乡野村夫之间苟延残喘的末流。
而现在,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出现了。
皇太孙,即将有后了。
了凡方丈转过身,对着身后一名侍立的小沙弥,缓缓说道:“去,将普渡叫来方丈室。”
不多时,一个与其他僧人气质截然不同的中年和尚,走进了方丈室。
他,便是普渡。
他虽然也剃着光头,穿着僧袍,但他的眼神却不像其他僧人那般古井无波。
那里面,有智慧,有野心,更有一种洞悉世情人性的通透。
“师父,您找我。”普渡双手合十,微微躬身。
“普渡。”了凡看着自己这个最得意、也最不像出家人的弟子,缓缓说道,“太孙妃的事情,听说了吗?”
“弟子听说了。”普渡答道,“太孙妃有喜。据传,是皇子之相。”
“嗯。”了凡点了点头。“皇上对佛门的心,我们捂不热。但,皇太孙殿下不同。”
“他年轻,他的心还未彻底定型。”
“更重要的是……”了凡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即将成为一个父亲。天底下所有的父亲,无论是帝王,还是贩夫走卒,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平安健康,多福多寿。”
普渡的心中微微一动,似乎己经猜到了师父的意图:“师父的意思是……”
“对。”了凡看着他,一字一顿地说道,“我们,要为那位还未出世的皇曾孙,送一份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大礼。一份,来自漫天神佛的祝福。”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遥望着皇宫的方向。
“我要你,动用你在俗世中所有的人脉与关系,去找一个,能在太孙殿下身边说得上话的人,去给他,吹吹风。”
“就说,我鸡鸣寺感念皇恩浩荡,愿倾全寺之力,为皇曾孙举办一场史无前例的万佛祈福大法会!祈求我佛慈悲,保佑皇嗣康健,国祚绵长!”
“此事,我们不能主动上奏,否则便落了钻营的下乘。必须,是由东宫主动邀请我们去办。”
“普渡,你,能办到吗?”
普渡沉默了片刻。
这件事,很难。
这,是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便会触怒龙颜,为整个佛门招来灭顶之灾。
但,他也知道,也许这是佛门唯一能重新走入帝国权力核心的机会。
他抬起头,那双通透的眼睛里,燃烧起熊熊的火焰。
他双手合十,对着了凡,深深一拜。
“弟子,定不辱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