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所有的骂名我一人承担

完了。`n`e′w!t?i.a¨n,x_i-.^c*o′m!

一切都完了。

这个念头如同最恶毒的诅咒,在他脑海中炸开,将他所有的希望、所有的野心、所有的骄傲,都炸得粉碎。

他仿佛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踉跄一步,险些栽倒在地,手中的佩剑“当啷”一声掉落在地,发出一声清脆而绝望的响声。

儿子的惨死,大军的溃败,毕生心血的付之一炬……一幕幕画面在他眼前闪过,最终定格在周毅那脸上。

是了,就是他。

就是这个叫周毅的明国将领,一手策划了这一切,将他从权势的顶峰,硬生生地拽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无尽的绝望,在瞬间发酵,最终化为了滔天的恨意与不甘!

“呃……啊啊啊啊!!”

李成桂猛地仰起头,喉咙里发出了如同受伤野兽般的嘶吼。

他双目赤红,根根青筋从他的脖颈和额角暴起,整个人状若疯魔。

败了,是的,他败了。

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惨,如此的……不甘心!

他可以死,他麾下的大军也可以覆灭,但绝不能就这么窝囊地,成为别人功劳簿上的一笔战功!

他李成桂纵横一生,岂能连让敌人伤筋动骨都做不到?!

既然逃不出去,既然注定要死在这里,那就在临死之前,狠狠地崩掉明军的一颗牙!让他们也知道,高丽的猛虎,即便是死,也要从敌人身上撕下一块血肉!

这个疯狂的念头,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他心中所有的迷茫与绝望,让他的眼神重新恢复了一丝属于枭雄的狠厉与清明。

他猛地俯身,捡起地上的佩剑,环顾西周。

风云谷的地形,瞬间在他脑海中变得无比清晰。

他想起来了,就在这片谷地的东南处,有一片三面环山的绝地。

那地方入口狭窄,腹地却颇为开阔,三面都是近乎垂首的陡峭山壁,猿猴难攀。!7!6\k+s′./n¨e?t\

在战前勘探地形时,他曾断言,此地乃十死无生之绝境,一旦被敌人堵住入口,便是瓮中之鳖,插翅难飞。

可如今,这片他眼中的死地,却成了他唯一的希望!

只要能将残存的军队收缩到那里,凭借狭窄的入口,他们就能将两面受敌的绝境,强行扭转为只需面对一面的险地!明军的优势将被最大程度地削弱,他们可以据险死守,能多拖一个时辰,便能多杀伤一些明军!

而更重要的是,那三面环山的地形,也为他们留下了一线生机!

若是战至最后,真的无力回天,他便可下令让残兵丢弃所有辎重,向山上逃亡。

山高林密,明军主力断然不可能为了追杀一些散兵游勇而深入险境。

只要有人能逃出去,只要高丽的火种不灭,就总有复起的一天!

“传我将令!”

李成桂的声音嘶哑,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清晰地传到了身边早己面如死灰的亲卫耳中。

“所有部队,立刻停止与明军纠缠!以中军大旗为核心,向东南方……卧龙坡方向收缩!快!!”

“将军!?”传令官闻言大惊,“此时收缩,无异于将后背卖给明军啊!伤亡……”

“执行命令!!”李成桂一脚将他踹开,亲自从旗手手中夺过一面令旗,用尽全身力气挥舞起来,“违令者,斩!!”

帅令如山。

尽管所有人都知道,在这样被两面夹击的情况下强行收缩阵线,必然会付出何等惨痛的代价,但李成桂积威己久,命令还是被不折不扣地传达了下去。

“全军收缩!向卧龙坡靠拢!”

“放弃外围!向中军集结!”

号角声与锣声在混乱的战场上响起,正在与明军殊死搏斗的高丽军队,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强行攥紧。\t*i^a\n*l,a,i.s,k/.?c.o?m¢

而这样的行为,也正如传令官所预料的那样,让高丽军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伤亡。

外围的部队为了给核心部队争取收缩的时间,几乎是成建制地被明军的洪流所淹没。

他们没有后退,也无路可退,只能用血肉之躯,筑成一道道短暂而脆弱的堤坝,为身后的同袍争取那宝贵的片刻喘息。

“噗嗤!”

一名高丽将领的长刀砍翻了一名明军,但他还来不及喘息,三柄长矛便从不同的方向,狠狠地刺入了他的身体。

他怒目圆睁,死死地抓住一杆矛身,用尽最后的力气吼道:“将军……快走!!”

明军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机会。

“高丽人要跑!别让他们跑了!”

“压上去!全军压上!!”

朱权的命令从将台上传来,明军的攻势变得愈发猛烈。

他们如同嗅到了血腥味的狼群,死死地咬住高丽军队的尾巴,疯狂地撕扯着,吞噬着。

撤退的路,是用尸体铺就的。

每向卧龙坡靠近一步,高丽军队的阵亡名单上,就要增添成百上千个名字。

但慢慢的,靠拢在一起的高丽军队,终于形成了一个虽然残破但却坚韧的拳头。

他们不再各自为战,而是背靠着背,将所有带刃的武器都指向外围,组成了一个巨大的、移动的刺猬圆阵,艰难而缓慢地,向着那片三面环山的地方挪动。

……

另一边,当高丽军开始出现大规模溃败和收缩的迹象时,周毅便下令神机营停止了射击。

战局己定,没有必要再浪费宝贵的弹药。

他带领着神机营的士兵,踏过一片狼藉的战场,与宁王朱权的主力部队汇合。

沿途的明军将士,看着这支军队,眼神中都充满了敬畏与好奇。

他们就是想不明白,这支人数不过千余的部队,究竟是如何凭借那种会喷火的烧火棍,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从背后彻底击垮了数倍于己的敌人。

“周将军!哈哈哈!你可真是大明的一员福将啊!”

朱权早己从将台上下来,看到周毅前来,他大笑着迎了上去,毫不掩饰自己脸上的欣赏与激动。

他一把抓住周毅的手臂,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感叹道:“昨天还有顾虑,但今日一见,方知其厉害!以一千五百之众,破高丽五千精锐,现在更是一举奠定胜局!此等战功,当为全军第一!”

朱权的赞叹发自肺腑。

他亲眼见证了神机营是如何在瞬息之间,就将高丽人最后的希望碾得粉碎。

那种摧枯拉朽、完全不讲道理的强大火力,彻底颠覆了他对战争的认知。

“殿下谬赞了,末将不过是侥幸,全赖殿下正面牵制,方能得手。”周毅谦虚地抱拳道,目光却投向了远处正在艰难撤退的高丽残军。

朱权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看着那些高丽士兵如同飞蛾扑火般,涌向那片名为“卧龙坡”的狭窄谷地,他先是有些疑惑,但随即,他似乎想到了什么,脸色微微一变。

他收敛了笑容,看着那片绝地的入口,发出一声复杂的感叹:“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他们这是自己走进了鬼门关。”

说到这里,他缓缓转过头,目光灼灼地盯着周毅,声音也压低了许多,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凝重:“周毅,我们……真的要这么干吗?”

他的眼神中,有兴奋,有期待,但更多的,是一种深深的忧虑。

“一旦功成,高丽经此一役,至少五十年内再无南下之力,我大明北境可安享太平。此乃不世之功。”朱权顿了顿,话锋一转,“但……以如此手段,尽歼三万敌军,恐为天地不容。史书工笔,如刀如剑,后世的骂名,怕是不会放过你我二人了。”

朱权是皇子,是亲王,他比任何人都更在乎自己的名声,更在乎史书上会如何记载自己。

火烧三万大军……无论出于何种理由,这都将是一个永远无法洗刷的污点,甚至会让他背上“暴虐”、“不仁”的骂名,遗臭万年。

战场之上,一瞬间变得无比安静,只剩下远处传来的厮杀声和风声。

周围的亲卫们都感受到了这股沉重的气氛,纷纷低下了头,不敢言语。

周毅沉默了片刻。

他没有去看朱权,而是依旧遥望着那片正在被死亡与绝望笼罩的卧龙坡。他的眼神平静如水,仿佛和自己无关。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掷地有声。

“殿下,您可知,自我大明立国以来,北境边患,何曾有过一日断绝?高丽、蒙古……他们今日败了,十年后便会卷土重来。今日我们放走一万人,十年后,他们便会裹挟着十万人的仇恨,再次叩关。”

“长城之内,是我大明的父母妻儿,是万顷良田,是锦绣河山。长城之外,是虎视眈眈的豺狼。”

“对付豺狼,仁慈与怜悯,换不来和平,只会换来它们更贪婪的獠牙。”

周毅转过身,终于正视着朱权,他的目光坦然而坚定,没有一丝一毫的动摇。

“想要一劳永逸,想要为子孙后代开创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就必须要有一次,让他们痛到骨子里,怕到灵魂深处,让他们在百年之内,再也不敢将目光投向南方!”

“这个代价,必须有人来付。这份骂名,也必须有人来担。”

他对着朱权,深深地躬身一揖,语气无比郑重。

“殿下,您是天潢贵胄,大明未来的栋梁,您的声誉,关乎国本,不容有半分玷污。”

“所以,为了以后我大明能更好地开疆拓土,为了让后来的将士们能少流一些血,今日之计,所有的责任,所有的骂名……”

“便由我周毅,一人承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