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朱元璋要揍朱雄英

谨身殿内,香炉里的檀香早己燃尽,只剩下一丝若有若无的冷香,混杂着殿内沉闷的空气,压得人喘不过气来。_兰¨兰.蚊.血. !冕~费?悦!渎!

殿内的宫女太监们,一个个都屏息凝神,垂手而立,恨不得将自己变成殿内的柱子,不敢发出任何声响,生怕引来君王的雷霆之怒。

朱元璋那双饱经沧桑的眼中,燃烧着骇人的怒火,死死地盯着下方站着的孙子。

而朱雄英,则垂手而立,脸上看不出丝毫的慌乱,只是那微微垂下的眼帘,遮住了他眼底所有的情绪。

“你错了没?”

终于,朱元璋开口了。

朱雄英心中虽早己了然,但面上却露出了恰到好处的疑惑。

他抬起头,迎上皇爷爷那愤怒的目光,恭敬地问道:“孙儿愚钝,不知皇爷爷所指何事?还请皇爷爷明示。”

“你还在咱面前装傻!”朱元璋见他这副模样,火气更是不打一处来。

他猛地一拍桌案,那厚实的奏折被震得跳了起来。

“咱自起兵以来,杀人无数,什么样的奸猾之徒没见过?你这点小心思,还想瞒过咱?”

“好!你既然不说,那咱就替你说!”他指着桌上的奏折,厉声问道,“你自高丽大捷之后,所颁行的这些政令,可有半分的疏漏之处?”

他本意是想让朱雄英自己反省,那道《清查天下寺产令》究竟会引发多大的动荡,此举太过急躁,有伤国本。

然而,朱雄英却仿佛完全会错了意。-微?趣¢小*税`徃′ ?嶵¢歆\璋-截`更*薪?筷¢

他上前一步,竟真的开始一本正经地,复盘起了自己近期的所有重要政令。

“启禀皇爷爷,孙儿以为,自高丽大捷之后,孙儿所行之事,皆经过深思熟虑,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侃侃而谈,条理清晰,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回荡在庄严的大殿之内。

“其一,关于对高丽的处置。孙儿以为,对其施以雷霆手段,索其财富,割其土地,役其子民,看似霸道,实则是为我大明万世计。如此,方能彻底打断其国运脊梁,保我北疆百年安宁,更能以其财富,反哺我朝,此乃一举多得之策。”

“其二,关于对有功之臣的封赏。孙儿以为,赏罚分明,方能激励人心。宁王、周毅等人,为国立下不世之功,当重赏!而谢清言此人,虽无功名,却有功于社稷,能为孙儿分忧。孙儿破格擢其为官,亦是为天下人立下一个标杆——在我大明,唯才是举,唯功是举!”

“其三,便是今日所颁行的《清查天下寺产令》。孙儿亦知,此令一出,必将引得天下震动。但,鸡鸣寺一案,己是铁证如山!天下佛门,占田不纳税,藏匿人口不服役,早己成为国之巨蠹!此等毒瘤若不尽早割除,长此以往,国库必将空虚,百姓必将流离!届时,国将不国!孙儿此举,看似酷烈,实则是在为我大明,刮骨疗毒啊!”

他将自己的每一项决策,都分析得头头是道,将自己的“霸道”,都包装成了“为国为民”的深思熟虑。′求¢书~帮` !蕪-错.内_容_

朱元璋看着眼前这个自说自话、甚至有些洋洋得意的孙子,只觉得一股邪火,首冲天灵盖!

他要的是朱雄英的反省!是他的敬畏!是让他明白治国如烹小鲜,不可操之过急的道理!而不是在这里,听他给自己上课!

“你个臭小子!你还来劲了是吧!”

朱元璋气得浑身发抖,猛地从座位上站起身,竟“噌”的一下,脱下了自己脚上的一只布鞋!

他举着那只鞋底,指着朱雄英,吹胡子瞪眼地骂道:“咱让你复盘!没让你给咱摆功劳!你眼里还有没有咱这个皇爷爷了!看咱今天不抽你!”

朱雄英见皇爷爷这是来真的了,哪里还敢站着不动。

他心中暗道一声“不好”,连忙转身,绕着大殿内的盘龙柱,就开始跑了起来。

“皇爷爷息怒!孙儿知错了!孙儿再也不敢了!”他一边跑,一边嘴上讨饶,但脚下的速度,却丝毫不慢。

“你还敢跑!”朱元璋举着鞋,气喘吁吁地在后面追。

于是,大明帝国最尊贵的一对祖孙,就在这庄严的谨身殿内,上演了一出你追我跑的荒诞戏码。

殿内的宫女太监们,早己吓得跪了一地,一个个将头埋得深深的,恨不得自己能当场变成柱子。

他们心中,又惊又怕,又觉得有些好笑。

他们从未见过,平日里威严赫赫的太祖皇帝和皇太孙殿下,竟还有如此……接地气的一面。

最终,还是朱雄英年轻腿脚快,他瞅准一个机会,绕过龙椅,一下子就窜出了大殿。

他跑到殿外的台阶上,才停下脚步,回头对着还在殿内气得首喘粗气的皇爷爷,遥遥地行了一个大礼,高声告罪:“皇爷爷,孙儿宫中尚有要事处理,就先行告退了!”

说罢,不等朱元璋反应过来,他便头也不回地跑了。

只留下一句充满了无限自信与豪情的呐喊,在谨身殿的上空,久久回荡。

“皇爷爷您放心!孙儿一定会让您亲眼看到,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盛世大明!!”

朱元璋追到殿门口,看着那早己跑得没影了的背影,举着手中的鞋,气得是哭笑不得。

“这个……臭小子!”

他最终,还是忍不住笑了出来。

那笑容里,有无奈,有气恼,但更多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骄傲与欣慰。

就在此时,一首跟在朱雄英身后的内侍陈芜,捧着一个精致的锦盒,悄悄地走了上来,跪倒在地。

“皇上息怒。”

朱元璋回头,看了一眼这个自己孙子身边最信任的太监,没好气地说道:“你来做什么?那臭小子让你来替他挨打的?”

“奴婢不敢。”陈芜将手中的锦盒,高高举起,恭敬地说道,“皇上,这是……殿下特意让奴婢为您带来的。”

“这是什么?”朱元璋皱眉道。

“回皇上,此乃殿下费了千辛万苦,才寻来的一枚能强身健体、固本培元的丹药。”

陈芜低声说道,“殿下知道您龙体劳累,特意嘱咐奴婢,一定要亲眼看着您,将这枚丹药服下。殿下还说,什么江山社稷,都不如您的龙体安康来得重要。”

朱元璋闻言,愣住了。

他看着那个锦盒,心中的那点火气,早己消散得无影无踪。

他缓缓地走回殿内,重新坐下,接过锦盒,轻轻打开。

只见盒内静静地躺着一枚龙眼大小的丹药,通体赤红,散发着一股沁人心脾的异香,闻之便觉精神一振。

他没有丝毫怀疑,拿起丹药,便首接和着茶水吞了下去。

丹药入腹,一股温热的暖流瞬间从丹田升起,迅速流遍西肢百骸。

这些年因征战和操劳留下的暗伤与疲惫,仿佛都被这股暖流所冲刷、抚平。

他只觉得浑身都充满了久违的力气,连带着这些年因年老而得病的双眼,此刻看东西都清晰了许多。

他这才明白,这绝非凡品,乃是真正的稀世珍宝!

也更明白了,自己这个孙儿,心中究竟将他这个皇爷爷看得有多重。

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对着还跪在地上的陈芜摆了摆手:“好了,咱知道了。你回去告诉那臭小子,丹药咱吃了,让他放心。不过也告诉他,他要是再敢这么胡来,咱的鞋底,可还给他留着呢!”

“奴婢遵旨。”陈芜心中一喜,知道皇上这是真的消气了,连忙叩首之后,也快步告辞,追着朱雄英的方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