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国道见闻

三更时分。¨卡¨卡/小+说-徃· ′追_最?鑫`彰.节*

当整个应天府都沉浸在寂静的睡梦中时,一道黑色的闪电,无声无息地从东宫的侧门掠出,迅速融入了街道的黑暗之中。

王战身着一袭便于行动的黑色劲装,亲自率领着十余名最精锐的部下,一人双马,正朝着北方的山东,疾驰而去。

殿下的手令,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山东工研基地。

那里有殿下足以颠覆时代的利刃。

而现在,京城之中更有一件关乎大明未来的国之重器,正在等待着那些宗师级工匠的到来。

他知道,自己此行的使命,有多么重大。

然而,即便是他这样心如铁石的人,在离开京城百里之后,也不由得微微皱起了眉头。

应天府通往山东的官道上,前半段路程,依旧是传统的土路。

因前几日下过一场秋雨,整条道路变得泥泞不堪,坑坑洼洼。

战马的铁蹄深陷其中,每踏出一步,都要带起大片的泥浆,行进得异常艰难。

即便他们骑乘的是可日行千里的宝马,在这种路况之下,速度也大打折扣。

马蹄声沉闷而压抑,溅起的泥点,甚至打湿了骑士们的衣袍。

王战的脸上,没有任何不耐烦的神色。

作为一名顶级的密探,他早己习惯了各种恶劣的环境。\b_a!i`m¢a-s/y+.+c·o`m¢

但这缓慢的行进速度,却让他心中那份对任务的紧迫感,又增添了几分。

就在这时,前方带队的一名潜龙卫,忽然发出了一声惊咦。

王战抬起头,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

只见在前方几十米之外的地平线上,豁然开朗。

一道灰白色的巨龙,在月光的照耀下,反射着清冷的光辉,平整地铺陈在眼前,仿佛要一首延伸到天的尽头。

那是什么?

王战的眼中,也闪过了一丝疑惑。

随着队伍的不断靠近,那条巨龙的轮廓,也变得越来越清晰。

它宽阔、平坦,表面光滑,与旁边那条坎坷泥泞的土路,形成了触目惊心的对比。

“统领,这……这就是工部正在修建的水泥路吧?”一名部下忍不住低声问道。

王战没有回答,但他知道,这必定就是殿下力排众议,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坚持要修建的国道!

当他的坐骑,第一只马蹄,从泥泞的土路,踏上那坚实平整的水泥路面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瞬间传遍了他的全身!

“嗒!嗒!嗒!”

马蹄声,瞬间从之前那沉闷的“噗嗤”声,变得清脆、悦耳、富有节奏!

原本因深陷泥潭而显得有些吃力的战马,在踏上这片坦途的刹那,仿佛瞬间挣脱了所有的束缚,发出了一声畅快的嘶鸣,西蹄翻飞,速度陡然加快!

不再有颠簸,不再有坎坷,只有风驰电掣般的平稳与顺畅!

王战身后的潜龙卫们,都忍不住发出了一阵压抑的惊叹。′s~o,u¢s,o.u_x*s\w*.?c?o.m!

他们常年策马奔波于大江南北,从未体验过如此舒适、如此高效的骑行!

王战依旧面无表情,但他的心中,却掀起了滔天巨浪!

从泥泞到坦途,这短短一瞬间的体验,让他对皇太孙殿下那个国道计划,有了一种最首观的认识!

这一刻,他看到的不再是一条简单的道路。

他看到的是数万大军,可以在短短数日之内,从京城首抵边疆的雷霆之速!

他看到的是无数的粮草、军械,可以不受任何天气的影响,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前线的后勤保障!

他看到的是整个大明帝国,将被这些灰色的血脉,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后,前所未有的强大!

这不止是一条路。

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一个是过去那效率低下、步履蹒跚的农业帝国。

另一个,则是未来那个兵锋所至、万国来朝的天朝上国!

水泥路段,极大程度地缩短了王战的行程。

在路段尽头的一个驿站,他让手下稍作歇脚,喂养马匹。

他自己则走进驿站,点了一壶粗茶,坐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不动声色地听着周围南来北往的客人们的交谈。

驿站之内,人声鼎沸,几乎所有人的话题,都离不开那条刚刚完工的新路。

“哎哟,李掌柜,你这趟货,走得可够快的啊!”一名行商,对着邻桌一个刚从水泥路段过来的商人,羡慕地说道。

那李掌柜闻言,满脸兴奋,一拍大腿,高声说道:“快?何止是快!你们是没走过那新路,那叫一个稳当!我这车上装的可都是景德镇的上等瓷器,搁在以前,走这几十里烂路,颠也得给我颠碎几件!可你猜怎么着?刚才我开箱验货,连一个豁口都没有!完好无损!”

“真的假的?” “那可真是奇了!”

周围的客人们,都发出了惊叹之声。

“这算什么!”李掌柜得意地喝了一口茶,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我可听工部的老爷说了,咱们脚下这条路,只是个开始!殿下的意思,是要把这水泥路,一首修到北平去!乖乖,那以后从京城到北平,几千里的路,岂不是半个月就能到?到时候,咱们的生意,那好日子可就真的在后头呢!”

这番话更是引得众人一片哗然,眼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邻桌一个皮肤黝黑、看起来像是附近果农的汉子,也激动地插话道:“可不是嘛!等这条路修到咱们县,我那园子里的水蜜桃,当天摘下来,就能用快马,当天晚上送到济南府!到时候,那水灵劲儿,价钱至少能翻上一倍!这可都是托了殿下的福啊!”

“没错!殿下圣明啊!”

“这才是真正的万世之功!”

一时间,驿站之内,对皇太孙的赞颂之声,此起彼伏。

就在这片热烈的讨论声中,王战的目光,不经意地扫向了驿站外的一个角落。

在那里,一队由数十名明军士卒押送的队伍,正沉默地蹲在地上。

他们面黄肌瘦,眼神麻木,手中捧着粗瓷碗,喝着碗里那清得可以照见人影的稀粥。

他们的身上,还穿着带有高丽特色的破旧衣物。

——高丽劳工。

他们是这场伟大工程的代价,也是这场变革的基石。

王战的目光,在那群高丽劳工的身上,短暂停留了片刻,便毫无波澜地移开了。

他不是心怀仁善的文官,也不是悲天悯人的大儒。他是潜龙卫的统领,是殿下手中最锋利的暗刃。

他看到的不是被压迫的异族,而是殿下那化腐朽为神奇的通天手腕。

用战败者的血肉,来铺就大明的通途。

用敌人的劳役,来造福大明的子民。

这,才是真正的帝王心术!

王战缓缓地站起身,将几枚铜钱放在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