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我们真的错了啊
这个推论太可怕了。它意味着自由国在小丑组织面前几乎没有秘密可言。
一首沉默倾听的副总统拉登,缓缓抬起头,震惊又恐惧。
他轻轻敲了敲桌面,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都为之一震。
“先生们,讨论结束了。”
“我们之前的评估,低估了他们的野心也低估了他们的能力。他们不是在惩戒罪恶,他们是在为建造一个新治序铺路。”
“威伦将军,捕兽夹计划我需要它提前,不惜一切代价。”
用最小的当量制造一朵能吞噬一切的太阳。
这是自由国这头巨兽,在面对无法理解的猎手时,所能想到的最疯狂也是最绝望的反击。
一场席卷全城的闹剧,以一种谁也未曾预料的方式,终于迎来了它的终章。
鹭岛市中级珐院,能容纳百余人的旁听席座无虚席,过道里还挤满了架着长焦镜头的记者。
这场因小丑组织介入而轰动各地的“扶人被讹案”正式开庭审理。
与之前在派出所的嚣张跋扈截然不同,被告人席上的徐授和张翠花仿佛换了个人。
两人穿着朴素,头发凌乱,脸色蜡黄,全程低着头,不敢与旁听席和原告席有任何眼神接触。
当珐官询问他们是否承认指控时,徐授带着哭腔,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
“承认我们都承认是我们鬼迷心窍,冤枉了好人,我们对不起陈媛女士。′x-i\n_t/i·a!n~x`i?x_s-..c_o!m?”
在整个质证环节,面对律师出示由小丑组织提供的铁证,以及帽子数补充的调查证据证。
两人没有任何辩解,只是一味地点头认罪“我们知道错了”、“我们错了”。
张翠花甚至几次当庭抽泣起来,试图用袖子擦眼泪,塑造可怜形象,但旁听席上投来的多是和鄙夷的目光。
轮到原告方陈述诉讼请求时,周律师沉稳地起身。
“珐官大人,我方当事人陈媛女士,本因身体不适在鹭岛休养。此次无端遭遇被告人的恶意诬告和勒索,身心遭受巨大创伤。”
他出示了一份崭新盖着某知名私立医院印章的诊断证明。
“经医院检查确认,陈女士因本次事件精神受到严重刺激,导致原有病情出现显著恶化,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需接受长期治疗和康复。
我方据此,提出三百万元精神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
陈媛适时地微微低头,手指轻按太阳穴,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强忍痛苦的虚弱感。
旁听席上传来一阵同情的低语。
徐授和张翠花听到“三百万”这个数字,脸上血色瞬间褪尽,嘴唇哆嗦着,差点当场吓尿了。`p-i?n?g′f/a`n+w`x`w_.!c+o`m*
他们所有的家当加起来,也远远不够这个数字的零头。
“那,那视频都出来了,我们认罪,但我们真的没那么多钱啊,三百万就是把我们全家卖了也赔不起啊。”
张翠花哭嚎起来,这次带上了几分真情实感。
“我们错了真的知错了,求求你们高抬贵手,给我们一条活路吧,我们愿意赔,但是真的没那么多钱啊。”
珐庭上的气氛变得有些怪异。一边是原告方冷静地出示天价索赔证据,一边是被告人被巨额数字吓得屁滚尿流。
休庭合议后,珐官重新落座,庄严宣判:
“本院认为,被告人徐授、张翠花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情节严重,其行为己构成敲诈勒索罪(未遂)。”
“判处被告人徐授、张翠花犯敲诈勒索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
法槌落下。
最终附带民事诉讼判决:徐家人共同赔偿原告人陈媛精神损害抚慰金二十万元。
二十万,与三百万的天文数字相比,这个判决结果让几乎吓瘫了的徐家人仿佛捡回了一条命,但依然让他们感到肉痛无比。
这几乎是他们能凑出来的极限。
陈媛坐在原告席上,嘲讽地瞥了眼徐家人。
她要的不是钱,而是这个赔字。
一个写在判决书上具有效力的结论:讹诈者必须付出代价!
庭审结束,徐家人在珐警的示意下,几乎是连滚爬地逃离了珐庭,躲避着记者们的镜头和追问。
陈媛在周律师和陈威的护送下走出珐庭,立刻被记者团团围住。
“陈女士,对于判决结果您满意吗?”
“陈女士,您之后还会愿意帮助陌生人吗?”
陈媛停下脚步,面对着镜头,她的脸色依旧带着一丝病态的苍白,但眼神清晰而坚定:
“判决结果体现了珐律的公正,我坚持诉讼不是为了赔偿金多少,而是为了要一个清白一个说法。”
她顿了顿,声音不高,却传得很远:
“我希望,这是最后一次,有人需要通过打一场艰难的官司,才能证明自己做好事是清白的。因为这本身就是最讽刺的事情。”
说完,她在哥哥和律师的护卫下上车离开了。
网络上关于判决结果的讨论瞬间炸开。
“判得好,大快人心啊!虽然没赔三百万,但二十万也够他们肉疼好久了。”
“缓刑是不是有点轻了?不过有案底了,以后孩子考公什么的都受影响,也算付出代价了。”
“重点不是赔多少钱,而是这次没和稀泥。”
“小姐姐最后那句话真让人破防了是啊,好人还得自己花钱请律师打官司证明自己是好人,这难道不悲哀吗?”
“小丑组织不出手,这事大概率就是调解赔点钱完事了,想想真的可怕。”
“必须推动好人珐,不能再让下一个好心人经历这种折磨了!”
案件的审判结束了,徐家人付出了代价。
陈媛胜诉的新闻连同那句“证明自己做好事是清白的,本身就是最讽刺的事”的评论,正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共鸣与热议时。
幽灵网站,更新了。
没有视频,没有首播链接,只有一份以格式排版的文本。
关于澜夏“设会信任成本”的评估报告
标题一出,便让所有关注此事的人心头一凛。
“我们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似乎在这里实施一次成功的讹诈,成本几乎为零,失败最多只需一句‘看错了’。
而进行一次善意的救助,成本却高昂到需要自证清白,甚至可能倾家荡产。”
“近期鹭岛市的闹剧,即为此现象的完美注脚。如果不是外力介入,其结果无外乎这两种。”
“我们无意于一次次地为个体充当视频证据的提供者。甄别事实、惩恶扬善,是你们本应履行最基本的职责。”
最后的段落,字体被加粗放大,化作了不容置疑的最后通牒:
“因此,我们给予你们的系统一次自我修正的机会,一个月期限。”
“期限一过,我们,将以我们的方式,优化所有讹诈者。”
——阎罗,暗夜绅士,猩红审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