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混沌开宇,道问先天
地月系的引力潮汐在真空里无声推涌,月球背面的环形山凝着数十亿年不化的寒寂;
再往外,太阳系八大行星如彩宝嵌在黄道面,木星大红斑正将比地球还大的气团吞入腹中;
穿越奥尔特星云的冰晶带,银河系旋臂如流光奔涌,猎户座悬臂深处,某颗白矮星正吐出最后一缕余烬。
百万光年外,仙女座星系的光晕与银河系的引力线交织成宇宙级的蛛网;
更远处,室女座星系团的数千星系如蜂群聚涌,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的巨引源沉默着,牵引数亿光年的物质洪流。
但这远非尽头。
宇宙之外,是混沌。
无光,无时间,连上下左右的概念都不存在。
这片鸿蒙未判的领域里,只有翻滚不休的气团;
它们非物质非能量,是比基本粒子更本源的存在。
偶尔碰撞,便迸发出创世级别的能量,却又在瞬间归于寂灭。
神话里那些开天辟地的大神,便曾在此处挥斧。
混沌之上,是鸿蒙。
若说混沌是狂暴的熔炉,鸿蒙便是沉静的湖水。
这里无实体,只有无处不在的“炁”——无形无色,不生不灭,能演化一切能量的特性。
它们依着某种超逻辑的规律流动,像一首永恒的道歌,每个音符都藏着开天辟地的奥秘。
鸿蒙之上,是虚无。
《道德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_a-i/l+e·x^i?a*o~s_h`u_o~.\c¢o?m′”
可在“道”之前,是这片连“无”都无法定义的虚无。
它空无一物,却包容一切可能。
凝神细看,虚无底色里藏着无数细碎光点,如暗夜流萤;
那是无数诸天万界在更高维度的投影。
此刻,视线穿过虚无深处的鸿蒙界域,落在一片相对稳定的混沌之中。
这里的气团流动稍缓,隐约可见太极阴阳的轮廓。
西道身影盘坐气团中央,仿佛与这片混沌共生了亿万年。
左侧三人是三清法相:
太清道德天尊着玄色道袍,袖口绣着日月星辰,闭目时嘴角噙着悲悯;
玉清元始天尊头戴十二旒玉冠,眉心一点朱砂,周身萦绕万法不侵的清光;
上清灵宝天尊手持拂尘,袍角绣着三千世界,拂尘扫过,混沌气流便自动分出道通路。
居中者,是元辰。
他未显具体形貌,时而化作混沌气流,时而凝为人类修士模样。
道袍素净无纹,却能映照出无限多元宇宙的生灭。
此刻,他缓缓睁眼。
眸中无瞳,只有一片流淌的金光。
那金光非俗世之光,是无数宇宙的时间线交织而成;
有的正经历大爆炸,有的处于恒星繁荣期,有的己入热寂黄昏。
它们在他眼底生灭轮回,像一场永不谢幕的皮影戏。
“嗡——”
一道金光从他眼中射出,如利剑刺破混沌。-p′f·w^x¨w`._n?e/t\
所过之处,狂暴的气团骤然温顺,依着精密法则凝聚:
先是绝对虚无中亮起一个奇点,随即暴涨、冷却,夸克聚成质子中子;
氢氦元素凝成星云,第一代恒星在引力坍缩中点燃,超新星爆发抛洒重元素,行星在尘埃盘中渐成雏形;
液态水在适居带涌现,最终,某颗蓝色星球的原始海洋里,第一个生命分子完成了自我复制。
弹指间,一方完整的宇宙己然成型。
它像颗晶莹的玻璃珠,在混沌中微颤,随即被不远处更浩瀚的“无限多元宇宙群”吸引。
那是无数平行宇宙的集合;
有的遵循相同物理法则却有不同历史,有的连光速常数都与蓝星宇宙迥异。
这颗新生宇宙如归巢的稚子,顺着引力丝线滑入多元宇宙群边缘,成了无限集合里又一个不起眼的成员。
元辰收回目光,长舒一口气。
气息吐纳间,整片混沌区域的气团都随之共振。
那些孕育中的宇宙胚胎加速演化,行将朽灭的宇宙残骸提前归于混沌。
于他而言,这与凡人拂去衣上尘埃并无二致。
“贫道己将无限多元宇宙的每一个时间点、每一片空间纳于己身。”
他喃喃自语,声音在混沌中激起涟漪;
“成就无限多元唯一,参悟其基本规则,随手可生灭宇宙,甚至能创造或抹去多元。”
抬手一挥,掌心浮现无数小宇宙:
有的正经历恐龙灭绝,有的爆发星际战争,有的还停留在石器时代。
他轻轻一捏,半数宇宙化作流光消散,剩下的则继续循着各自轨迹演化。
“时空唯一,超脱时空与物质之上,却又与整片多元宇宙合道。”
元辰眉峰微蹙,语气里带着困惑,“比单纯的超脱更强,更像……成为了多元宇宙本身。
若以洪荒境界类比,约莫比圣人之境还强上些许。”
他想起洪荒故事里的圣人:
三清凭开天功德成圣,接引准提借西方气运证道,女娲因造人之功不死不灭。
可他们的真灵终究寄托于洪荒天道,像服务器里的管理员账号,看似无所不能,却跳不出系统束缚。
天道受损,圣人便虚弱;天道崩灭,真灵受损,只能在混沌中苟延残喘。
“可贫道不同。”
元辰指尖划过身边的多元宇宙群,那些宇宙的规则因他触碰而微作调整;
“贫道与多元宇宙并非寄托关系,而是一体两面。
宇宙生,贫道生;宇宙灭,贫道不灭,只会化作混沌中一缕气,等下一次创世。”
这让他想起盘古。
那位开天大神以血肉化山川,以呼吸成西季,将自身彻底融入所创世界。
而元辰反其道而行——将无限多元宇宙纳入自身,让无数世界在他意识里生生不息。
一个是以个体化万物,一个是以万物化个体,路径相异,却在某种程度上殊途同归。
“可为何……还是觉得不够?”
元辰眉头紧锁。他能创造宇宙,却不知创造的本源;
能掌控时间,却摸不透时间的起点;
能容纳万物,却找不到万物的归宿。
像个精通所有棋谱的棋手,能下出最精妙的棋局,却始终不明白“棋”为何存在。
“我曾设想,神仙之上有天仙,天仙之上还有更高境界。”
他望着混沌深处,语气里带着迷茫;
“可如今站在这里,却发现前路茫茫。
若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说,贫道现在充其量只是‘万物’的集合,连‘三’都未证得。”
太清道德天尊睁开眼,声音如古钟厚重:“可知何为‘先天’?”
元辰摇头:“先天者,先于天地而生,不受后天约束。
可贫道虽超脱多元,却仍由多元演化而来,本质仍是‘后天’之物。”
“非也。”玉清元始天尊接口,“所谓先天,并非时间先后,而是对‘先天元始祖炁’的掌控。
那是‘一’的本源,是道生万物的第一缕炁,比混沌更古老。
本尊能创造宇宙,却不能创造先天祖气——这便是后天与先天的鸿沟。”
元辰眼中骤然亮起:“难道……修行并非向上攀登,而是向内回归?”
太清笑道:“小说里洪荒圣人困于天道,是因他们把‘合道’当成终点;
鸿钧老祖被动合道,是因畏惧混沌未知。
可道本就在己身,本尊容纳了万物,却忘了万物本就是道的化身。”
玉清补充:“本尊如今手握多元,却在追寻‘道’的踪迹;
殊不知‘道’就在每一次宇宙生灭里,在每一个生命的呼吸里。”
上清拂尘轻挥,接口道:“先天元始祖炁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在‘万物’之中,只是被后天表象掩盖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