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五行符文,神文天篆
元的意识沉入体内,感受着那股白色能量的流动。
他尝试着用能量勾勒出圆形、方形、菱形,甚至是一些记忆中见过的、更加复杂和古怪的几何图形,以及一些不明所以的、扭曲的纹路。
他将这些图形和纹路与“一”字的基础轨迹结合起来,不断地试验、修改、完善。
时间一天天过去,石屋内的光线随着日出日落不断变化。
元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对外界的一切都暂时抛在了脑后。
部落的族人们虽然很少见到元,但他们能感受到,元神所在的石屋周围,空气似乎变得更加“活跃”了,有时甚至能看到淡淡的光晕在石屋周围流转。
他们对此充满了敬畏,更加坚信元是无所不能的神明。
就这样,又过去了整整一天。
终于,在一次尝试中,元将一个由多种几何图形和纹路组合而成的、复杂的能量结构成功地稳定了下来!
这个结构不再是平面的线条,而是一个立体的、仿佛拥有生命的能量模型!
“这就是三维模型吗?”元的心中激动不己。
他集中意念,将这个三维模型朝着石桌上的一块石头发射了出去。
能量模型融入石头的瞬间,并没有发生爆炸或破坏。
那块石头只是微微发热,除此之外,似乎没有任何变化。
“失败了?”元有些失望。
但当他伸手拿起那块石头时,却敏锐地感觉到了不同。
石头的内部结构,似乎变得比之前更加紧密了一些,温度也比周围的石头要高上不少。
“它改变了物质的性质!”元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2′8/墈¨书/网* ,追+嶵′薪+彰^截`
他明白了!
二维的轨迹主要作用是释放能量进行攻击,而三维的模型,则拥有了改变现实、改变物质性质的能力!
元立刻开始了新的尝试。他再次构建出那个三维模型,这一次,他在发射的同时,将“燃烧”、“火焰”的意念强力注入其中。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那个三维能量模型在接收到“燃烧”的意念后,内部的能量轨迹竟然自动进行了微调!
虽然整体结构没有改变,但那些细微的纹路和节点,都按照“燃烧”的逻辑重新排列组合了。
当这个被意念“编程”过的三维模型击中一根木枝时,木枝上瞬间就燃起了熊熊火焰!
“成功了!”元忍不住握紧了拳头。
他终于找到了关键!意念不仅可以作为“开关”,更可以作为“编程语言”,去定义和驱动能量模型的具体功能!
能量在意念的引导下,竟然真的可以改变自身的性质,甚至改变物质的状态!
元将这种由能量构成、承载着特定轨迹和意念、能够产生各种神奇效果的结构,称之为“符文”。
这个词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他的脑海中,仿佛是与生俱来的记忆。
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后,元的进展快了许多。
但即便如此,构建符文的过程依然极其繁琐和耗费心神。
每一个符文的诞生,都需要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调整。
不知不觉间,半年的时间过去了。
在这半年里,元几乎没有出过石屋。
有巢氏和燧皇曾几次想要探望,都被元用精神力拒绝了。
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符文的创造中。
最终,元成功地编写并稳定了五道核心符文。·天′禧~暁*税?网` ?追?罪`辛!漳?踕!
他将这五道符文命名为“本源符文”,分别对应着“金、木、水、火、土”。
火符文:能引动能量生成火焰,具有燃烧、加热的特性。
水符文:能将能量转化为液态的水,具有湿润、冷却的特性。
木符文:能刺激植物生长,或凝聚能量形成木质结构,具有生长、坚韧的特性。
金符文:能强化物质的硬度和锋利度,或凝聚能量形成金属般的结构,具有坚硬、锐利的特性。
土符文:能操控土石,改变地形,或凝聚能量形成土系结构,具有厚重、稳定的特性。
这五道本源符文,是构成万物的基础。
它们的作用很纯粹,就是生成和操控对应的元素或物质特性。
比如,单独使用火符文,就是生火或加热。
但如果在火符文的基础上,再组合上代表“爆裂”、“扩散”的辅助符文,并用意念定义出“球形”的形态,就能创造出威力巨大的“火球术”。
能量是基础,符文是框架,意念是灵魂。
三者结合,便能演化出无穷无尽的变化。
“符道的基础,算是奠定了。”元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但他也清楚,这五道“本源符文”并非终点。
如果符道能够继续发展下去,几百年、几千年后,人们或许会发现更根本、更强大的符文,那时,这五道符文也就不再是“本源”了。
符文体系初步完善后,元终于走出了石屋。
当他再次出现在族人们面前时,所有人都围了上来,眼神中充满了思念和敬畏。
半年的时间,元的气质似乎又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深邃、更加难以捉摸,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
元将自己创造的符文,以及符文的基本原理,向燧皇、伏羲、女娲等人做了简单的介绍。
然而,事情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顺利。
当元画出符文,并尝试着教他们如何感知能量、驱动符文时,所有人都露出了茫然的表情。
他们根本无法理解“能量”、“轨迹”、“意念”这些抽象的概念。
即便元手把手地教他们画符文,他们也只是机械地模仿,画出来的符号毫无生气,无法引动任何能量。
“这……”元看着眼前这群淳朴却“不开窍”的原始人,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挫败感。
他耗费了如此多的心血创造出的符文,难道只能自己一个人使用吗?
元不甘心。
他再次检查了族人的身体,发现他们体内其实也存在着微弱的能量,只是这股能量非常沉寂,仿佛沉睡在血脉深处,难以被唤醒和操控。
而他自己的身体,除了更加完美和纯净外,似乎与他们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问题出在哪里?”元再次陷入了沉思。
他想到了自己当初画出第一个“一”字时的情景,是脑海中的记忆碎片和强烈的意念,才成功引动了能量。
“或许,他们缺少的是一个‘钥匙’,一个能够唤醒体内能量,并与符文产生共鸣的‘钥匙’。”
想通了这一点,元再次返回了石屋。这一次,他的目标是创造出一种特殊的“字符”。
这种字符本身不需要复杂的能量结构,也不需要强大的意念驱动,它的唯一作用,就是通过特定的读写方式,来激发和引导人体自身的能量。
元开始了新的创作。他操控着自身的白色能量,一笔一画地在空中书写。
他尝试了无数种不同的笔画、结构和韵律,仔细感受着每一种字符与自身能量频率的契合度。
那些与能量频率共鸣度高的字符,他就保留下来;共鸣度低的,就舍弃掉。
这个过程同样耗费了巨大的精力和时间。
又是将近半年的时间过去了。
元终于成功了!
他创造出了一套全新的字符体系。这些字符形态古朴、笔画简练,每一个字符都蕴含着独特的韵律和频率。
当人们用心去读写这些字符时,体内沉睡的能量就会被轻微地触动,产生共鸣。
元将这套字符命名为“神文”,也称之为“天篆”。
他发现,诵读天篆时,越是心平气和、专注自然,与体内能量的共鸣效果就越好。
而且,这些天篆字符具有一定的容错性,即使笔画稍有偏差或改动,虽然共鸣效果会减弱,但依然能起到一定的激发作用。
为了让族人们更容易学习和接受,元为每一个云篆字符都赋予了具体的含义,比如“日、月、山、水、人、火”等等。
他希望通过日常的交流和读写,让族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激发自身的能量。
在教他们学习云篆时,元特意强调:
“这是神的文字,蕴含着天地的奥秘。你们要用心学习,认真诵读,或许有一天,你们也能像我一样,掌握强大的力量。”
淳朴的族人们对此深信不疑。能学习“神的文字”,这让他们感到无比的荣耀和自豪。
他们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白天劳作,晚上就聚集在篝火旁,跟着元一字一句地诵读和书写天篆。
看着族人们认真学习的模样,元的心中终于有了一丝慰藉。
他知道,文明的火种己经点燃,而符道与神文的传承,将成为这个部落,乃至整个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石。
但元也清楚,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唤醒体内的能量只是第一步,如何引导和运用这些能量,如何将天篆与符文结合起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