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再见故人来

1949 年,

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4·0¨0!t+x_t?.*c~o¢m,

1949 年 10 月 1 日新中国成立,同年 12 月,光头带领残余势力退守蛙岛。

就在举国欢庆的时候,

一艘货轮停泊在渤海港湾里,同时联络当初和八路军联系的电报号码,

“祝新中国成立,送上薄礼,愿祖国福运昌隆,百姓安康,屹立东方,万代荣光。” 落款李青山,最后附上货轮地址和名字。

这封电报很快传到高层,

高层非常重视,

派人出海查看,找到货轮后发现货轮上一个人都没有。

货轮开回去,

由专人负责清点,

清点出来的东西让高层震惊,

枪支弹药、大米白面、白糖红糖、罐头棉衣、汽车摩托,这些原本是李长青空间里的存货,以后用不到了,一起打包送给国家,

这些都不算什么,

其中还有大量药品,这些药品不只是李长青偷日本人的,这几年他还特意采购囤积了一批,这次一口气全送了出去。

除此之外,

还有最重要的一样东西,

那就是原子弹,

当高层知道这船货品里有原子弹的时候,全都震惊得说不出话了。

他们可是知道原子弹是何等厉害的大杀器,

看看日本现在的结局就知道了,

而且还不止一颗,

一共给了 6 颗,

反正对李长青来说,一颗和六颗没区别,不过几点积分的事,他现在系统面板上还有十几万点留存的积分呢。/咸·鱼¨看¢书^旺` *嶵!鑫^章_洁?更^新^筷*

随着原子弹来的,

还有一些原子弹制作材料,

这是李长青在美国实验室偷的。

他相信有了这几颗原子弹,国家的腰杆子肯定比前世要更硬几分,面对美帝的叫嚣,也可以亮出自己的大杀器。

因为这几颗原子弹,

高层曾经的一些疑惑也解开了一些,

当初究竟是谁轰炸了日本,而且炸得那么惨,美国不承认,我们也说不准,现在看到原子弹,知道了原来是出自那个武器商人李青山之手。

甚至他们猜测,

在抗日战场上那个神出鬼没的幽灵轰炸机,恐怕也和他这个组织分不开。

1950 年,

李长青坐在车里,

带着两个妻子和两个孩子去商场玩。

大同婆姨给他生了个儿子,韩彩云生了个女儿,两个小家伙都已经两岁多,正是活泼好玩的年纪,今天闲来无事,带着他们去逛街,现在逛完街准备回去。

此时,

大陆来港岛的人越来越多,

街上的人比以前又多了许多,让汽车有些难行。

忽然,

李长青在人群中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这个人穿着一身长袍,

头发有些花白,

一手提着一个箱子,另一只手拽着一个小男孩,在他身后跟着一个妇人,妇人也提着个箱子,手里紧紧抓着一个十六七岁姑娘的手,生怕姑娘被挤丢。

他们在人群中艰难地往前走,

“停车。”

李长青喊了一声。?3/捌,墈·书/蛧- ^庚′辛·醉¢快?

汽车停下,

“你们在车上等我。”

李长青说完下车。

跟在李长青后面的一辆轿车也停下,车上快速下来几个年轻小伙子,

“师父,有事?”

这几个小伙子,

都是李长青收养的孤儿,其中打头两个叫大龙、大虎,就是当初那个跟李长青要吃的那个小女孩的两个哥哥,五年过去,两个人已经从十二三岁长到了十七八岁,武功也已经进入三流。

“看见一个熟人。”

李长青走过去,大龙跟上去,其他人留下保卫车队上妇人和公子小姐的安全。

“刘掌柜。”

李长青喊了一声。

这个刘掌柜,就是当初太原那个药铺掌柜刘掌柜,可以说是李长青接触的第一个人,两人当初接触得最多。

刘掌柜身子一顿,

这个声音好熟悉,已经好多年没听到过了,让他有些恍惚,缓缓转头,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他微微张大嘴巴,“黑山,是你,真的是你!”

刘掌柜有些激动地快步来到李长青跟前。

“咱们两个有七八年没见面了吧,你,你好像没有变化啊?”

他修炼长春功,自然比别人老得慢。

李长青笑笑,

“你倒是老了不少,头发都花白了。”

刘掌柜叹息一声,

“我今年都五十多了,再加上时局困难,头发花白很正常。”

李长青看看刘掌柜和身边这几个人,“你们这是刚来,可有落脚的地方?”

刘掌柜摇摇头。

“昨天到的港岛,可现在来港岛的人太多了,想找个落脚的地方非常难,我在这边又人生地不熟的,也没个亲戚朋友,今天是打算去别的地方问问看能不能租到房子。”

李长青哈哈一笑,

“谁说你在这里没有亲戚朋友,我不就是吗。” 李长青拍拍刘掌柜肩膀,“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去家里好好聊,大龙,让刘掌柜坐你们的车。”

“是师傅,刘先生请这边。”

汽车开到太平山别墅,

刘掌柜一家有些震惊地看着豪宅,

“看你这意思,来了时间可不短了?” 刘掌柜好奇问道。

“哈哈,我 45 年就来了。”

吩咐徐清如和韩彩云招呼刘掌柜的家属,又吩咐管家准备晚餐,李长青拉着刘掌柜来到院里,每人点上一根雪茄,坐在椅子上看着山下的风景聊了起来。

李长青问刘掌柜的经历,

刘掌柜说打败鬼子后开始内战,对于内战他内心是反感的,可又有上峰命令,他也没办法,一直到太原被攻破,他感觉到国军大势已去,就带着家人逃了出来,

后来辗转多地,最后才来到了港岛。

至于那个妇人,是他在太原收的二房,给他生了一女一子。

他原先的家人,当初刚闹日本时被鬼子杀了。

所以他现在头发都花白了,妻子看上去才三十多,孩子也只有十几岁。

刘掌柜问李长青情况,

李长青编了一套说辞,

当初不是让他去八路军那边卧底吗,他去了一段时间,后来发现进展不好,而且发现八路军比国军更仁义,等到 45 年鬼子投降,他就主动离开了,随后到了港岛。

两人一起感叹,

时过境迁,朝夕如云啊。

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李长青问刘掌柜今后有什么打算,刘掌柜摇摇头表示现在还没想到,他现在还有一些家底,不过买了房子也就所剩无几了,考虑准备先租房,否则生活费都不够。

“我给你找一处房子,你先住着,住到什么时候都行。至于今后,我有两个建议,一个是我可以资助你自己做买卖,借款或者投资都可以;二是你帮我做事,我名下有几个产业,收租、金铺和地产,你随便挑选一个进去做事。”

刘掌柜想了想,

“我还是想自己做点生意,继续经营一家中药铺子。”

“那行,需要多少钱我借给你。”

刘掌柜对李长青万分感谢。

1955 年,

李长青看到有报社乱报道,气不打一处来,花钱买了一家小报社。

他采用后世模式,

报纸不卖钱,免费发放,靠广告盈利。

其实盈利不盈利的没关系,他就想掌握一定话语权。

免费报纸一经推出广受欢迎,白给的东西谁不愿意要啊,哪怕弄回去包东西、擦屁股也好啊,头一天就发行了 5 万份,第二天更是印多少发多少,最后定格在每日 10 万份。

报纸内容包括时政新闻、社会新闻、经济新闻,也包括八卦娱乐、博彩信息,比如跑马情况。

不需要最新的新闻,

所以报纸内容大多从其他报纸上摘抄下来,可以说几乎没有采访成本,拿着原来的稿子改一改就行了。

这段期间,

李长青是亏钱的,

一开始广告很少,

后来商家看到发行量这么大,投广告的渐渐多起来,在发行半个月后,逐渐达到收支平衡。

能不亏钱李长青已经很满意,

不用花钱,

有了一个骂人怼人、发表自己看法的阵地,绝对大赚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