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等我们的子弹上膛
哪怕能织也只是低档面料,那种高档品质的,只有手工织就。
许哲嘿嘿一笑,“张叔放心,我知道一家蜀锦的纺织厂,而且就在隔壁江省。”
“这家工厂90年代初也是出口大户,直到前两年才开始走下坡路,我去打听一下,应该能够找到。”
张国栋闻言叹气,“罢了,你去江省跑一趟,务必至少找到一种高档面料,我这边也动用人脉,看看有没有云锦这些布料。”
“张叔放心,我们肯定能够找到合适布料的。”
许哲点了点头,带着两名保镖,直奔隔壁江省。
从中州过去要几个小时,许哲在车上闭目养神。
这时,他手机响了起来。
许哲看着来电人挑眉,是钱卫国。
“喂?钱厂长?”
“是我,许哲,三鹿监测出结果了!”
钱卫国语速飞快,“我买了五十桶不同批次的三鹿奶粉,送去省质检中心做的加急检测,每一桶都含有三聚氰胺!”
“而且我也问了相关人员,三聚氰胺的危险性的确非常大,成年人长期服用都受不了,更别说是婴儿了,真有可能害死人!”
钱卫国激动道:“为了保险,我还把市面上能买到的牌子都测了一遍!”
“除了贝贝美和伊立的配方还算过得去,其他那些杂牌子,连婴儿最基本的营养需求都达不到!这哪里是奶粉,这根本就是一罐罐喂给孩子的白色毒药!”
钱卫国的孙子孙女就要出生了,他也不知道儿媳妇儿是打算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
如果是奶粉喂养的话,极有可能就买到这些不合格,甚至有毒的奶粉。!微¢趣′暁!说^ ·勉,肺+阅·毒?
想到自己的孙子有可能成为受害者,钱卫国就一阵后怕。
许哲挑眉,笑道:“现在钱厂长知道我说的话是真的了吧,奶粉这种事情交给别人做,不如自己做。”
“那对于我们合作一起开奶粉厂的事情,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钱卫国当然是选择上车了。
“行,我跟着你做,一起抢占奶粉市场!”
“明天,我就带人开始研究母乳化配方!”
钱卫国也是个雷厉风行的人。
“只是那三鹿那边,我们什么时候举报?这种断子绝孙的钱,他们也敢赚!”
许哲目光望向窗外飞速倒退的景物,“钱厂长先别急。”
“我最近比较忙,你现在的任务,是先做出合格的,符合婴儿食品标准的奶粉,等我们的子弹上了膛,再去举报!”
“……好,都听你的。·看*书¨屋+小?说,王′ \首.发-”
钱卫国虽然心有不甘,但对许哲的要求他还是听的。
挂断电话,许哲揉了揉眉心,这还真是事情都堆一起去了。
几个小时后,桑塔纳驶入了江省地界。
“去打听一下江省国营蜀锦纺织厂的具体位置在哪。”
许哲对副驾驶的保镖吩咐。
不出半小时,消息就传了回来。
车子七拐八绕,最终停在了一条破败的老街尽头。
眼前,是一扇锈迹斑斑、油漆大块剥落的铁栅栏门,门头上一块蒙尘的牌子,依稀能辨认出“国营江省蜀锦厂”几个大字。
大门虚掩着,连个看门的人都没有。
不过,这里面还是能够听到一些纺织机械的声音的。
只是不多,不像那些纺织大厂一样,机器声一阵一阵。
许哲走进去,里面几栋苏式老厂房的墙皮在风雨侵蚀下露出了内里的红砖,像一道道干涸的伤疤。
一个头发花白、身形佝偻的老爷子正在院子角落里扫着落叶。
听到动静,他浑浊的眼睛抬了起来,警惕地打量着许哲这个不速之客,“你是谁?干什么的?”
“老爷子您好,我是做布料生意的,想找你们厂的负责人谈个生意。”
许哲脸上挂着和煦的微笑说道。
他看起来彬彬有礼,而且还年轻,没有什么威胁性,老爷子也不用警惕的眼神看他了。
“哦,你是来谈生意的啊,那就是来找我们韩老板的呗!”
老爷子微微一笑,用扫帚指了指正对面的三层办公楼,“韩老板在二楼最里头那间,你自己去吧。”
“多谢老爷子。”
许哲点点头,快步上了二楼。
走廊尽头,一扇挂着“厂长办公室”牌子的木门紧闭着。
他刚准备敲门,一阵压抑的女声从门缝里飘了出来。
“王总,求您再宽限我半个月,就半个月!那十万块钱,我就是砸锅卖铁也一定给您凑上!”
“厂里这批货马上就能出手了,真的……”
许哲抬起的手,停在了半空中。
缺钱?而且只缺十万?
他的嘴角,不易察察觉地微微勾起。
只要对方手里有他想要的东西,那缺钱这件事就好办了。
他耐心地等在门外,直到里面的声音彻底消失。
又过了几分钟,他才抬手,轻轻叩响了房门。
“咚、咚、咚。”
“谁啊?进来。”
里面传来一道略带沙哑的女声,透着浓浓的疲惫。
许哲推门而入。
办公室不大,陈设老旧,一张办公桌,两个掉漆的铁皮文件柜,就是全部家当。
一个约莫三十四五岁,面容憔悴但依稀可见清秀轮廓的女人正坐在桌后,眼眶泛红。
见到许哲,她迅速收拾好情绪,强打起精神,疑惑地打量着他。
“同志,你找谁?”
她就是工厂老板,韩美荷。
许哲露出单纯无害的微笑,“韩厂长,冒昧打扰了。”
他开门见山,“我听闻贵厂是咱们国内最正宗的蜀锦生产厂,特地慕名而来。”
“我最近急需一批高品质的蜀锦面料,不知道您这里有没有存货?价格方面都好商量,我愿意出高价。”
他特意在“高价”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韩美荷的眼中,瞬间闪过一抹亮光,就像黑夜里濒死之人看到的一点火星。
但那光芒,很快又黯淡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浓得化不开的苦涩。
她摇了摇头,自嘲地一笑。
“这位老板,您恐怕是来晚了。”
她的声音里透着一股英雄末路的萧索,“前几年蜀锦被其他布料冲击,懂行的老师傅为了糊口走的走,散的散,手工织就的高品质蜀锦,现在已经停了几年了。”
“我们厂现在只生产机织的中低端蜀锦面料,如果你觉得蜀锦品质没那么重要的话,也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