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首周票房干到四百八十万了!
“嗯,是这部,电影挺好看的是不是?”
许哲笑眯眯说道。
想起当时自己和许丹笑得我前仰后合,年婉君点点头。
“好看,只是在家里看和在电影院看不一样,我是看不了了,不如让我爸和婆婆他们去看,也给你投资的电影捧捧场?”
“好,明天我给妈他们买票,让他们去看!”
许哲笑着,一把将她揽入怀中。
第二天,电影院。
1999年,看电影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仍是一件颇为新潮的娱乐活动。
现在的电影票,在十块到五十块之间浮动,大多都是二十几,三十几一张。
一般人家几百块的工资,看不起,也舍不得花钱看。
《疯狂的石头》才定十五元一张的票价,在现在已经算是相当亲民了!
加上广告里那些令人捧腹的片段,首映日当天,放映厅里竟也坐了乌泱泱大半的人。
许哲带了外公外婆,和妈妈以及岳父来看。
灯光暗去,龙标亮起。
许哲靠在椅背上,看着银幕,嘴角噙着一抹淡然的笑意。
上一世,这部小成本的黑色幽默电影,最终斩获了四千多万的惊人票房,成为一匹现象级的黑马。
而这一世,在自己的加持下,它的质量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扑街?不存在的。
果然,电影播放后,大厅里一片欢笑。
哪怕是一些年纪偏大的中年人,也看得哈哈大笑。
外公外婆看不太懂,但心情很好,也跟着笑。
只是等里面孙晓茹和年大海饰演的角色出场后,外公外婆立刻就瞪大了眼睛。
外婆一边看屏幕,一边看孙晓茹,震惊不已。
“晓茹啊,这,这里面的人是你吗?我怎么看着那么像你呢!”
孙晓茹有些害羞,“妈,里面的人是我,我和亲家也进去演戏了!”
外公外婆啧啧称奇,“天呐!你和小年是出息了,都中年人了,还赶了一把新潮呢!”
年大海看得有些脸红,又格外神气。
以后等外孙外孙女长大了,他这个外公也有可以吹嘘的,他演电影了!
等到电影散场。
孙晓茹脸上还挂着没褪尽的笑意,“这电影还真挺有意思,我演的时候,咋没感觉自己这么厉害呢!”
“妈,我看你演的挺好,下次赵导肯定还找你演呢!”
许哲笑着道,搀扶着外公外婆朝外走去。
孙晓茹和年大海是本色出演,因此没有别扭出戏的感觉。
不过这两人到底不是天生的演员,得剧本合适他们才演得好,要是角色性格跟他们本人差太多,他们估计又不会演了。
孙晓茹意气风发,“是嘛!那下次赵导要是找我,我还去演!”
一群人回到家里,孙晓茹和年大海还有些兴奋。
第二天上午,上完两节大课,许哲揉着脖子去食堂吃了饭。
下午还有一节课呢,中午他打算去图书馆泡一泡。
不过刚走出食堂,许哲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的号码。
奇怪,谁啊?
“喂?谁呀?”
许哲接通,对面立刻传来声音。
“是我,郑有钱。”
许哲挑了挑眉,“哦!郑同学,你这会儿给我打电话干什么呢?”
郑有钱神气道:“钱,我给你打了!三百万,一分不少!”
“你自己去查,反正,我钱投给你,我要的股份你可不能诓我!”
说完,不等许哲回应,他“啪”的一声就挂了电话。
听着听筒里的忙音,许哲哑然失笑。
这位郑少爷,还真是个妙人。
许哲看中午有时间,直奔银行。
果然查到十一点多钟,有人往他账户里打了三百万。
既然郑有钱豁得出来信任他,电热毯厂的股份,就给他一席之地又如何!
现在,电热毯工厂已经建成大半,厂房的钢结构已经拔地而起,雏形初现。
这是他第一个拥有绝对控股权的实业,郑有钱这三百万,正好能让这块基石,打得更牢,更稳。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一周过去。
这天下午,赵乐山的电话又打了过来。
“许老板!爆了!我们票房爆了!”
赵乐山好像峨眉山的猴子,兴奋地嘶吼着。
“一周!才一周!首周票房干到四百八十万了!四百八十万啊!”
饶是早有预料,许哲的心跳还是漏了一拍。
四百八十万!
这比他记忆中同期的票房还要高出一截!
他前世看过电影票房大盘点,99年的最高票房好像才六百多万还是多少?
《疯狂的石头》能有四百八十万的票房,已经是99年的佼佼者了!
许哲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惊喜,“稳住,这才刚开始!一个月内,肯定能破千万的!”
十五块钱一张的电影票,一个月内票房破千万,那说明电影是真的火。
“稳不住!我他妈现在就想去裸奔!”
赵乐山语气癫狂,“哈哈哈!许老板,你是我亲爹!是你拯救了我,我以后所以电影,都给你两成票房!”
没人知道,赵乐山当场流落县城街头,与狗抢食的绝望。
《疯狂的石头》爆火,他赵乐山也算有了点知名度。
“好,你以后的电影,我都投资!”
许哲微微一笑,结交一个大导演,以后可以躺着分钱了。
虽然电影票房分账要等到至少半年后,但这一刻许哲知道,千万分成是有了。
这边喜讯刚落。
上午下午的大课,宏图建筑的老周电话就打了进来。
“许老板,沼泽地的第三期工程结束了,尾款您看啥时候方便结一下?我们这边好开工第四期。”
“我现在过去,你带上合同,咱们现场结。”
钱就是用来花的。
许哲挂了电话,直接从刚到账的三百万里划出一笔付尾款。
他开车赶到沼泽地,眼前的景象,让他都有些失神。
几十亩的沼泽地,哪里还有半分荒芜的模样。
深褐色的防腐木质长廊如游龙般蜿蜒,穿梭在两米多高的芦苇荡,和挺拔的水杉林之间。
人走在上面,头顶是树荫,脚下是清可见底的浅水,水草摇曳,偶尔还有几尾小鱼飞速掠过。
最让他惊喜的,是那些白鹤与白鹭。
按照他的交代,工人们不许破坏沼泽地的环境,凡是要进入沼泽地的施工材料,都必须是环保材料。
有他要求,对这些保护动物,工人们不仅没有驱赶,反而时常投喂一些杂鱼。
如今这些优雅的生灵已经彻底把这里当成了家,几十只白鹭悠然立于浅滩,对走过的人类只是懒懒地瞥上一眼,连翅膀都懒得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