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路易斯挖坑!孙连城掉进陷阱
路易斯。
对方的眼神混合着欣赏与探究。
这眼神,孙连城再熟悉不过。
是猎人锁定猎物的眼神,只不过外面裹着一层文明、礼貌和资本织就的华丽外衣。
“我们认为,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种全新的,更高效的投资哲学。”
路易斯的声音富有磁性,每一个字都经过精心打磨。
孙连城本能地想后退。
他的人生信条里,“麻烦”二字永远排在榜首。
眼前这个人,从头发丝到皮鞋尖,都散发着一股巨大的、行走的“麻烦”气息。
“路先生过奖,分内工作而己。”
他摆出标准公务员的谦逊姿态,试图用最客套的话结束这场意外的相遇。
“孙书记太谦虚了。”
路易斯笑着摇了摇头,却不容分说地拉开了那辆黑色奥迪的后车门,做了个“请”的手势。
“外面风大,上车聊?我正好顺路,送您回区里。”
“不了不了,不麻烦您,我……”
拒绝的话刚出口,路易斯就像没听见,从西装内袋取出一个精致的皮质名片夹,从中抽出一张递了过来。
动作优雅,却带着不容抗拒的压迫感。
孙连城下意识地接过。
名片质地很厚,触感温润。没有花里胡哨的设计,只有简单的几行字。
最上方那一行烫金小字,让他的呼吸停滞了一瞬。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特邀顾问”。`午*4_墈^书+ +无+错.内^容\
下面才是“海外华侨联合商会首席投资顾问,路易斯”的头衔。
路易斯很满意孙连城的反应,收回手时,状似无意地感慨了一句:
“唉,最近经常要来回京州和首都,就是为了我们商会那个项目。”
“前两天和发改委的老领导吃饭,他还问起汉东的改革进度,对您这个试点,可是赞不绝口啊。”
孙连城看不出名片的真假,也无法判断话里的虚实。
但官场生存法则第一条:在无法确定对方背景深浅时,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拒绝一个普通商人,最多是错过一笔招商引资。
可万一得罪了一个真有“上面”关系的人,后续的麻烦,可能比三百万的订书机还要大。
权衡利弊,只在电光火石之间。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但有时候,为了“少一事”,不得不先“多一事”。
孙连城脸上挤出一丝僵硬的笑容,不再推辞,弯腰坐进了奥迪车里。
车内空间宽敞,空调温度恰到好处。
车子平稳启动,悄无声息地汇入车流。
路易斯没有再提老领导,而是换上一副忧国忧民的恳切神情。
“孙书记,不瞒您说,这次我冒昧拦住您,实在是有个天大的项目,想向您这位改革的设计师请教。”
他从身边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摘要,递了过来。
“我们商会联合了几家海外基金,准备在京州投资一个‘国际高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园’项目。*x/s~h·b-o?o!k/.\c?o-m′”
路易斯的声音里充满了憧憬。
“项目一旦落地,初步估计,可引进三十家以上的国际顶尖农业科技公司,解决至少一万五千人的本地就业。”
“三年内,预计能为京州带来超过百亿的年产值!”
孙连城眼皮都没抬一下。
这种画大饼的说辞,他听得耳朵都快起茧了。
路易斯看穿了他的心思,话锋一转,语气沉重起来。
“但是,这么好的一个项目,利国利民,现在却被卡住了。”
“哦?”
孙连城终于有了点反应,这才是重点。
“我们从市里到区里,跑了快三个月了,各种手续、流程,繁琐得让人望而却步。”
路易斯一脸痛心疾首,
“很多部门的同志,不是不办事,而是不敢办事,怕担责任。
一份简单的申请,能在几个办公室之间传来传去半个月。这就是典型的官僚主义啊!”
他看向孙连城,眼神里充满了期待与求助。
“首到我听说了您在光明区搞的干部考核标准化试点,我才看到了希望!”
“孙书记,您才是真正懂管理,懂效率的行家!”
“所以,我今天就是想请教您,像我们这种完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又能给地方带来巨大好处的项目,到底要怎么样,才能‘符合程序’、‘高效合规’地推动下去?”
“我们不怕流程复杂,就怕流程不透明。我们愿意遵守一切规则,只要规则是清晰的!”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
他没要求孙连城批项目,也没请求走后门。
他只是一个虚心求教的学生,在向“规则的制定者”请教如何遵守规则。
这个巨大的“饵”,包装得如此精美,闻起来甚至带着一股为民请命的清香。
孙连城端坐着,面无表情,内心却在飞速盘算。
这事听起来诱人,但背后一定是天大的坑。
就在他准备启动【言之无物promAx】技能,用一堆正确的废话把对方绕晕脱身时,一种说不出的危机感从心底涌起。
这种首觉,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的他,从来不敢忽视。
他想起了自己为了摸鱼而设计的那套标准化流程。
那套极其复杂,充满了各种可以用来拖延和推诿的“程序正义”细节。
本意是用来防御外部压力的龟壳。
现在,却有人想把这个龟壳当成攻城锤来用?
他看了一眼身旁的路易斯。
对方依旧是一脸人畜无害的真诚,眼神清澈。
再瞥一眼那张放在座位上的名片,烫金的国徽标志在光线下显得那么真实。
跑?
跳车吗?
孙连城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越是危险,越要稳住。
他缓缓启动了脑海中另一个许久未用的官场技能——【言简意赅】。
他抬起眼,看着路易斯,语气平淡。
“项目审批,有明确的规定。”
“你们的材料,可以按流程,送到我的办公室。”
一句话,十三个字。
既没答应,也没拒绝。
既表明了公事公办的立场,又把皮球稳稳地踢回给了“流程”本身。
他相信,只要对方开始走他设计的那个迷宫,就足够喝一壶的了。
这招“拖字诀”,是官场不败的精髓。
他以为自己打出了一张绝对安全的牌。
然而,听到这句话,路易斯的脸上,瞬间绽放出计谋得逞的微笑。
那笑容灿烂,却看得孙连城心里发毛。
“太好了!”
路易斯一拍大腿,像是听到了天大的喜讯,
“孙书记,我们等的就是您这句话!我们最拥护的就是按规矩办事!”
他立刻转身,从后座的另一个大号公文箱里,双手捧出了一份厚得惊人的文件。
那份项目计划书,用深蓝色的硬壳封面精心包装,目测厚度,至少一尺。
路易斯将这份沉甸甸的计划书,恭恭敬敬地摆在孙连城面前的座位上。
“孙书记,材料我们随时都准备着呢!”
“这是项目计划书的第一部分,关于立项可行性分析的。”
“为了表示我们对您改革的绝对拥护和支持,我们所有递交的材料,
都严格按照您领导的考核小组最新公布的《京州市政府公文标准化格式v1.0版》制作的!”
路易斯脸上带着一丝自豪和狡黠。
“我们研究了整整一个星期,精确到了每一个标点,每一处页边距。”
他指了指那厚厚一摞文件的左上角,那里用两个银色的金属钉,装订得整整齐齐,闪闪发光。
“您看,就连这订书钉,我们都是特地从德国空运过来的。”
“正品‘莱茵哈特’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