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沙瑞金拍案叫绝!京州方案暗合省委战略
贾德龙瘫靠在走廊墙壁上,腿软得像两根面条。
刚才那句“一起去给我挑水”,比催命符还毒。
再看身边的孙连城,这家伙居然还在那儿整理袖口,一脸刚散完步的闲适模样。
贾德龙又气又感激。
气的是,自己差点被这老狐狸坑死。
感激的是,这老狐狸确实救了他一命。
“孙…顾问。”
贾德龙嗓子眼还在发抖。
“那报告的事…”
孙连城拍拍他肩膀,那表情就像在夸奖刚学会走路的孩子。
“小贾啊,你的文字功底我信得过。”
“要体现咱们京州的水准,更要凸显达康书记的战略眼光。”
“剩下的技术活,交给我就行。”
说完转身就走,步伐西平八稳,活像刚完成了一桩小买卖。
贾德龙领了这道“圣旨”,哪敢怠慢半分。
他把自己焊死在办公室里,开始了这场决定命运的生死竞速。
整整三个通宵。
办公桌成了战场。
泡面盒堆成小山,红牛罐摆成方阵,各种数据图表满天飞。
他翻出了京州二十年的水文档案,挖出了城市管网的祖宗十八代,连隔壁几个县的基建规划都搞了一套过来研究。+第¢一^墈-书_枉^ ~免+费·粤^黩,
从“石磨村停水反思录”写到“城乡差距的民生痛点剖析”。
从“基础设施前瞻性布局”论证到“京州民生工程新标杆构想”。
引经据典,数据翔实,图文并茂。
辞藻华丽得能去冲击国家级奖项。
第三天清晨,阳光刺破夜幕的时候,贾德龙终于停笔。
眼前这份厚达五十页的《关于京州市探索“城乡供水一体化”新模式的可行性报告》,装订精美,分量十足。
他盯着这份报告,熬红的双眼涌出两行热泪。
这是他的心血结晶。
这是他的求生遗书。
这是他仕途生涯的巅峰作品。
抱着报告,他首奔孙连城办公室,步伐急切得像抱着亲生儿子去见干爹。
孙连城正用紫砂小壶慢吞吞地泡功夫茶。
办公室里弥漫着一股说不清是茶香还是哲学气息的奇异味道。
“顾问,您看!”
贾德龙双手奉上报告,声音里带着献宝的颤抖。
孙连城放下茶杯,不紧不慢接过报告。
他没翻内容,只是眯着眼盯住封面标题,一看就是半分钟。
贾德龙的心首接跳到嗓子眼。
孙连城放下报告,从笔筒里抽出一支半旧毛笔。
又不知从哪摸出方砚台,滴了几滴茶水进去,开始研墨。/墈`书!屋*晓,税!徃- !耕/薪+罪`快¨
这波操作看得贾德龙一脸懵逼。
在贾德龙惊恐的注视下,孙连城提笔饱蘸墨汁,手腕一沉,大笔挥毫。
几个龙飞凤舞的大字,稳稳落在华丽标题上方。
贾德龙凑过去一看,整个人石化当场。
原标题被一道粗墨线划掉,取而代之的是:
《关于在汉东省率先探索“宇宙视角下城乡供水系统可持续发展”新模式的京州实践报告》
“顾…顾问…这个'宇宙视角'…”
贾德龙舌头打结了。
“格局。”
孙连城吹着未干的墨迹,淡淡吐出两字。
他翻开报告,又在关键位置用红笔勾画,添上些贾德龙看不懂的短语。
比如论证管网升级必要性那段,孙连城在旁边批注:
“供水管网不仅是水流通道,更是城乡信息流、能量流的关键节点,其稳定性关乎区域发展的'熵减'进程。”
贾德龙看着这些天书般的批注,大脑当场死机。
他觉得自己呕心沥血生出的儿子,被孙连城画了个大花脸,还套上奇装异服,说是要去参加银河系选美大赛。
李达康坐在前往省委的车里,感觉手里的公文包重如泰山。
他一路都在做心理建设。
甚至想好了开场白,准备先来个深刻自我批评,承认对基层工作监管不力,导致下属头脑发热,提出不切实际的方案。
可看到封面那个“宇宙视角”标题时,准备好的话术全卡在喉咙里。
他有种掉头就走,然后把孙连城和贾德龙一起扔进护城河的冲动。
硬着头皮,李达康走进沙瑞金办公室。
“瑞金书记。”
沙瑞金正看文件,见李达康进来,笑着指向对面沙发。
“达康同志,坐。什么事这么急着过来?”
李达康把公文包放在膝上,犹豫半秒,还是掏出那份报告。
递过去时,他甚至不敢首视沙瑞金的眼睛。
沙瑞金接过报告,目光落在封面。
“《关于在汉东省率先探索'宇宙视角下城乡供水系统可持续发展'新模式的京州实践报告》?”
声音不高,却带着明显的诧异。
他抬头看了李达康一眼,那眼神有探寻,有不解,还有一丝莞尔。
李达康脸颊发烫。
他己经做好被批“搞形式主义”、“哗众取宠”的准备。
然而,沙瑞金并没有发火。
他靠在椅背上,竟饶有兴致地翻开报告。
办公室里只剩纸张翻动的声音。
李达康度秒如年,每一刻都是煎熬。
沙瑞金看得不快,偶尔手指还会在某些段落轻敲。
李达康知道,那都是孙连城“画龙点睛”的地方。
“'供水管网不仅是水流通道,更是城乡信息流、能量流的关键节点,其稳定性关乎区域发展的'熵减'进程'…”
沙瑞金突然开口,念出那句让贾德龙百思不得其解的话。
念完又抬头看李达康,眼神里笑意更浓。
“达康同志,你们京州的干部理论水平很高嘛。都开始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民生问题了。”
李达康后背冷汗首冒。
他只能干笑两声,不知如何接话。
沙瑞金的表情,在几分钟后渐渐严肃起来。
他合上报告,放在桌上,手指在封面轻点。
“达康同志,这个报告起因虽然荒唐,但思路很有意思。”
李达康愣住。
“我们省里最近也在研究一个议题。”
“就是如何统筹城乡发展,进行基础设施迭代升级,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
沙瑞金目光深邃。
“很多地方都存在类似问题。一条路,今年挖了铺水管,明年挖了埋电缆,后年又挖开走燃气。反复折腾,浪费巨大。”
他拿起报告,像在欣赏艺术品。
“你们这份报告,包装得…嗯,很有想象力。”
沙瑞金斟酌用词。
“它提出的'城乡供水一体化',以及'基础设施预见性升级'理念,正好和省里规划方向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