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证据链条闭合,汉东发生大地震
那张放大数十倍的签名鉴定图,每一个笔画都清晰可见。
赵立春!
这个名字压在汉东官场数十年,从未有人能撼动分毫。
多少反腐勇士在他面前折戟,多少正义之声被他的权势吞噬。
而现在,撬动这座大山的支点,就在侯亮平手中!
从丁义珍案开始,从大风厂工人的血泪开始,一路追查到今天。
所有线索都指向这个名字。
他想起陈海躺在病床上的身影。
想起郑西坡老人眼中的期盼。
想起无数个不眠之夜的坚持。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侯亮平轻声自语,声音微微颤抖。
那是激动,更是使命感的重量。
他立刻驱车赶往省委大楼。
一路上,脑海中闪现着这些天的种种画面。
月牙湖地下室的阴森。
光明峰下的挖掘。
高小琴的供述。
刘新建的交代。
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每一份证据都指向同一个真相。
沙瑞金的办公室里,气氛安静得能听到挂钟秒针走动。
沙瑞金接过报告,戴上老花镜,一页页看得极为仔细。
每翻一页都要停顿良久。
他脸上看不出任何波澜,但侯亮平能感觉到,沙瑞金周围的空气正变得凝重。
当沙瑞金的目光落在那张签名鉴定图上时,他久久没有言语。
只是用指关节轻轻叩击着桌面,发出沉闷而有节奏的声响。
那声音在寂静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
每一下都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风暴计时。
“亮平同志。”
许久,沙瑞金才开口,摘下眼镜。
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这份报告的分量,你清楚,我也清楚。”
“汉东的天,要彻底变了。”
没有激动人心的口号,只有一句平淡的陈述。
但这句陈述,却预示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风暴。
侯亮平能感受到这句话背后蕴含的巨大能量。
那是正义的力量,是人民的呼声,是历史的必然。/珊¢叶/屋- ~免\沸_跃/毒/
很快,省纪委sj田国富也被叫到办公室。
他戴上老花镜,将报告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神情越来越严肃,眉头越皱越紧。
作为纪检战线的老兵,他深知这份报告意味着什么。
“从纪律审查的角度看,这份物证鉴定结论,加上刘新建和高小琴等人的口供旁证,己经形成了指向赵立春的完整证据闭环。”
田国富扶了扶眼镜,语气斩钉截铁。
“虽然合同本身残缺,但这枚签名,就是刺破黑幕最锋利的尖刀。”
“可以启动程序了。”
沙瑞金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楼下车水马龙的京州城。
夜幕降临,万家灯火。
这座城市即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
他的背影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挺拔。
“那就,开始吧。”
他的声音不大,但在场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决心和力量。
....
京城,航天局高端研讨会。
孙连城迎来了自己人生中最意想不到的高光时刻。
轮到他发言时,他慢悠悠地走上讲台。
内心其实忐忑不安,但表面上却保持着一贯的淡定从容。
他打开了一份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ppt。
连他自己都没想到会在这样的场合展示这样的内容。
标题:《宇宙级视角下的社会治理与权力制衡——兼论混沌理论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台下的科学家们都愣住了,面面相觑。
他们本以为会听到一些关于太空垃圾回收的具体建议。
没想到这位市委副sj一开口就是哲学和系统论。
而且听起来还颇有见地。
“同志们,朋友们。”
孙连城清了清嗓子,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
“宇宙浩瀚,星辰无数。我们人类社会,不过是宇宙这盘大棋中的一粒微尘。”
“我们今天讨论的太空垃圾,本质上是信息熵增的体现。”
“同理,社会管理中的腐败和官僚主义,也是一种'权力熵'的无序增加。”
他越说越兴奋。
他结合自己“胸怀宇宙”的感悟,将“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与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糅合在一起。*欣/捖¢ \ ?榊/戦+ \已^发?布\最+新?蟑+結-
提出了一个连他自己都觉得惊世骇俗的观点:
一个健康的权力结构,应该像一个稳定的星系。
核心权力提供引力,但各个行星(部门)又有其自主运行的轨道,互不干扰。
达到一种“管了等于没管,没管等于全管”的至高境界。
“这就是我个人的一点浅见,我称之为'孙氏心学'。”
孙连城最后总结道,对着台下深深一鞠躬。
心中暗想:反正都是胡说八道,索性说得彻底一点。
全场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激动地站起来。
用不太流利的中文称赞孙连城的报告“为现代物理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孙连城站在台上,看着台下热烈的反应,内心五味杂陈。
他本来只是想混过这次会议,没想到歪打正着,竟然获得了如此高的评价。
这番演讲被随行的国内媒体报道后,立刻在国内引发了讨论热潮。
“孙氏心学”这个词条冲上热搜,阅读量瞬间破千万。
许多学者和媒体人开始从传统文化和现代管理学的角度,深入解读孙连城那份报告里蕴含的“深刻哲理”。
孙连城稀里糊涂地,就成了国内学术界一位备受推崇的“跨界思想家”。
意外地为自己增添了一笔闪耀的学术政绩。
他看着手机上铺天盖地的报道和评论,只能苦笑着摇头。
这个世界,真是太奇妙了。
......
汉东省纪委办案点。
高育良在经过最初的抗拒和挣扎后,似乎彻底认清了现实。
他穿着灰色的羁押服,坐在审讯室里。
曾经属于省委副sj的威严和学者的儒雅荡然无存。
只剩下满脸的疲惫和颓唐。
岁月和压力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让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苍老了许多。
他静静地坐在那里,回想着自己的一生。
从一个贫寒学子到省委副sj,从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到如今的阶下囚。
人生的起伏跌宕,让他感到无比的疲惫和绝望。
“我要见侯亮平。”
他突然对办案人员提出了一个要求。
声音沙哑,但依然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什么事?”
办案人员有些意外,这位曾经高高在上的省委副sj,竟然主动要求见人。
“我有重要情况要向他当面交代。”
高育良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那里有悔恨,有不甘,也有最后的挣扎。
“是关于赵家父子的核心情况。我只跟他说。”
他知道,这是他手中最后一张可以用来谈判的牌。
作为赵立春多年的政治盟友,他掌握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这些秘密或许能为他换来一线生机。
第二天上午,汉东省委常委会。
会议室里气氛庄重,所有常委都按时到场。
会议议程过半,气氛一首很平稳。
大家讨论着日常的工作安排,没有人预料到即将发生的惊天变化。
突然,沙瑞金放下手中的文件,环视全场。
他的目光从每个人脸上扫过,每个被他注视的人都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下面,我宣布一件事情。”
他声音不高,但每个字都清晰地传到在场每个人的耳朵里。
仿佛有一种魔力,让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根据省纪委和省检察院前期掌握的线索和证据,中j委研究决定,对赵立春同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正式立案调查。”
话音落下,偌大的会议室瞬间陷入一片死寂。
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所有常委都惊得呆住了。
空气仿佛凝固,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极为精彩。
震惊、骇然、难以置信、恐惧…各种情绪在他们脸上交替闪现。
赵立春!
那可是前任省首席,副g级领导人!
虽然己经退了,但在汉东,他的名字就代表着一种不可动摇的权威。
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李达康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首冲头顶。
大脑一片空白,耳朵里嗡嗡作响。
他放在桌下的手,不自觉地紧紧攥成了拳头。
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却浑然不觉疼痛。
赵立春…倒了?
那个一手将他从县委sj提拔起来,亦师亦友的政治恩师。
那个在汉东经营二十年,门生故吏遍布全省,如同参天大树般的赵立春…
就这么,倒了?
他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嘴唇微微翕动,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能感觉到,身边其他常委投来的目光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有同情,有警惕,有幸灾乐祸,也有兔死狐悲的恐惧。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所有曾经被划归为“赵家班”的人,都将被放在显微镜下重新审视。
一场汉东官场前所未有的大洗牌,开始了。
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倒台,而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消息很快传到了侯亮平那里。
他并没有感到意外,这本就在计划之中。
但当这一刻真正到来时,他还是感到了一种历史性的震撼。
紧接着,纪委的同志也向他转达了高育良的要求。
“高育良想见我?”
侯亮平站在窗前,看着楼下来来往往的人群,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
陆亦可在一旁整理着卷宗,头也不抬地说:“他这是想做最后的交易了。”
“没错。”
侯亮平转过身,眼神锐利。
“他现在最不想见的人,应该就是我。他不是想交代,他是想用他掌握的秘密,换取一个从轻处理的机会。”
侯亮平沉思片刻,脑海中闪过与高育良相处的种种往事。
从初入汉东时的师生情谊,到后来渐渐发现的种种疑点,再到今天的对立。
人生如戏,世事无常。
他没有立刻答应去见高育良。
这位昔日的恩师,如今己是穷途末路。
他知道高育良肚子里肯定还有不少关于赵家的黑料。
但这己经不是最重要的了。
最重要的是,要趁着赵立春被立案调查的消息刚刚放出,外界还未来得及做出反应的黄金时间里,将所有证据链彻底钉死,不给任何人串供、销毁证据的机会。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正义。
“先放一放。”侯亮平做出决定,目光重新投向桌上那份关于赵立春签名的鉴定报告,“先把主犯的案子办成铁案,确保万无一失。至于高老师……”他顿了顿,语气里听不出一丝个人情感,“他有的是时间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