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正义终胜,末日大审判

天亮时分,汉东省j委与省检察院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看_书~君^ `更.辛,罪+全.

通过官方渠道,向全国发布了一则公告。

公告篇幅不长。

内容却如重磅炸弹,在汉东乃至全国的舆论场上炸响。

公告证实,以原汉东省wj记赵立春为核心的特大贪腐集团,己被彻底摧毁。

其子赵瑞龙、原省w副s记高育良、原公安厅厅长祁同伟(己在抓捕过程中自杀身亡)、原汉东油气集团总经理刘新建、山水集团董事长高小琴、原京州市公安局光明分局局长程度等人,全部落网。

公告详尽披露了这个盘根错节的权力网络运作内幕。

从月亮湾项目的非法审批,到大风厂股权的巧取豪夺。

从侵吞数十亿国有资产,到编织人事网络,卖官鬻爵。

从包庇黑恶势力,到为违法犯罪活动充当保护伞。

桩桩件件,触目惊心。

汉东官场地震。

全国舆论哗然。

网络上关于“汉东反腐”的词条热度瞬间登顶。

人们在震惊之余,更多的是对即将到来的审判的期待。

司法程序以前所未有的效率高速运转。

几天后,汉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门口戒备森严。

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将这里围得水泄不通。

长枪短炮对准法院大门,等待着押送涉案人员的囚车。

民众自发聚集在警戒线外。

他们想亲眼见证,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人物,是如何接受法律的裁决。

与法院外紧张肃杀的气氛不同,京城的一场高端研讨会,气氛则显得有些奇特。

“廉政建设与科技创新”跨界交流会。

孙连城作为京州市委的代表,被李达康一脚踹来参加。

他坐在会场角落,百无聊赖地转着手里的保温杯。

脑子里想的却是“暗物质与宇宙监督机制的内在关联性”。

会议到了自由讨论环节。

主持人或许是看他神游天外,想活跃气氛,便点名让他发言。

“下面,我们请来自汉东京州的孙连城同志,谈谈对科技反腐的看法。?看*书¢君~ *庚¢辛/醉_筷\”

孙连城慢悠悠地站起来,扶了扶眼镜,清了清嗓子。

既然躲不掉,那就用自己的理论应付一下。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对于反腐,我不太懂。”

“我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关于宇宙垃圾。”

会场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用一种看外星人的眼神看着他。

“宇宙中的星际垃圾,数量庞大,轨道复杂。”

孙连城找到了感觉,侃侃而谈。

“一颗小小的螺丝钉,都可能摧毁一颗价值百亿的卫星。”

“如何监管?如何清理?”

“我认为,关键在于'数据透明化'和'轨道预判'。”

“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完全公开的数据库,让每一颗星际尘埃的来源、轨迹、速度都无所遁形。”

“任何人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查询。”

“同时,通过大数据模型,预测它们的碰撞风险,提前介入,而不是等撞上了再去补救。”

他讲完,自己都觉得逻辑完美。

既高深莫测,又毫无实际操作性,正好符合他一贯的风格。

他正准备坐下。

主位上的一位领导却突然摘下眼镜,用力鼓起掌来。

“好!说得好!”

孙连城懵了。

那位领导站起身,目光灼灼地看着他。

“连城同志的发言,让我茅塞顿开!”

“'数据透明化','轨道预判','提前介入'!”

“这不就是我们纪检监察工作一首追求的理想状态吗?”

领导越说越激动,走到台前。

“同志们,你们想一想!”

“把我们干部的财产、权力运行的轨迹,看作是这些'星际垃圾'。”

“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数据平台,让每一笔财产的来源,每一次权力的行使,都像星辰的轨迹一样,清晰可查,无所遁形!”

“再通过大数据交叉比对,去预判腐败的风险,提前进行廉政谈话和风险预警!”

“这叫什么?这就叫'降维打击'!”

“用管理宇宙的思路,来管理我们干部的钱袋子和权力!”

“高!实在是高!”

会场里先是死一般的寂静。¢e.z.小′税!枉? -免,肺/阅¨独~

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孙连城站在原地,手里还握着保温杯。

感觉自己的宇宙观被强行拖拽到了地球,还狠狠地砸在了地上。

他看着那位领导赞许的目光,和周围同僚们或敬佩或惊恐的眼神。

第一次觉得,人心,可能真的比宇宙还复杂。

不久后,汉东省j委在全省试点推行“干部财产公示及大数据监督预警系统”。

内部代号——“天眼计划”。

无数干部对此怨声载道。

而这个计划的“理论奠基人”孙连城,却意外地被j委系统内部誉为“思想解放的先行者”、“科技反腐的理论大师”。

法庭上,审判在继续。

高小琴穿着一身素色的囚服,洗去了所有铅华。

她站在被告席上,没有了往日的精明干练。

脸上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和悔恨。

“我来自一个贫困的渔村,姐妹俩连一双完整的鞋都没有。”

她的声音不大,却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整个法庭。

“我曾经以为,只要足够努力,足够聪明,就能改变命运。”

“后来我发现,在某些权力面前,我和我的妹妹,不过是他们随手可以采摘的野花,是他们酒桌上的点缀。”

她讲述了自己如何被赵瑞龙和杜伯仲发掘侵犯。

如何被一步步训练成周旋于权贵之间的工具。

如何从一个受害者,渐渐沉沦为加害者。

“我恨他们,但也渐渐离不开他们编织的那张网。”

“那张网给了我财富、地位,也吞噬了我的灵魂。”

她抬起头,看向旁听席。

“如果当初,能有人给我们姐妹一条堂堂正正走下去的路,或许……一切都不会是今天这样。”

她的陈述,让法庭内外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也引发了社会对于贫困地区女性教育和阶层固化问题的深刻反思。

与高小琴的复杂心路不同,刘新建的庭审则是一场彻底的崩溃。

当公诉人出示他利用职权,将数十亿国有资产转入赵家控制的海外账户的证据时。

他当场瘫倒在地,涕泪横流。

“我错了!我对不起党!对不起国家!对不起汉东油气几万名职工!”

他跪在地上,泣不成声。

“我就是赵家的狗!他们让我咬谁我就咬谁!”

“我交代,我全都交代!”

“求求你们,从轻处理,别为难我的家人,他们什么都不知道……”

这位昔日意气风发的国企老总,此刻的丑态,让所有人看到了权力附庸的可悲下场。

最后的审判,留给了主犯赵立春。

他被法警带上法庭,头发花白。

但眼神依然透着一丝不肯低头的倨傲。

面对公诉人的指控,他一概否认。

“一派胡言!都是政治诬陷!”

“我为汉东工作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你们这是在迫害一个老同志!”

公诉人面无表情,打开了证据投影。

第一份,是那份被修复的大风厂股权转让原始合同残骸。

法证技术人员通过最新的技术手段,复原了上面属于高小琴和蔡成功的真实签名笔迹。

第二份,是高育良在狱中亲笔写下的长达上百页的交代材料。

详细记录了赵立春如何一步步指导他,处理掉所有对赵瑞龙不利的证据,包括月亮湾项目的设计陷害。

第三份,是通过国际司法协作,从瑞士信贷银行获取的,以赵立春远房侄子“陈光”名义开设的秘密账户流水。

每一笔巨额资金的流入,都与国内某个重大项目的审批时间精准对应。

证据链一环扣一环。

如同一座无法撼动的大山,压向赵立春。

当公诉人念出高育良交代材料中,他如何以港商家人的安全相要挟,逼对方放弃月亮湾项目的细节时。

赵立春的身体猛地晃了一下。

他布满老年斑的脸上,血色瞬间褪尽。

那双曾经决定了无数人命运的手,此刻正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

他知道,一切都结束了。

庭审结束后,李达康以前所未有的姿态,亲自召开了京州市记者招待会。

他没有坐着,而是站在讲台中央。

面对着数百家媒体的镜头,深深鞠了一躬。

“我,李达康,作为京州市委s记,向全市人民,向全省人民,郑重道歉!”

闪光灯疯狂闪烁。

“京州发生了如此严重的腐败案件,病根在赵立春,但我们地方的同志,也负有不可推卸的监督不力之责!”

“我反思,我们过去是不是眼里只有gdp,而忽略了政治生态的建设!”

“是不是对一些不正之风,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他的声音洪亮,表情痛心疾首。

“但是,道歉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我们将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刮骨疗毒,彻底清除赵家在京州留下的余毒!”

“京州要以实际行动,重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为人民服务和京州伟大的发展事业中去!”

一场席卷汉东的政治风暴,被他巧妙地转化为一场凝聚人心、推动工作的动员大会。

侯亮平坐在旁听席的最后一排,看完了所有的庭审。

他看到高小琴的眼泪,看到刘新建的崩溃,看到赵立春最后的死寂。

他也从电视上看到了李达康那场堪称经典的危机公关。

正义最终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了。

那张盘根错节的大网被撕开,阳光照了进来。

但他心里却并没有多少胜利的喜悦。

反而是一种沉甸甸的疲惫。

祁同伟的枪声犹在耳边。

陈海还躺在医院里,康复之路漫漫。

一个旧的时代结束了。

但滋生它的土壤,真的被彻底清理干净了吗?

他走出法院,外面阳光正好,有些刺眼。

他知道,这场战斗,还远远没有结束。

反腐,永远在路上。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钟小艾发来的短信,只有简单的几个字。

“案子办完了,回家吃饭。”

侯亮平看着这行字。

紧绷了许久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

他脸上露出一丝温暖的笑意,迈开脚步,向家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