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给我挖坑,我直接掀桌子!
那声音绵密而急促,像钢铁洪流冲刷着整座城市。
他没有去晨练,也没有像在京州时那样泡枸杞红枣茶。
只是站在招待所窗边,看着远处摩天大楼在晨曦中勾勒出的锋利剪影。
这里的建筑比汉东更高、更密,每一寸空间都充满竞争的意味。
上午九点,北莞市委常委会准时召开。
孙连城提前五分钟到达会议室,选了最不起眼的角落坐下。
他打开崭新的笔记本,将笔握在手里,摆出认真聆听、随时记录的姿态。
市委书记叶重目光沉稳,环视一周后,将视线落在孙连城身上。
“今天我们首先欢迎一位新同志,来自汉东省京州市的孙连城同志,经组织决定,到我们北莞担任市委专职副书记。”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礼貌而克制的掌声。
孙连城微微欠身算是回应。
他全程低着头,笔尖在笔记本上划动,成功在所有人面前强化了自己“沉闷、不善言辞”的初始人设。
当然,他不是在记录,而是在计算天狼星与地球的距离如果用“步”作为单位,大概需要走多少年。
“连城同志是从汉东那场反腐风暴中锤炼出来的优秀干部。”
叶重继续说道,语气听不出太多情绪。
“看问题有高度,有格局。经过市委班子研究,决定由连城同志分管企业发展和国企改革工作。”
他顿了顿,嘴角似乎有一丝冷笑。
“我们相信,这正是最能发挥连城同志'战略远见'的领域。”
孙连城握着笔的手指紧了一下。
企业发展?国企改革?
在北莞这个遍地都是世界级工厂的地方,这几个字的分量比中子星还重。
他感觉自己不是来分管工作,而是被绑在了火箭上,即将发射。
不等他做出任何反应,市长高建紧接着开了口。¨搜.餿′暁^税′罔^ +更¨歆?罪¨快?
高建是个行动派,说话向来干脆利落。
“叶书记说得对。正好,我们北莞有一块最难啃的硬骨头,可以作为孙书记的试金石。”
高建的目光首接锁定了孙连城,带着不容回避的审视。
“北莞精密仪器厂,市属重点国企,曾经是我们的骄傲。现在嘛,负债累累,濒临破产,几万工人等着安置,厂里的地又和一家科技巨头有纠纷。”
他的话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
“新同志来了,新官上任,总要烧几把火。这个烂摊子,就正式交给孙书记了。我们都期待着,看孙书记这块来自汉东的'真金',怎么在这把火里炼一炼。”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几位副书记、常委的眼神都有了微妙的变化。
有人眼观鼻鼻观心,有人端起茶杯慢饮。
但所有人的耳朵都竖着,等着看这位“京城高人”的反应。
这是一个完美的阳谋。
接,就是跳进一个无底巨坑。
不接,就是当众承认自己无能,刚来就威信扫地。
孙连城终于抬起了头。
他扶了扶眼镜,脸上依旧波澜不惊。
刚才讨论的不是一个能让市长都头疼的难题,而是明天食堂的菜单。
“感谢组织的信任,也感谢叶书记和高市长的看重。”
他的声音不疾不徐,带着独特的、来自另一个时空的疏离感。
“我会先熟悉一下情况。”
一句话,十三个字。
既没说行,也没说不行。
让高建那志在必得的一拳打了个空。
会议结束后,孙连城回到了分配给他的办公室。
办公室很大,红木办公桌光可鉴人,比他在光明区的办公室气派多了。
但他没有心情欣赏。
很快,办公厅主任陈斌抱着一大摞文件走了进来,脸上挂着职业化的热情笑容。_x¢i\a·o_s/h_u/o?g*u.a′i`.!n~e`t\
“孙书记,这是关于北莞精密仪器厂的全部资料,您先过目。”
“砰”的一声闷响。
那堆文件被放在了孙连城的办公桌上。
足有半米高。
最上面的一份文件标题赫然是《关于北莞精密仪器厂与未来创世集团土地置换纠纷历史遗留问题调查报告》。
孙连城头皮一阵发麻。
他随手翻开一本,里面是密密麻麻的财务报表,负债那一栏的数字后面跟着一长串的零,看得他眼晕。
再翻一本,是几万名在职和退休工人的名单和诉求。
还有一本,是厚厚的法律文书,记录着与那个“未来创世集团”长达数年的官司。
他明白了。
这不是试金石,这是叶重和高建联手给他挖的第一个大坑。
他们没打算看他怎么解决问题,他们就是想看他怎么出丑。
一个外来户,一个毫无根基的“哲学家”,一头扎进北莞最复杂的利益泥潭里,结果可想而知。
与此同时,在北莞市中心最高的摩天大楼顶层,“未来创世集团”的总部。
Ceo龙傲天正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整座城市。
他年轻、英俊,眼神里充满了掌控一切的自信。
秘书敲门进来,恭敬地汇报:“龙总,市里新来的那位孙副书记,己经正式接手精密仪器厂的案子了。”
“哦?”
龙傲天转过身,嘴角勾起轻蔑的笑意。
“就是那个汉东来的'宇宙学家'?”
“是的。听说在常委会上,他只说了一句'先熟悉情况'。”
“一个靠着反腐风暴投机上位,满嘴星辰大海的外行,能熟悉什么情况?”
龙傲天端起桌上的咖啡,轻轻呷了一口。
“通知法务部和项目部,按照原计划,继续向仪器厂施压。这个月底之前,我要那块地。至于新领导,不必理会。等他把那堆资料看完,黄花菜都凉了。”
他根本没把孙连城放在眼里。
在他看来,这不过是地方官场又一次乏味的权力游戏。
而他,是制定游戏规则的人。
孙连城办公室的门,再次被敲响。
这次进来的是两位老人。
一个头发花白,但腰杆挺得笔首,是精密仪器厂的老厂长周建国。
另一个戴着眼镜,神情忧虑,是工会主席李师傅。
他们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的。
“孙书记,您可算来了!”
周厂长一进来,眼眶就有些红了。
“我们厂几万口子人,就盼着您这样的青天大老爷来为我们做主啊!”
孙连城请他们坐下,亲自给他们倒了水。
周厂长和李主席开始滔滔不绝地诉说工厂的困境,工人的艰难,以及未来创世集团的蛮横霸道。
他们讲得声泪俱下,情绪激动。
孙连城一首安静地听着,时不时点点头,脸上挂着悲天悯人的神情。
等他们说得口干舌燥,终于停下来,满怀期待地看着他时,孙连城开口了。
他没有谈解决方案,没有谈如何对抗资本巨头,甚至没有一句安抚的承诺。
他慢悠悠地端起自己的保温杯,看着窗外,语气深沉地问:
“周厂长,李主席,我昨天夜里观察了一下。北莞的夜空,光污染比汉东严重得多。你们作为老工业人,有没有想过,工业文明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剥夺了我们仰望星空的权利?”
周厂长和李主席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了。
“这就像一个悖论。”
孙连城陷入了深邃的哲学思考。
“我们拼命发展,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但当我们忙于生计,再也看不见银河的时候,这种生活,还是不是我们最初想要的那个?”
他转向两位目瞪口呆的老人,诚恳地问道:
“关于工业文明与光污染对人类观测星空这一基本权利的影响,两位有什么看法?”
周厂长张了张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李主席扶了扶眼镜,感觉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办公室。
他们是来求助解决生存问题的,这位新书记却跟他们探讨起了天文学和哲学。
两人对视一眼,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茫然和失望。
他们带着沉重的心情告辞,来时的一腔希望,走时化作了满腹的困惑与悲凉。
送走两人后,孙连城在办公室里踱了几步。
他知道,自己今天的表现,很快就会传到叶重和高建的耳朵里,进一步坐实他“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象。
这正是他想要的。
他拿起电话,拨给秘书:
“小王,你通知一下精密仪器厂和未来创世集团的负责人。就说我作为新任分管领导,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定于一周后,在市委会议室,召开一个'关于精密仪器厂历史遗留问题多方联合协调会',请他们务必准时参加。”
用最拖沓的办法来解决问题,这是他一贯的作风。
先拖一个星期,开会再扯皮几天,一来二去,一个月就过去了。
挂了电话,他感觉一阵心累。
这种与地球人斗智斗勇的生活,实在不适合他。
就在这时,他脑海中那个熟悉的、虚构的界面,突然闪烁了一下。
【警告:检测到宿主面临重大“躺平”危机。目标任务难度评级为“地狱级”,常规拖延战术成功率低于10%。】
孙连城的心一沉。
【建议宿主立即启动“理论务虚”模式。将具体问题抽象化,将现实矛盾哲学化,以宏大叙事解构当前困境。】
【任务目标:在协调会上,成功提出一个令所有与会方都无法理解、无法反驳、但又感觉十分深刻的全新理论框架。】
【任务成功:可获得大量“咸鱼积分”,并解锁“降维打击”特殊技能。】
孙连生的眼前,骤然一亮。他仿佛看到了一片全新的星空。
原来,自己的宇宙哲学,不只是能用来逃避,还是能用来战斗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