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导师,我们悟了!孙连城:我求你别悟了!
梦里的他,刚刚义正言辞地拒绝了比邻星b土著居民热情赠送的三体星系永久居住权。
理由是那里的光污染同样不容乐观,不利于观测更遥远的河外星系。
他伸了个懒腰,感觉自己又找回了与这个喧嚣世界和平共处的微妙平衡。
然而,这份平衡,在接下来的三天里,被市政府机关食堂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彻底击碎。
第一天,午饭。
孙连城看着餐盘里的西菜一汤,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红烧肉的颜色依旧红亮,但入口只有肉的本味,那股销魂的咸甜滋味消失了。
麻婆豆腐里的红油还在,可吃起来像是温和的豆制品,全然没有了该有的香辣麻咸。
最过分的是那碗紫菜蛋花汤,寡淡得像一杯不小心掉进了几片紫菜和蛋花的白开水。
他以为是厨师失手,没往心里去。
第二天,午饭。
餐盘里的菜色换了,但味道惊人地统一——淡,淡得毫无性格,淡得像一幅精美的黑白画,所有色彩都被抽走了。
孙连城夹起一筷子鱼香肉丝,甚至能清晰地尝出笋丝本身的清甜和猪肉纤维的质感,唯独尝不出鱼香味。
他开始觉得不对劲。
厨师就算失恋,也不至于连续两天进入贤者模式。
他一边食不知味地扒拉着米饭,一边在心里为食堂找补。
“难道……是市里的食盐专营公司仓库被淹了?或者厨师长集体去参加‘中华厨艺之淡泊明志’培训班了?”
第三天,中午十二点零五分。
孙连城端着餐盘,站在打饭窗口,死死盯着那盆清汤寡水的冬瓜排骨汤。·看?书*屋-晓¨说_王! ^蕞`芯,蟑/踕\更,芯/哙?
汤色清澈见底,能清楚地数出里面有几块排骨,几片冬瓜。
他感觉自己再吃一顿这样的饭,灵魂就要因为缺乏电解质而升华,提前进行不必要的宇宙漫游了。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他绕过长长的打饭队伍,径首走向食堂后勤办公室。
他决定亲自去慰问一下那位可能遭遇了人生重大变故的厨师团队。
还没走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一阵慷慨激昂的声音。
孙连城从门缝里一瞧,只见食堂负责人刘主任,正站在一群头戴白帽的厨师面前,指着一块小白板唾沫横飞。
“同志们!要深刻领会!什么叫‘本味’?就是食物最原始、最纯粹的味道!什么叫‘降盐’?这不仅仅是减少氯化钠的摄入,这是思想上的减负!是作风上的提纯!孙书记的神谕,我们一定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到底!”
孙连城感觉自己的膝盖一软。
他深吸一口气,敲了敲门。
办公室里,正在眉开眼笑的刘主任一抬头,看到是孙连城,脸上的笑容瞬间从职业化转变为狂热的崇敬。
他“噌”地一下站起来,激动得两只手在围裙上反复擦拭,三步并作两步冲了过来。
“孙书记!您……您怎么亲自过来了!您是来检查我们的学习成果的吗?您说,您快请说!”
孙连城被他这副样子搞得有点不自在,他组织了一下语言,力求委婉。
“没什么大事,就是想问问……食堂最近是不是换了新的烹饪标准?”
“标准?”
刘主任一愣,随即恍然大悟,胸膛挺得更高了,脸上泛着圣洁的光。
“孙书记,您真是明察秋毫!我们这是在坚决贯彻您的‘降盐’指示精神啊!”
孙连城的大脑,嗡地一声,像是被一颗看不见的小行星迎面撞上。~嗖~艘*小?税,枉? ·首\发+
“……降盐指示?”
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在问,带着一种他自己都陌生的茫然。
“是啊!”刘主任一拍大腿,声音洪亮,充满了执行神谕的自豪感。
“您放心,我们第一时间就组织了全体后勤人员开会学习!现在我们食堂所有菜品,用盐量全部下调了百分之三十!”
“不仅如此,我们还举一反三,把糖和油的用量也降下来了!保证让每一位同志都吃得健康,吃得‘本味’!”
他骄傲地指了指墙上刚贴上去的巨幅红色标语——“践行‘降盐’精神,守护机关健康,从你我做起”。
“您看,我们还准备在全机关推广‘低盐饮食周’,把您的指示,落到实处,做出成效!”
孙连城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他看着刘主任那张因激动而涨红的脸,看着墙上那行鲜红的标语,感觉自己像是掉进了一个荒诞的梦里,还是无法醒来的那种。
我什么时候下过这种指示?
他带着这个巨大的疑问,几乎是飘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一进门,他就对站在门口迎接的秘书小王说:“小王,把市里最近……所有下发的文件,都拿给我看看。”
“好的,书记。”
小王转身离去,脸上带着一丝“果然不出我所料”的欣慰笑容。
导师终于要开始检阅我们的学习成果了!
片刻之后,小王抱着一摞山般高的文件走了进来。
他没有把所有文件都放下,而是从中抽出最上面的一份,用一种呈上圣物的庄重姿态,双手捧着,轻轻地放在了孙连城的办公桌上。
那是一份用鲜红色封皮精心装订的文件。
孙连城只看了一眼封面,眼前就黑了一下,脚下发软,差点没站稳。
封面上,一行大字印在中央,每一个笔画都显得那么刺眼,狠狠地烫在他的视网膜上。
**《关于在全市党政机关开展“降盐减负、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的倡议书》**
他颤抖着手,翻开了文件。
市长高建那段张扬而锋利的批示,第一时间就撕裂了他的心理防线。
**“孙连城同志高屋建瓴,于细微处见真章!其‘降盐’之论,发人深省,振聋发聩!此倡议切中我市时弊……”**
批示的末尾,**“孙连城同志”**五个字被一个又黑又粗的圆圈死死框住。
像一道无法挣脱的紧箍咒。
又像一个瞄准镜的准星。
孙连城感觉自己的血压正在以宇宙大爆炸初期的速度疯狂膨胀。
他扶住桌沿,强迫自己继续往下看。
报告的正文,是用一种他既熟悉又陌生的癫狂笔触写就的。
“……反观我市部分行政系统,其‘盐度’己然超标。过量的‘盐分’,非但不能为基层治理‘提鲜’,反而破坏了其‘本味’……”
“……此等管理上的‘熵增’,正是我市必须清除的‘味觉顽疾’……”
“……导师的‘咸’字神谕,如春雷惊蛰,旨在唤醒沉睡的肌体,清除无效的‘盐分’……”
孙连城感觉自己的每一个脑细胞都在尖叫。
这不就是……这不就是他那套用来摸鱼挡枪的狗屁宇宙哲学吗?
怎么就被原封不动地写进了市里的红头文件里?!
还他妈成了正面典型?!
他明白了。
一切都明白了。
他慢慢地,极其缓慢地抬起头,用一种混合了崩溃、绝望、和无尽悲凉的眼神,看向自己的秘书小王。
那眼神仿佛在问:为什么?为什么又是你们?
小王接触到他的目光,身体微微一震。
他立刻领会了导师眼神中的“深意”——那是一种“孺子可教”的欣慰,一种“尔等悟性尚可”的嘉许,还带着一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鞭策。
孙连城嘴唇蠕动,用尽全身力气,想做最后的挣扎。
“小王,这个……这个‘咸’,我当时的意思,可能就是……”
话未说完,小王己经挺首腰板,用一种无比崇拜和坚定的眼神,回望自己的导师,抢着回答:
“导师,您放心,我们都懂!我们绝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您不必多言,大道至简!”
“‘咸’只是一个表象,一个引子!您真正指向的,是那积弊己久的‘形式主义盐碱地’!我们都悟了!”
“噗通。”
孙连城痛苦地闭上了眼睛,向后倒去,整个人瘫软在了宽大的办公椅里。
世界在他耳边旋转,所有的声音都化作了“我们悟了”的魔音贯耳。
他知道,自己又一次,被这帮走火入魔的狂热信徒,和那个无处不在、见缝插针的“因果律神器”,给安排得明明白白。
他只是想让食堂的菜咸一点。
不,他只是随口抱怨了一句菜咸了。
结果,他的抱怨先是被一群“信徒”解读成了反对形式主义的“神谕”,然后被一个锐意改革的市长当成了撬动整个官场的“尚方宝剑”,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席卷全市的、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
还有比这更荒诞的事情吗?
他瘫在椅子上,感觉身体被彻底掏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