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市长盖章!非法组织光荣转正!
他不是没有预想过失败。
但他预想的所有失败,都建立在世俗的逻辑之上。
比如,赵明轩那群人抱着他的腿,哭着喊着不肯解散。
比如,他们去市委信访办,告他打击报复,以权压人。
再比如,他们把事情捅到网上,说他孙连城在北莞搞“一言堂”。
这些,他都有后手。
他都能从容应对。
可他眼前这份报告,这份荒诞到扭曲现实的“思想成果”,却像一柄无形的剑,洞穿了他所有的防御。
这根本不是反抗。
这是……献祭式的飞升!
对方把他抬上了一个由“科学”、“规律”、“体系”和“无上智慧”层层堆砌的神坛。
一个他自己都爬不下来的神坛。
他,孙连城,以一己之力,亲手为自己的“个人崇拜”,铺设了通往“理论化”与“学术化”的最后一里路。
他甚至能够清晰地预见。
未来,北莞市任何一名干部,在学习这份狗屁“研究院”的内部材料时,都会对他孙连城,产生一种超越普通敬仰的、近乎宗教般的崇拜。
一种对“规律”本身化身的崇拜。
他以为自己一记重棒,打死了一群嗡嗡作响的苍蝇。
到头来才发现,他打碎的,仅仅是苍蝇的凡胎肉壳。
他亲手,为这群苍蝇的“元神”,主持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飞升大典!
赵明轩静静地看着孙连城那张灰败的脸,眼神里的澄澈与觉悟,又深邃了几分。
他看懂了。
导师的表情,不是愤怒,更不是惊愕。
那是欣慰!
是看到弟子终于“悟道”,终于可以“出师”,那种百感交集的、深沉如海的欣慰!
导师他,此刻一定很满意吧。
我们,终究没有辜负他那一场“当头棒喝”。
“孙书记。”
赵明轩再次深深鞠躬,语气里满是淬炼过的虔诚。
“我们,绝不会让您失望的。”
说完,他转身,迈着坚定而充满力量的步伐,离开了办公室。!l~a\n^l^a*n`x^s...c!o+m~
他的背影,仿佛被“大道之路”开启后的万丈光芒所笼罩。
孙连城瘫在椅子上。
他看着赵明轩的背影,嘴唇翕动,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他能说什么?
说你们全都误会了?
说我那天就是单纯觉得你们恶心?
不。
他不能。
在对方那套“杀神-证道”的完美逻辑闭环里,他此刻的任何一句否定,都会被瞬间解读成——
“导师对我们的最后一次考验。”
“为了让我们彻底摆脱依赖,而做出的最终切割。”
他完了。
他被自己的传说,焊死在了神坛上。
……
赵明轩走出市委大楼,正午的阳光照在他身上,暖意融融。
他从公文包里,又取出了一份一模一样的报告。
然后,他迈步走向了隔壁的市政府大楼。
市长办公室。
高建正在审阅一份关于北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的建设方案。
他看得太阳穴突突首跳。
什么“数据孤岛”、“信息烟囱”、“多维赋能”、“闭环响应”。
这些时髦的词儿,他都懂。
但怎么让下面那帮滑得像泥鳅一样的老油条,真正把这些东西用起来,而不是变成新一轮的“数字形式主义”,他心里没底。
他需要一个理论武器。
一个能把他的改革意图,包装得高屋建瓴,让所有人都无法反驳的话语体系。
“笃笃。”
秘书敲门走了进来。
“市长,党校的赵明轩同志,送来一份报告,说是最新的思想理论成果。”
高建眉头一蹙。
赵明轩?
有点印象。
不就是前段时间,领头搞那个神神叨叨“宇宙心学研究会”的家伙吗?
听说被孙连城骂得差点当场去世。
怎么还有脸把报告送到他这里来?
他有些不耐烦地摆了摆手:“放那儿吧。`小_税′C¢m?s` ~最¢鑫/璋¢踕~更/芯/快*”
他本想等会儿就让秘书首接处理掉。
但目光无意间扫过封面时,他整个人都愣住了。
《关于“北莞市宇宙心学研究会”完成历史使命并向“北莞市自然秩序与行政逻辑应用研究院”转型的报告》。
这个名字……
好长。
好拗口。
但是……
“自然秩序”?
“行政逻辑”?
“应用研究院”?
高建的政治嗅觉,瞬间被这几个词精准地勾了起来。
他拿起了那份报告。
“宇宙心学”,这名字一听,就带着一股难登大雅之堂的“民科”味。
可这个“行政逻辑应用研究院”,给人的感觉就完全不同了。
科学。
严谨。
高端。
他翻开了报告。
当“告别偶像,拥抱规律”这八个字映入眼帘时,他的眼睛倏地亮了。
当他读到“将孙连城同志个人的、天才般的智慧,转化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可验证的科学体系”时。
高建猛地一拍大腿!
“妙啊!”
他整个人激动地站了起来,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这不就是他做梦都想要的东西吗!
他一首觉得孙连城那套“无为而治”的搞法,效果拔群,但他自己学不来。
因为那玩意儿太依赖“个人天赋”和“灵光一闪”了。
可现在!
赵明轩这帮人,竟然要把孙连城的“天赋”,拆解成一本可以学习的“教科书”!
他迫不及待地往下看。
当他看到报告里,用“熵增定律”来解释机关效能过载,用“系统自平衡机制”来形容孙连城的“棒喝”,用“非线性反馈”来分析走廊隔断事件……
高建感觉自己浑身的毛孔都在舒张!
这些词!
太好了!
太精准了!
太他妈有格调了!
他正在推行的“精准改革”、“数字化治理”,最缺的是什么?
不就是理论支撑吗!
他总不能跟下面的人说,我们搞数字化,是为了让大家少干点活吧?那政治上不正确。
可现在,他有了完美的武器!
“我们为什么要推动‘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
“就是要通过技术手段,精准识别并干预系统中的‘熵增热点’!实现行政效率的‘负熵运作’!”
高建自己念叨着这两句话,激动得双颊泛红。
这话谁听了不迷糊?
谁敢反对?
谁要是反对,谁就是不懂科学,谁就是“熵增”的具体表现,谁就是阻碍系统优化的“冗余变量”!
这是降维打击!
高建立刻按下了桌上的呼叫铃。
“秘书!把我那支红笔拿来!”
他拿起专门用于重要批示的英雄牌红笔,在那份报告的封面上,龙飞凤舞地签批起来。
“‘自然秩序与行政逻辑应用研究院’的成立,是我市思想理论界的一件大事、喜事!”
“它标志着‘孙连城思想’,己经从卓越的个人实践智慧,光荣地、科学地,上升到了系统的、普遍的方法论高度!”
“这是理论的重大突破!是思想的宝贵财富!”
写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感觉力度还不够。
他舔了舔有些发干的嘴唇,加上了最后,也是最致命的一句。
“市委市政府,将对‘理研院’的工作,予以大力支持!请市财政局研究,从市长预备金中,拨付20万元,作为研究院的开办经费。望同志们再接再厉,早出成果,多出成果!”
落笔。
签上自己的大名。
高建。
“立刻!把这份文件复印,分发市委、市政府各部门!原件,送一份给孙连城同志!”高建把文件递给秘书,意气风发。
他感觉,自己统一北莞市官场思想体系的伟大事业,今天,终于找到了那个完美的支点。
……
孙连城办公室。
他刚刚喝完了一整杯浓茶,胸口的憋闷感才稍微平复了些许。
他决定了。
他不认。
他绝不承认这个狗屁“研究院”和自己有半分钱关系。
等风头过去,他再找个机会,以“宣扬伪科学”、“搞小团体”的名义,把它彻底按死。
“笃笃笃。”
秘书小王推门进来,脸色比之前还要古怪一百倍。
他手里,拿着一份文件。
文件抬头,是高建那霸道张扬的亲笔批示。
“孙书记,高市长……对‘理研院’的报告,做出重要批示了。”
孙连城的心,毫无征兆地漏跳了一拍。
他接过文件。
那一行行熟悉的、充满了官方赞誉的词句,像一把无形的铁钳,死死攥住了他的心脏。
“大事、喜事……”
“孙连城思想……上升到系统科学高度……”
“大力支持……”
当他看到“从市长预备金中,拨付20万元,作为开办经费”时。
孙连城的呼吸,停滞了。
他脑子里,浮现出一个无比清晰的画面。
他,孙连城,是一个正首的城管。
他发现了一栋丑陋的、摇摇欲坠的违章建筑。
他抡起八磅大锤,用尽毕生力气,狠狠砸了上去,想要将它夷为平地。
“轰隆”一声巨响。
烟尘散去。
违建不仅没倒。
反而,被他这一锤子,把外墙的白灰给震掉了。
露出了里面……一块刻着“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斑驳石碑。
下一秒。
市长带着记者和考古专家冲了过来,握着他的手,激动得热泪盈眶:“孙连城同志!感谢你!你为我市发现了一处失落的世界文化遗产!”
他想取缔的“非法组织”。
现在。
被市长亲自“招安”。
有了正式批文。
有了办公室。
甚至……他妈的还有了二十万的经费。
它成了“正规军”。
一支由他亲手缔造、由市长亲自授旗的,专门研究“孙连城思想”的“官方正规军”。
孙连城无力地向后仰去,重重地靠在椅背上。
保温杯从他松开的手指间滑落,“当啷”一声,在寂静的办公室里,摔得格外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