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诛心!这才是孙书记的诛心之计!
李铁棍蜷在墙角,眼神空洞,死死盯着天花板上那只慢悠悠旋转的排风扇。
他进来了。
身份是“815特大地下钱庄案”的污点证人。
因为他“主动”且“高效”地将警方的诱饵送到了钱三爷嘴边,后续又表现出极高的“配合度”,法院最终从轻发落。
未来几年,他将在这里度过。
但这,并非他痛苦的根源。
真正让他崩溃的,是这个世界的“真相”。
几天前,狱警送来最新的《北莞日报》。
头版头条,一排巨大、漆黑、加粗的宋体字,瞬间攫住了他的全部心神。
《智勇双全,神机妙算!我市市委副书记孙连城巧设奇谋,助警方一举捣毁特大金融犯罪团伙!》
李铁棍的手剧烈地抖了起来,那张廉价的报纸在他手中发出“哗哗”的悲鸣。
他一个字,一个字地往下啃。
报道用一种近乎史诗的笔触,将整个案件的“真相”描绘得淋漓尽致,充满了英雄主义的悲壮色彩。
文章称,孙连城书记高瞻远瞩,早就洞悉以钱三爷为首的地下钱庄,是危害北莞金融稳定的巨型毒瘤。
在得知警方因缺乏关键证据而迟迟无法收网后,孙书记心急如焚。
他,毅然决然,选择了最危险,也最悲壮的道路。
以身做饵!
他精准地锁定了在社会上招摇撞骗的“泰元道人”李铁棍,并将其选为整个计划中,承上启下的关键棋子。
报纸上赫然写着:
“孙书记以其非凡的智慧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巧妙扮演了一个‘为功名所累,渴望解脱’的糊涂干部,成功取得了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即李铁棍)的信任。/天′禧.晓+说,蛧/ ′更\歆′罪_全+”
“随后,孙书记更是不惜拿出自己毕生积蓄一百八十万元,作为‘诱饵’,‘心甘情愿’地交到了李某某手中。”
“他精准预判到,李某某在得到这笔巨款后,必然寻求地下钱庄洗白。于是,一场由孙书记亲自导演的‘钓鱼执法’大戏,正式拉开帷幕……”
报道的最后,配了一张巨大的照片。
市公安局局长周卫国,正将一面金光闪闪的锦旗,送到孙连城手中。
锦旗上八个大字,刺得李铁棍眼球生疼。
“智勇双全,反诈先锋”。
而照片里的孙书记,一脸淡然,眼神平静,仿佛只是随手掸了掸衣服上的灰尘。
李铁棍感觉自己的大脑,被引爆了一颗核弹。
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乃至他赖以为生的职业观,在这一刻,被炸得灰飞烟灭。
骗局?
巅峰之作?
导演?
不!
他什么都不是。
他不是导演,不是演员,甚至连个道具都算不上。
他只是一个可悲的、可笑的、被人家玩弄于股掌之上的……棋子!
一个被孙连城“感化”并“利用”的,钓鱼的工具!
他引以为傲的“乾坤大挪移”骗术,在人家眼里,不过是一场配合他演出的滑稽戏。
他沾沾自喜的“演技”,恐怕和马戏团的小丑别无二致。
他甚至能清晰地回忆起,当他在茶馆里唾沫横飞时,孙连城那看似“震惊”与“崇拜”的表情之下,隐藏着怎样一种看穿一切的、神明俯视蝼蚁般的怜悯与嘲弄!
“啊——!!!”
一声不似人声的凄厉尖叫,撕裂了监仓的沉寂。-鸿!特,暁`税·蛧¨ !哽~歆·最·筷`
李铁棍猛地窜起,像一头疯兽,在狭小的空间里疯狂冲撞。
“假的!都是假的!”
他双眼血红,一把抓住监仓的铁栏杆,拼命摇晃,对着走廊上路过的狱警嘶吼。
“孙连城是魔鬼!他不是神仙!他是魔鬼!”
“他会读心术!他什么都知道!他看穿了一切!”
“我才是被骗的那个!我才是!!”
狱警被他这副癫狂的模样吓了一跳,皱眉走来,用警棍敲了敲栏杆。
“老实点!发什么疯!”
“我没疯!”李铁棍的口水喷得到处都是,“你们都被他骗了!全世界都被他骗了!那不是计谋!他就是个傻子!他真的信了!他真的以为花钱能改运!他……”
他吼不下去了。
他看见了狱警的眼神。
那是一种混杂着怜悯与不解的,看一个彻底无可救药的疯子的眼神。
“行了行了,”狱警不耐烦地摆了摆手,“知道你被孙书记当枪使,心里不平衡。可你也不想想,能被孙书记那种人物亲自选中,当他计划里的一环,也是你小子的‘福分’了。”
“你那点三脚猫的骗术,在孙书记面前,跟小孩子过家家有什么区别?人家陪你演这么一场戏,把你送进来,还顺带帮你减了刑,你得知足!”
说完,狱警摇着头,懒得再理会这个疯子,转身走了。
“噗通。”
李铁棍的手,无力地从栏杆上滑落。
他双腿一软,瘫倒在地。
完了。
他知道,自己彻底完了。
不是因为坐牢。
而是因为,他赖以为生的信念,他引以为傲的专业,他穷尽一生建立的自信,在这一刻,被那个叫孙连城的男人,用一种他永远无法理解的方式,彻底碾碎。
从那天起,李铁棍就真的疯了。
他见人就说,孙连城是魔鬼,孙连城会读心术。
他一遍又一遍地,向每一个愿意或不愿意听他说话的人,复述那个茶馆里的下午。
他试图证明,自己说的才是真相。
然而,他的“疯话”,在别人听来,却成了另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
狱友们觉得,这是李铁棍在吹嘘自己曾和“神人”过过招。
狱警们认为,这是他无法接受自己被当成棋子的事实,从而产生的应激性精神障碍。
而当这些“疯话”流传到外界,反而更加印证了公众的猜想。
——你看,连那个骗子都被孙书记算计到精神崩溃了!
——孙书记这哪里是办案?这简首是诛心啊!
——对付这些社会渣滓,就得用孙书记这种雷霆手段!
于是,孙连城在北莞的“神格”,除了“治水之神”、“经济先知”,又被镀上了一层金光闪闪、充满了肃杀之气的“嫉恶如仇、手段通天”的执法者光环。
……
市委,孙连城的办公室里。
那面“智勇双全,反诈先锋”的锦旗,被秘书小王恭敬地挂在墙上最显眼的位置。
它和那幅“一图定乾坤”的涂鸦装裱画,交相辉映,共同歌颂着主人的伟大。
而那个黑色的旅行袋,就静静立在墙角。
里面,是一百八十万现金,分毫不差。
孙连城看着那笔“失而复得”的钱,感觉它不是钱。
它是一块烧红的烙铁,正滋滋作响,烫得他浑身每一个细胞都在刺痛。
他想把这笔钱捐了。
可他不敢。
一个刚刚“立下大功”,并“英勇追回”自己“诱饵资金”的英雄,转手就把钱捐了?
这在外界看来,会被解读成什么?
淡泊名利!高风亮节!视金钱如粪土!
这只会让他的“神格”,更加稳固,更加耀眼!
他甚至能想象出明天报纸的标题:《反诈先锋孙书记再现高尚情操,将180万奖金悉数捐赠!》。
想到这里,孙连城打了个寒颤。
不行,绝对不行!
这笔钱,不能捐。
可不捐,放在这里,又像一个巨大的、沉默的嘲讽,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这次“作死”的惨败。
他感觉自己被困在了一个无法逃离的、充满了“正能量”的死亡循环里。
每一次他想往泥潭里跳,都会有一双无形的大手,把他托举到更高的山峰。
每一次他想给自己抹黑,这个世界都会自动为他披上更圣洁的白袍。
他的每一次“求死”,换来的,都是一次比一次更辉煌的“新生”。
这种求死不得的痛苦,比任何酷刑都更加折磨人。
他拿起桌上的茶杯,想喝口水。
可当他看到水中自己那张写满了“功勋”与“疲惫”的倒影时,他再也忍不住了。
他猛地将茶杯,狠狠砸在地上。
“啪!”
瓷器碎裂的声音,清脆,刺耳。
然而,这声响,没有带来任何宣泄的快感。
因为他知道,明天,秘书小王看到这地上的碎片,一定会满眼心疼地对自己说:
“书记,您又为了北莞市的未来,殚精竭虑,彻夜难眠了吧?”
想到这里,孙连城缓缓闭上了眼睛。
两行清泪,顺着他那张“功勋卓著”的脸,无声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