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孙书记演疯了!全城官场等着他死!

自从那次隐秘的茶局之后,孙连城像是换了个人。.秒-彰′劫`小¨税,蛧` ¨勉′费_粤^黩¨

他一反常态。

不再是那个蜷在办公室里,任凭窗外云卷云舒,内心毫无波澜的“躺平”书记。

他开始高调地、频繁地与那位“京城贵人”苏洪波,进行着各种令人瞠目结舌的“交往”。

他们的关系,正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野蛮生长。

北莞市最高档的那几个私人会所,成了他们二人固定的背景板。

有人不止一次看到,孙连城亲自为苏洪波倒酒,在灯火璀璨的包厢里,他脸上的笑容谦卑而热切,与苏洪波的倨傲形成了鲜明对比。

北莞市唯一的那个高尔夫球场,也记录下了这荒诞的一幕。

孙连城,这个连饭后散步都觉得是种无意义消耗的人,此刻竟穿着一身崭新的、甚至标签都没撕干净的球服。

他笨拙地模仿着苏洪波的姿势,挥舞着那根看起来比他还重的球杆,一次次挥空,或者铲起大片的草皮。

可他脸上依旧挂着热情洋溢的笑容,仿佛每一次出糗,都是在为增进友谊添砖加瓦。

这一幕,被无数藏在暗处的手机镜头,定格成了一张张意味深长的照片,在北莞市的上流圈子里悄然流传。

比这更夸张的,是那辆牌号为“粤A·0002x”的市委二号专车。

这辆黑色的奥迪A6,如今成了苏洪波的半个专属座驾。

当这辆代表着市委二号人物权威的专车,载着那个来路不明的“苏先生”招摇过市时,它本身,就是一个能让整个北莞政坛地震的政治信号。¨2,芭.墈?书/旺. -首^发?

所有人都看懂了。

孙连城和苏洪波,己经不是简单的朋友。

他们是“盟友”。

是利益捆绑深到可以“穿一条裤子”的铁哥们。

苏洪波自然也毫不客气,扯着孙连城的虎皮,做起了自己的大旗。

他狐假虎威,顶着一个不知从何而来的“孙书记高级顾问”头衔,在北莞的商界,掀起了一场饕餮盛宴。

他频繁出入各种高端酒会和商业论坛,身边总是跟着几个身材火辣、面容精致的女伴,那派头,比真正的市领导还要煊赫。

他对那些蜂拥而至的企业家们,张口闭口就是那几句经典台词:

“这个项目,我己经跟连城书记汇报过了,他很感兴趣。”

“你们公司的困难,我回头跟连城书记提一嘴,都是小事。”

“想跟孙书记搭上线?可以,但我的时间很宝贵,我需要看到你的诚意。”

无数不明真相的企业家,被他那“通天”的背景和与孙连城“亲密无间”的关系所迷惑,信以为真。

他们将苏洪波视为接近孙连城这位“活财神”的唯一天梯。

于是,名贵的古玩字画、巨额的“咨询费”、各种极尽奢华的款待,如潮水般淹没了苏洪波。

苏洪波,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攫取了惊人的财富。

整个北莞的官场和商界,都因为这出由市委二号人物和神秘“京城贵人”联袂主演的高调“二人转”,而暗流涌动,人心惶惶。/二+叭¨墈′书?枉* /首¢发^

这出戏,演得太真了。

真到,连孙连城最坚定的“信徒”,都开始感到了刺骨的不安。

市委大院,书记办公室。

烟灰缸里己经堆满了烟头,空气呛人。

叶重掐灭了又一根烟,眉心拧成一个死结,他望向对面的高建,声音沙哑。

“高建同志,这件事,你怎么看?”

高建的表情前所未有的凝重,他用力推了推眼镜,仿佛想看得更清楚一些。

“看不懂。”

他吐出三个字,声音里满是挫败。

“完全看不懂。”

“按理说,以连城同志的智慧,那个苏洪波身上的江湖骗子味,隔着一条街他都该闻出来了。”

“可是,”高建的语气里全是无法理解的困惑,“他最近的行为,完全不合常理!高调交往,形影不离,甚至让他坐自己的专车……这己经不是‘结交朋友’了,这简首就是在用大喇叭向全世界宣告:我,孙连城,和这个骗子,是一伙的!”

叶重点头,声音里透着一股无法抑制的忧虑。

“是啊!这几天,省里好几个老领导都给我打了电话,都在问我,孙连城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他的声音沉了下去。

“影响,己经超出北莞了。”

“我们……要不要找他谈一谈?哪怕是警告一下?”高建试探着问。

叶重沉默了许久,最终无力地摇了摇头。

“怎么谈?上次开会,我特意加了一段‘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的讲话,全程他都在底下看文件,眼皮都没抬一下。”

“还有你,上次你借着汇报工作的机会,提醒他注意社会影响,别和来路不明的人走得太近,他怎么回你的?”

高建的脸上浮现出一丝苦笑,他学着孙连城那副有气无力的腔调,惟妙惟肖地说道:

“他说,‘高市长你多虑了,苏先生是个很有思想的文化人,我们只是在探讨一些关于人生和宇宙的哲学问题’。”

“哲学问题?!”叶重猛地一拍桌子,压抑的怒火终于爆了出来,“我呸!我早就让人查了,那个苏洪波,原名苏二狗,初中都没毕业!他懂个屁的哲学!”

办公室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两位北莞市的最高领导,第一次,对他们曾经无比信服的“孙氏智慧”,产生了无法遏制的动摇。

他们是真的怕了。

他们怕孙连城这次不是在“下大棋”,而是真的在“玩火自焚”。

一个被巨大功劳冲昏了头脑,被权力欲望蒙蔽了双眼的孙连城,是他们最恐惧的噩梦。

而孙连城那些最忠实的“信徒”,以赵明轩为首的“孙学研究会”,此刻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与分裂。

一部分人,依旧是坚定的原教旨主义者。

“你们不懂!这叫‘大伪似真’!孙书记就是要用这种最拙劣、最不合常理的表演,来迷惑真正的敌人!”

“那个苏洪波,只是孙书记推到台前的一个烟幕弹!真正的风暴,还在后面!”

而另一部分人,信仰己经开始崩塌。

“可是……这次的代价,是不是太大了?这赌上的是他的政治生命啊!”

“万一……我是说万一,孙书记这次真的失算了呢?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一时间,整个北莞政坛,都笼罩在一种诡异的、山雨欲来的氛围之中。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地钉在孙连城和苏洪波这两个演员身上,等待着这出荒诞大戏的下一个转折。

而身处风暴中心的孙连城,对此毫不在意。

他每天依旧乐呵呵地陪着苏洪波“演戏”,将一个“利令智昏”、“执迷不悟”的投机者形象,扮演得深入骨髓。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那张无形的网,正在收紧。

上级领导的疑虑,同僚的担忧,下属的困惑……所有的一切,都在汇聚成一股即将失控的巨大力量。

这股力量,像一个被不断充气的气球,表皮己经绷到了极限,闪着危险的光。

孙连城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悠闲地为自己冲泡了一杯大红袍。

茶香氤氲。

他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嘴角勾起一抹无人察觉的微笑。

他知道。

“火候”,差不多了。

现在,只缺一个引爆点。

一个足够惊世骇俗的丑闻,来彻底引爆这个舆论的气球,让这出戏,在最绚烂的时刻,迎来它注定的结局。

一个,能让省纪委,甚至更高级别的部门,不得不雷霆介入的“大事件”。

他相信,那个贪婪成性的“最佳男配角”苏洪波,一定不会让他失望的。

这个引爆点,很快,就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