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他只嫌饭难吃,她却要替天行道!

林小月的脑海中,仿佛有无数道闪电划过。-求,书*帮? ?首.发¢

她一遍又一遍地,在心里咀嚼着孙书记刚才那几句玄奥的话,试图破解其中隐藏的天机。

“缺乏生命活力”……

这是什么意思?

这绝不是文青式的比喻!导师是逻辑的化身,是科学思维的巨擘,他的每一个字,都必然指向一个精准的现实!

缺乏活力,意味着食材的源头,出了大问题!

这些蔬菜,在采摘后存放了太久,早己腐败,不新鲜了!

“低级的、无序的分子聚合体”……

这句话更让她不寒而栗。

什么东西是无序的?是混乱的?是入侵正常秩序的毒素?

农药!化肥!重金属!

天啊!

导师是在用他那超越凡人的感知力,告诉自己,这些看似洁净的饭菜里,含有对人体致命的化学物质!

“加速我这副皮囊的‘热寂’进程”……

热寂,是宇宙的终极死亡,是万物归于沉寂的终点。

导师在说,长期吃这种饭,等于慢性自杀!

林小月将这三句“神谕”在脑中拼接,一个无比可怕的“真相”,在她面前缓缓拉开帷幕。

北莞市中心医院,这座城市的医学殿堂,它引以为傲的后勤供应系统,存在着一个巨大的、足以吞噬所有病人生命的“熵增”黑洞!

有人,在用劣质、不安全、甚至有毒的食材,供应给全院的病人!

而自己的导师,孙连城书记,仅仅通过一顿饭,就洞穿了这个隐藏在白色巨塔深处的、庞大的罪恶!

但他身处“病榻”,被无数双眼睛“研究”着,不便明说。!白~马·书¨院? ¨芜,错*内′容+

所以,他才用这种隐晦的、充满智慧的方式,来点醒自己!

点醒自己这个离他最近,也最虔诚的“有缘人”!

想通这一层,林小月感觉自己的脊椎骨都在发凉,冷汗几乎要从毛孔里渗出来。

她看着眼前这位“身在囚笼,心忧天下”的导师,一股从未有过的使命感和火山般的正义感,在她胸中轰然引爆。

她,林小月,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护士,被导师选中了!

她必须行动!

她要亲自去调查,去揭开这个黑幕,不仅为了捍卫导师的健康,更为了捍卫全院数千名病人的生命!

林小月是个骨子里带着执拗的姑娘,甚至有点“一根筋”。

她一旦认准了某件事,就会像一颗出膛的子弹,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她不动声色地收走了餐盘,脸上依旧是那副甜美无害的微笑。

“孙书记,您不想吃的话,我给您换一份小米粥吧。”

她将餐盘推回保温车。

但这一次,她没有将剩菜剩饭倒掉。

趁着走廊无人,她闪身进入杂物间,用一个无菌标本盒,飞快地将餐盘里的水煮西兰花、鸡胸肉和糙米饭,分别封装起来。/珊¢叶/屋- ~免\沸_跃/毒/

这是“神谕”指引下的“物证”。

下班后,林小月没有回家。

她换下护士服,背上自己的小挎包,郑重地将那个装着“物证”的保温盒,放入包中。

她坐上公交车,横穿了大半个北莞市,来到高新区一家具有国家级认证资质的第三方食品检测中心。

这是她从医学院同学那儿打听到的地方。

站在检测中心气派的大楼前,她心里有些打鼓。

做一次全面的食品安全检测,费用不菲,几乎要花光她一个月的工资。

但她一想到孙书记那“忧郁”的眼神,一想到全院病人可能正在被“慢性投毒”,她攥紧了拳头,咬着牙走了进去。

她自费申请了最全面的检测套餐,项目涵盖食材新鲜度、营养成分、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所有关键指标。

工作人员看着这个一脸稚气的小姑娘,拿着一份医院病号餐来做如此昂贵的检测,眼神里充满了不解。

林小月只是平静地说,这是她的“学术研究”,便不再解释。

接下来的几天,林小月活在一种分裂的煎熬里。

在孙书记面前,她依旧是那个天真崇拜的小护士,不敢流露出一丝一毫的异样。

而内心深处,她却像一个等待判决的囚徒,时时刻刻盯着手机,等待检测中心的结果。

第西天下午,电话终于响了。

报告,出来了。

林小月怀着朝圣般的心情,再次来到检测中心。

当她拿到那份厚厚的、盖着红色公章的检测报告时,她的手在微微发抖。

她一页一页地翻看。

越看,她的脸色越是苍白。

越看,她那双黑葡萄似的大眼睛里,燃起了两簇愤怒的火焰。

报告的结果,比她最坏的猜想,还要触目惊心!

报告显示,送检的西兰花,维生素C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值。

导师的“缺乏生命活力”得到了印证!

而真正让她血液凝固的,是“农药残留”那一项。

一种名为“毒死蜱”的有机磷农药,其残留量,竟然超过了国家安全标准的三倍!

三倍!

她的脑子嗡的一声。

这己经不是“不新鲜”了。

这是赤裸裸的,系统性的,对生命的漠视与投毒!

林小月拿着报告,气得浑身都在颤抖。

她不敢相信,在北莞市最好的医院,在收费最昂贵的特需病房,竟然发生着如此肮脏的事情!

连孙书记吃的都是这种东西,那普通病房那些无权无势的病人,吃的又是什么?!

愤怒的烈焰过后,是冰冷的冷静。

林小月知道,这件事,水深不见底。

如果她拿着报告,通过医院的正常渠道层层上报,那么这份报告,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会被某个环节的领导,悄无声息地压下来。

到时候,问题解决不了,她这个“吹哨人”,反而会第一个被牺牲。

不行。

必须用一种更首接、更猛烈、让所有人都无法捂盖子的方式,来引爆这颗炸弹!

林小月坐在检测中心楼下的长椅上,思考了整整一个小时。

最终,她站起身,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她走进一家打印店,将这份检测报告,匿名复印了整整十份。

然后,她买了十个信封,十张邮票。

她将这些信,像一枚枚射向黑暗的子弹,分别寄往了十个不同的地方。

北莞市收视率最高的民生新闻栏目——《今日关注》。

东粤省电视台的王牌调查栏目——《真相一线》。

市纪委的举报信箱。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局长信箱。

甚至,还有几份,她首接寄给了市长高建和市委书记叶重的办公室。

做完这一切,林小月将报告原件小心翼翼地收好。

她抬起头,看着傍晚的夕阳,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一场由一顿病号餐引发的“食安风暴”,即将在整个北莞市,猛烈地刮起。

而她,这个小小的护士,将是这场风暴的引信。

这一切,都是为了,不辜负导师的“点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