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三三制战术

丹阳城,县政府后院302团作战室内烟雾缭绕,各营连主官围坐在长条桌旁。\s.h′u?q·u?n′d_n¢s..^c,o·m-墙上挂的作战地图上标注着清晰的敌我态势。

萧远志双手撑在桌面上,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在座的军官们。他身后的勤务兵周小树正将最新统计的装备清单分发给各营连主官。

"全体注意!"萧远志的声音让作战室瞬间安静,"现在我宣布302团最终整编方案——"

整编内容如下:

萧远志任302团团长

顾维汉任团参谋长

王大山任一营营长,全营配毛瑟步枪450支,mp40冲锋枪550支,火箭筒60具,dp28轻机枪90挺,90毫米迫击炮12门,全营编制1200人。

赵二虎任二营营长,全营配毛瑟步枪450支,mp40冲锋枪550支,火箭筒60具,dp28轻机枪90挺,90毫米迫击炮12门,全营编制1200人。

王德发任三营营长,全营配毛瑟步枪450支,mp40冲锋枪550支,火箭筒60具,dp28轻机枪90挺,90毫米迫击炮12门,全营编制1200人。-白~马?书·院~ .嶵_辛?蟑¢劫~哽\新^筷`

孙大壮任西营营长,全营配毛瑟步枪450支,mp40冲锋枪550支,火箭筒60具,dp28轻机枪90挺,90毫米迫击炮12门,全营编制1200人。

顾维汉兼任团部警卫营营长,全营配毛瑟98k狙击步枪50支,mp40冲锋枪150支,火箭筒12具,dp28轻机枪22挺,全营编制550人。

张大虎任火力支援营营长,全营配mg42机枪40挺,mp40冲锋枪550支,火箭筒30具,dp28轻机枪50挺,38毫米速射炮24门,全营编制1200人

王二喜任防空营营长:下辖40毫米博福斯高炮36门,mg42防空机枪40挺,全营编制750人

陈铁生任装甲营营长:下辖坦克24辆,资重卡车12辆,维修连,后勤保障连,满编950人。

原资重连副连长刑涛任辎重营营长:下辖9个运输连,拥有驮马、卡车共160辆,满编1500人。

余成柱任炮兵营营长:下辖搏福斯90毫迫击炮36门、120毫米迫击炮24门、另辖一个警卫连120人、配mp40冲锋枪80支、mg42机枪、20艇满编1500人。′墈¨书!君· .最_芯^蟑/劫\埂!新′筷^

孙明仁任医护营营长:下辖医护队、担架队,警卫连、总编制人数544人

全团总编制人数为12694人,众人听到这个数字就算心中早己有了准备,还是有点吃惊,这比中央军的一个整编师人数还多,更不要提武器装备的差距了!就是陈铁生的坦克营就能凭借其强大的突防能力击溃鬼子一个大队不在话下。

兄弟们!"今天开始,我要教授大家一种名叫《三三制》的步兵进攻战术!

下面我将详细的为大家解释这种战术的构成和具体的使用方法。

该战术以班为单位划分三个战斗小组,每组三人,分别承担进攻、掩护、支援任务。班长、副班长和组长各带一个小组行动,小组间保持6-8米间距,班与班之间相隔20-40米。 ??

战斗小组进攻时呈三角阵型突进,两个人在前负责攻击,组长在后用冲锋枪负责掩护和支援。每个战斗班组展开后为形成散兵线队形,通过口语、手语、军号等进行配合作战。

每个小组间要保持火力覆盖,避免被敌方火力点压制。班组长要根据战场态势调整队形,而士兵也要根据相应的指令快速变换队形以适应不同地形的战况。 ??

班组间通过协调配合对敌人进行火力压制、迂回侧击、待机突进从而形成一道立体火力网。

三三制战术通过分散兵力减少伤亡,增强进攻部队的灵活性,一个由27人组成的战斗群就可以可覆盖800米宽的横向战线

萧远志讲解完三三制战术后,整个作战室内鸦雀无声。在座的营连长们,包括黄埔军校科班出身的参谋长顾维汉,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这样精妙的步兵进攻战术体系,他们的萧团长究竟是从何处学来的?

顾维汉的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中的钢笔。作为黄埔十二期的同期学员,他和萧远志接受的是完全相同的战术教育。可眼前这套战术体系,既不同于德式操典,也异于日式战法,更不是他们在军校学过的任何一种战术。难道当年在黄埔时,真有教官私下给“伯民”开过小灶?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自己否定了——这根本不可能。

王德发那只独眼中闪烁着困惑的光芒。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兵下意识地摸了摸右脸处的伤疤,那是松沪会战时留下的。当时要是会这套战术,弟兄们或许就不会...

赵二虎的喉结上下滚动着,却发不出声音。他想起了幕府山战斗牺牲的兄弟们,要是当时懂得这种战术...

作战室内弥漫着一种奇特的氛围,震惊、困惑、期待,种种情绪在军官们之间无声地流动着。煤油灯的火苗微微跳动,在墙上的作战地图上投下摇曳的影子。

萧远志环视众人,将他们的反应尽收眼底。他轻轻叩击桌面,打破了沉默:"我知道你们心中有很多疑问。但现在,你们最需要做的是尽快掌握这套战术。"

"给你们五天时间。"萧远志的声音沉稳有力,"五天后,我要看到每个营连都能熟练的演示这套战术。记住,这不是为了应付考核,而是为了让更多弟兄能活着看到胜利的那天。"

他们不约而同地挺首了腰板。虽然心中仍有万千疑问,但军人的天职让他们选择了服从。更何况,这套战术的价值,这些身经百战的营连长们一眼就能看出来。

"现在解散。"萧远志最后说道,"有什么不明白的,随时来找我。

各营连长陆续离开作战室,但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回头望了一眼,他们这位团长略显消瘦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