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再电汤恩伯
李宗仁站在作战地图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滕县的位置。窗外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将玻璃窗蒙上一层水雾。作战室里弥漫着浓重的烟草味道,十几个参谋人员来回穿梭,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德公,王铭章来电,122师弹药告罄,请求补给。"参谋长徐祖贻快步走来,声音有些急卒。
李宗仁没有立即回答。他转身望向窗外,雨水顺着屋檐滴落,在地面积起一个个小水洼。远处隐约传来火车的汽笛声,那是运送伤员的列车正驶离徐州城。
"汤恩伯那边有回音了吗?"李宗仁突然问道,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火。
徐祖贻摇摇头:"第二十军团仍在枣庄按兵不动,回电说部队需要休整。"
"休整?"李宗仁猛地转身,眼镜后的双眼射出寒光,"王铭章在滕县用血肉之躯抵挡日军坦克大炮,他汤克勤五万精锐却在后方'休整'?"
作战室顿时安静下来,参谋们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徐祖贻轻咳一声:"德公,是否再给武汉发报,请委座..."
"不必了!"李宗仁一挥手打断他,"再电汤恩伯!"
他大步走到桌前,抓起钢笔,在电报纸上龙飞凤舞地写下:
"汤军团长勋鉴:滕县危在旦夕,台儿庄防线尚未完成。着贵部即刻北上,务必于明日午前抵达藤县。此令关系徐州会战全局,望以国事为重,切勿延误。李宗仁。"
写完后,他将电报重重拍在桌上,墨水瓶都被震得跳了起来。′卡.卡*晓?税^惘? -最′新*漳+劫,庚*芯?筷?
"加'特急',用明码发。"李宗仁咬着牙补充道。
徐祖贻一惊:"德公,用明码?那日军..."
"就是要让日本人知道!"李宗仁冷笑,"我倒要看看,他汤恩伯还敢不敢抗命!"
作战室里鸦雀无声,只有电报机"滴滴答答"的声响格外刺耳。李宗仁走到窗前,望着雨幕中朦胧的灯火,突然问道:
"祖贻,你还记得北伐时,我们在龙潭血战的情形吗?"
徐祖贻愣了一下:"记得,当时德公您亲率第七军..."
"那时候,谁会想到有朝一日,我们要用这种方式'请'中央军的部队上前线?"李宗仁的声音突然变得疲惫,"去准备吧,如果汤恩伯再不动...我亲自去枣庄。"
雨越下越大,作战室的灯光在雨夜中显得格外昏暗。电报员摘下耳机,高声报告:"长官,电报己发出!"
李宗仁点点头,目光重新变得锐利:"通知孙连仲,做好最坏准备。台儿庄,我们必须守住。"
远处,雷声隆隆,仿佛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枣庄,第二十军团司令部。
汤恩伯披着将官大衣,斜靠在太师椅上,手里把玩着两枚玛瑙石。窗外雨声渐歇,屋檐滴水声有节奏地敲打着石阶。参谋长快步走进来,手里捏着刚收到的电报。
"司令,李长官又来急电。^2\8!墈+书?枉¨ .已`发?布^最/辛!蟑!結^"参谋长声音压得很低,像是怕惊扰了什么。
汤恩伯眼皮都没抬一下:"念。"
"汤军团长勋鉴:滕县危在旦夕......务必于明日午前抵达临城......李宗仁。"
电报念完,房间里静得可怕。汤恩伯突然轻笑一声,将玛瑙石"啪"的按在桌上:"用明码发报?李德邻这是要逼我啊。"
参谋长犹豫道:"司令,这次电令措辞严厉,若是再不动..."
"动?怎么动?"汤恩伯猛地站起身,大步走到作战地图前,"你看看,矶谷师团主力己经压向滕县,濑谷支队随时可能南下。我二十军团是委座的心血,怎能拿去填这个无底洞?
他手指重重戳在滕县位置,使得地图哗啦作响:"王铭章自己找死,怨不得别人。"
参谋长欲言又止。这时,副官匆匆进来:"报告!武汉急电!"
汤恩伯脸色微变,接过电报快速浏览。看完后,他嘴角浮现一丝冷笑:"好啊,李德邻果然告到委座那里去了。"
他将电报随手扔在桌上,上面赫然写着:"着第二十军团即刻北上增援......蒋中正。"
"司令,这回..."参谋长的声音有些发颤。
汤恩伯踱到窗前,望着院中积水里晃动的月影,突然问道:"你说,李宗仁凭什么指挥我?就凭他那个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头衔?"他转身时,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回电:我部遭敌机重创,伤员众多,需三日整顿。待完成整补,即刻北上。"
"这..."参谋长大惊,"司令,这可是违抗军令啊!"
"军令?"汤恩伯冷笑,"你记住,在这乱世,兵权才是最大的道理。"他拍了拍参谋长的肩膀,"去发报吧,措辞客气些。就说...将士疲惫,恐难当大任,请李长官体恤。"
副官刚要走,又被叫住:"等等,给委座单独发份密电,就说我部正在秘密调动,准备侧击日军后方,请委座放心。"
参谋长目瞪口呆地看着汤恩伯。这位司令官己经重新坐回太师椅,悠闲地品起了茶,仿佛刚才的抗命之举不过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窗外,一片乌云遮住了月亮。汤恩伯吹开茶沫,轻声自语:"李德邻,咱们走着瞧。"
"德公......"徐祖贻捏着电报纸的手指微微发抖,"汤恩伯回电了。"
李宗仁没有转身,只是肩膀微不可察地僵了一下:"念。"
徐祖贻清了清嗓子:"李长官钧鉴:职部遭敌机重创,伤员众多......需三日整顿......待完成整补,即刻北上......汤恩伯。"
电报念完,作战室里死一般的寂静。一个年轻参谋不小心碰倒了茶杯,清脆的碎裂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李宗仁缓缓首起身子,摘下眼镜,用军装袖口慢慢擦拭着镜片。这个动作他做得很仔细,仿佛此刻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是擦干净这副眼镜。
"三日......"他轻声重复,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王铭章还能撑三日吗?"
没有人敢回答。徐祖贻看见李宗仁握着眼镜的手指关节己经发白。
突然,"啪"的一声脆响,镜片在李宗仁掌中碎裂。鲜血顺着指缝滴落在作战地图上,正好落在滕县的位置。
"德公!"徐祖贻惊呼。
李宗仁恍若未觉,任由鲜血滴落。他慢慢抬起眼帘,目光扫过作战室里每一个参谋的脸:"你们都听见了?这就中央军精锐!"
他的声音很轻,却像刀子一样锋利:"滕县将士在用刺刀对抗坦克,他汤恩伯五万大军却在后方'整顿'!"
徐祖贻急忙递上手帕:"德公,是否再给武汉......"
"不必了。"李宗仁将染血的眼镜扔在桌上,"给孙连仲发电:台儿庄防线必须提前完成。给张荩忱发电:寻问临沂是否可以抽调两个团北上支援藤县。"
他走到窗前,望着漆黑的夜色,突然一拳砸在窗框上:"汤恩伯这是要置我五战区数十万将士于死地啊!"
雨水混合着血水,在窗棂上蜿蜒流淌。李宗仁的声音忽然变得异常平静:"祖贻,记录。"
"一、立即将汤恩伯抗命之事通报全战区各部队。二、命令战区首属特务团即刻开赴临城,接管防务。三、准备专车,我要亲自去枣庄。"
徐祖贻倒吸一口冷气:"德公,这太危险了!万一汤恩伯......"
"他敢!"李宗仁厉声喝道,随即压低声音,"去办吧。另外......"他顿了顿,"给王铭章再发一道命令:122师......没有命令不许撤退一步。
这句话说得很轻,但在场所有人都明白其中的分量——这意味着122师可能有全军覆没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