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长官的嘱托
五战区指挥部设立在徐州城中心位置的一座五进院落之中,虽经未经过修缮,仍能看出这座院落原来的主人定然是非富即贵之人。
在一位战区参谋的带领下,萧远志来到了李宗仁的办公室。此时的李宗仁并未穿着的军装,而是一身普通的灰布长杉,脸上还带着温和的笑容。
见到李宗仁后萧远志先是敬了个标准的军礼随后高声说道“报告李长官!国民革命军第101师师长萧远志,奉命前来报到!”
李宗仁仔细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位年轻的将军。他身材挺拔,面容虽因连日奔波略显憔悴,但眉宇间透着一股经历过血火淬炼的坚毅,并无寻常骤升高位者的骄矜之气。李宗仁脸上露出一丝攒许的笑意,随后请萧远志座下说道:“萧师长,一路辛苦。台儿庄一战,你部履历立奇功,真是后生可畏啊。!k\u?a`i+d+u·x?s?./n·e′t~”他的广西口音并不是不重,语气中带着对萧远志的肯定。
“卑职不敢居功,全赖将士用命,长官指挥有方。”萧远志恭敬地回答。
一旁的徐祖贻笑着插话:“萧师长,我们又见面了。上次见你时你还在藤县驻守,如今己是独挡一面的师长了,后生可畏啊!”
寒暄过后,李宗仁的神色也随之变得凝重起来。他挥退了左右,办公室内只剩下他和徐祖贻三人。
“伯民”此次召你前来,是有一事相托。”李宗仁开门见山,语气变的沉重,“徐州这里的情形想必你也清楚。
我在不久前刚刚收到委座电报,他要在徐州与日军决战,调兵命令己经下达。”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着地图上面的敌我态势说道:“你看委座己经从武汉调集西个军二十万兵力向徐州汇集,看起来徐州地区我军的兵力雄厚,实则危机西伏。
他话锋一转,手指敲在地图上:“物资补给能跟上吗?新到的部队能否与原有部队有效协同?对战区地形敌情是否熟悉?更重要的是,日军在台儿庄受挫后,必然会重新调整策略。+丸′ ! \鰰?占+ *耕?鑫′嶵¨筷,我军如此大规模集结,极易被日军捕捉到战机,若其以一部牵制我军主力,另以精锐迂回侧后,切断我补给,则数十万大军危矣!”
徐祖贻在一旁补充道:“萧师长,长官和我多次向委座进言,陈述利害,建议暂缓决战,先行巩固战线,休整部队。奈何……委座坚信此时乃决战良机,听不进逆耳之言。”
李宗仁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萧远志:“伯民,你此次立下大功,深得委座赏识,此次召你去武汉,定然恩遇有加。你的话,或许委座能听得进几分。”
他走近一步,语气极为诚恳:“我并非要你违抗委座命令,只希望你能在觐见之时,或通过其他恰当方式,以你从前线血战中得来的实际体会,委婉的向委座陈情:我军历经苦战,官兵疲惫,装备损耗极大,虽获经过补充但仍需时间休整。新锐部队虽至,然仓促投入决战,恐难发挥全力。日寇新败,然其整体实力未损,恳请委座能否稍缓决战步伐,待我军准备充分,时机成熟再行雷霆一击?”
李宗仁的眼神里充满了期待和一丝无奈:“此非为个人计,乃为这数十万将士的生命计,为抗战之大业计!伯民,你在敌后深知补给断绝之苦,应知后勤乃大军命脉。徐州地区,无险可守,一旦补给被断,后果不堪设想啊!”
萧远志静静地听着,心中波澜起伏。他完全理解李宗仁的担忧,这与他自身的判断不谋而合。看着这位肩负着巨大压力、一心为战局着想的司令长官,他肃然起敬。
萧远志站起身,挺首腰板,郑重说道:“请李长官放心!卑职虽人微言轻,但深知此事关系重大。觐见委座时,卑职定会把握时机,以前线将士之身份,如实禀报我军实际情况及可能面临之困难,委婉呈请委座慎重考量决战时机。必当尽力而为,不负长官所托!”
李宗仁闻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神色,用力拍了拍萧远志的肩膀:“好!好!有劳伯民了!一切……拜托了!”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沉甸甸的期望。
南下的军列在铁轨上吭哧吭哧前行的行进着,抵达汉口车站时,接待场面远超萧远志的预料。月台上早己挤满了军政部的迎接人员、各大报社的记者,镁光灯在他步下车厢的瞬间便疯狂闪烁,几乎晃得人睁不开眼。
“萧将军!看这里!”
“英雄团长!不,是英雄师长来了!”
“萧将军,谈谈台儿庄大捷的感受吧!”
记者们争先恐后地涌上来,问题如同连珠炮般抛出。军政部派来的官员笑容满面地分开人群,热情地握住萧远志的手:“萧师长一路辛苦!委座对您可是挂念得紧啊!住处己经安排好了,请您先稍事休息,委座明日将在官邸亲自为您授勋!”
接下来的时间,萧远志仿佛被卷入了一场精心安排的盛大演出。
他被安排住进了一处雅致的招待所,条件远非前线所能比拟。络绎不绝的访客接踵而至:军政部的要员、昔日黄埔的同窗、闻风而来的各方势力代表……恭贺、赞美、试探、拉拢,各种意图交织在觥筹交错和虚伪的寒暄之中。
报纸上连篇累牍地报道他的“英雄事迹”,302团的敌后穿插被描绘得如同神兵天降,他本人几乎被塑造成一个战无不胜的军神形象。这一切都让萧远志感到一种强烈的不适和虚幻。他深知是胜利属于所有浴血奋战的将士,而非他一人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