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景湛被释放

“考生被刺杀一案,朕已经交给了六皇子调查,若是调查清楚与景湛没有关系的话,朕自然会把他放出来。你们不要把朕当成老糊涂了,是非分明朕还是知道的。”

皇上心里面也是打鼓,把景湛关进大牢是对是错,他也不知道。

此时面对大臣的求情,皇上只能将矛头转向了六皇子。

“老六,你这事查的怎么样了?有没有线索?你再查不清楚,朕都要怀疑你的办事能力了。”

六皇子被皇上的话问的有些无语,现在什么线索都没有,真是不知道皇上是怎么想的,这些大臣给他施压,他却来给自己施压了,简直倒霉透了!

“父皇,这事已经快要调查清楚了,还希望父皇不要心急才是。”六皇子说道。

即使事情没什么进展,但是在皇上面前也不能直接说。总得画个大饼,给皇上希望,给自己留一些底气,要不然皇上就真的不会看得起自己了,甚至还会怀疑自己的办事能力。

皇上听到六皇子这样说,也还算满意,接着六皇子的话就往下说,“你们都听见了,这事马上就能查清楚,景湛是关是放不急于这一时。”

大臣们自然也听明白了六皇子的意思,就是事情还没有查清楚,所以景湛不能被放出来。

接着皇上又是叮嘱六皇子,也算是宽慰那些大臣们的心。

“老六,朕既然让你处理这事,你就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认真的查清楚,还有尽量的压缩时间,早点查清楚也可早日给考生们一个交代。”

“儿臣知道了。”六皇子点头答应道。

只是现在六皇子觉得这件事情无论是怎么调查,景湛都不会受到什么过重的责罚,毕竟这事情本就不是他做的,所以六皇子现在也只是往后拖一些日子。

惦记着和九皇子的约定,六皇子自然不会出卖他的。

索性皇上现在相信了他说的话,也算是给了他时间想想以后的对策。

皇上就用六皇子的话成功的将那些为景湛求情的大臣搪塞过去了,早朝也就结束了。

那些大臣没有再不依不饶的,皇上也就省心了。

下朝之后,六皇子没有离开,而是去了御书房找皇上。

刚刚六皇子想了很多,既然不能借着这件事情把景湛打倒,那不如就放他出来,也算是让他记住自己的对他的救命之恩,看他以后还敢和自己作对。

御书房内。

皇上很是不解的看着六皇子,询问道,“老六,你找朕有什么事情?可是和考生被伤一案有关?”

六皇子还真是有些佩服皇上,这猜的还真准。

“父皇,儿臣确实是因为这件事情来找您的。”六皇子坦然的说道。

“今日在朝堂之上,儿臣说案件快调查清楚了,其实是说,儿臣快查清楚这件事情和景湛没有什么关系了,景湛是无辜的。”皇上听到六皇子的话之后很是震惊,以为自己是听错了,心想老六应该说的是与景湛有关系才对。

“你说什么?这事到底与景湛有没有关系啊?”

六皇子又再次的重复道,“回父皇,根据儿臣近些日子的调查来看,初步可以确定景湛并没有派人刺杀考生的动机和行为,所以儿臣觉得可以将景湛从大牢里面放出来。”

皇上这次听清楚了,也听明白了,但还是好奇六皇子是怎么查出这些来的。

“老六,你怎么就知道景湛是无辜的,你倒是和朕说说你这些日子是怎么查案的。”

“父皇,我也就是问了一些贡院里面的人,他们平时和景湛的接触是最多的,自然会更加了解景湛。听他们说自从景湛主管了科举一事,那是尽心尽力,任何事情都是亲力亲为。”

“甚至是考房的建造,景湛都会亲自督办,害怕那些人有什么纰漏。”

六皇子说的话真假参半,虽然他是调查过贡院的人,但当时也是为了坐实景湛的罪名,没有想过要救他出来。可现在还真是起到了救景湛出来的作用。

六皇子说的这些,皇上根本不用再去调查真假了,因为皇上早就有所耳闻,景湛为了举办这次的科举确实做了很多,考房的纵火案就是景湛一手督办的,这假不了。

显然,皇上都信了。

“看来你确实是调查了不少,不过这些事情朕都知道,你还有没有调查到其他的?”

“当然有,父皇,在科举那天景湛是第一时间带人去救那些考生的,足以见得他的担心。而且,您将科举交给他来办,如果考生出了事情,他也是难辞其咎,所以他就算是再傻也不敢派人伤害考生的。”

“更何况,景大人可一直都是聪慧过人,他不会挖坑让自己跳的。”

六皇子现在是使尽浑身解数为景湛开脱,这要是放到平时还真是很难想象这样的场景。

皇上明显被六皇子的话给说动了,这次的事情自己处理的确实是有些心急,那日听了九皇子的话之后就很生气,就想着把景湛关起来。

甚至觉得景湛已经背叛了自己,所以皇上当时的做法只是受了那时的心境的影响。

现在被六皇子捋顺了之后,皇上觉得景湛确实是没有理由去上好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考生。

“你说的有些道理,朕可以考虑将他放出来。只是景湛出来之后就不要继续主管科举一事了,自从朕把事情交给他之后,这都已经出了多少事情了。”

六皇子知道皇上的顾虑,并没有再多说什么,毕竟景湛能被放出来,自己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父皇考虑的周全,科举一事是不宜再让景湛主管了。”

皇上点了点头,思考着由谁来继续督办科举。

六皇子之后没有在御书房多呆,就去大牢下令了。

景湛终于得以释放了,只是在得知自己不能再主管科举之事了,心情瞬间失落了。

这无疑是告诉他,他已经没有主管科举的能力了,而且皇上恐怕也很难再信任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