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AI,我教崇祯做昏君黑咖啡少糖
第116章 连升四级要进京
陈子履带来的卷轴,宽达六尺,展开之后,更足足有一丈长。<3+鸿/?*特o>小÷.[说¤网# ;免¨?¢费|>阅°a读,?中军亲兵找来六张桌子,垫成一般高,拼成一张大长桌,才堪堪铺得下。众人一看,只见卷轴之内,画着密密麻麻的山峦。山猪窝、禾仓顶、佛子坳、九层岭……东至武靖州、南至碧滩堡、西至武宣县、北至象州,方圆百里的几十个山头,尽数囊括其上。瑶寨、峒洞、溪流、樵道、悬崖、泉眼,一一标注分明,详细得不像话。难能可贵的是,不知用了什么技法,山峦就像真在眼前的一样,一眼就能看出起伏高低,距离远近。与之比起来,之前军中所用的地图,简陋得就像一则笑话。坐营都司陈天策,两个随军幕僚,在场的几个亲兵,全都看得目瞪口呆。徐一鸣亦张大了嘴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良久,才发出一声叹息:“有了此图,侯贼必无所遁形,旬月可擒也。难为陈知县,竟能画出如此神图。”“不算什么,下官比较细心罢了……”侯二苟躲在山里,两千官兵找来找去,迟迟不能将之擒获。陈子履在碧滩堡呆着,不免有点烦躁。·x\4/0\0?t!x·t*.?c`o,m′于是,干脆调出附近的三围地图,加上一些素描技法,重新描了出来。这里的山形地势,和后世几乎是一样的,不费多少功夫。再找十几个瑶民老乡互相印证,标注出村落,画出道路,就差不多了。陈子履按ai的提示,把整个地图讲解了一遍,指出了几个可疑的村寨,几个关键的要隘。“侯二苟的藏身之所,或许就在这里……”徐一鸣是沙场老将,排兵布阵不在话下,难在山高林密,找不着人罢了。有了这幅详细的地图,再加上陈子履的分析,顿时豁然开朗。很快便想出一个方略,命麾下将官去召集士兵,准备干粮,过两天就上山抓捕。又向陈子履叹道:“陈知县之才华谋略,可抵万兵。本镇实在佩服,佩服!”“徐总兵过奖了……”陈子履有点不好意思,正想谦虚几句,却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传令兵匆匆跑来禀报,钦差坐船而来,笑吟吟的,看样子是喜事。中军众人连忙整理衣冠,带上仪仗队,前往码头迎接。钦差一登岸,就在码头焚香设坛,打开圣旨宣读。,8!6′k?a·n^s?h?u·.¨n-e*t+徐一鸣等军中将领,白沙堡一役居功至伟,各有晋升封赏;陈子履练勇得力、赞画有功,特擢升为兵部武库清吏司员外郎,秩从五品,即日返京赴任。甘宗耀、甘勇等几人作战勇猛,全都授予武职,暂且在徐一鸣帐下听令。圣旨一出,在场所有人欢兴雀跃,喜形于色。在旁跪着围观的孙二弟,更欢喜得差点跳起来。要知道,在大明朝做官,最重要打通上下,积攒人脉。有贵人提携,自然一帆风顺,无往不利;没有人举荐,一辈子都得在地方磋磨。而最容易打通上下,积攒人脉的地方,莫过于京城。 官场上,素有“京官大三级”的说法。陈子履只是区区举人,没有会试座师提携,没有同科进士扶持,告老还乡之前,不知能不能升到四品知府。如今晋升从五品实职部吏,马上就可以回京,与外放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表面上只升了一级,实则相当于连升四级,赚大了。陈子履叩首领旨,心中却满是苦涩。京官虽好,却终日忙于部务,没什么意思。员外郎是武库司的副职,小小的部司,头顶还有一个主官压着。束手束脚的,哪有当百里侯舒坦。与返京相比,他情愿继续留在贵县,细心经营一方天地。况且,眼看就要抓住侯二苟,银场也越来越兴旺。到时几桩功劳一起算,说不定直接晋升五品知州,甚至更高。早知这个结果,还不如贿赂吴公公和庄日宣,“漂没”一些功劳呢。失策,真是失策!钦差忙了半天,把几份圣旨一一读完,与众人寒暄完毕,收齐了红包,便将陈子履拉到一边。再次恭喜了一番,又笑吟吟道:“陈外郎,陛下对您的才华,可是赞不绝口。本想着,不止拔擢一级。可吏部那边说,功劳再大,还能大过海瑞不成。外放一年便连升五六级,不合体统。这次,只能让您先屈就了。”陈子履陪着笑脸道:“皇恩浩荡,下官感激涕零。升一级已经很好了,不敢自居海青天。”心里却不禁暗骂:“说来说去,不就是嫌弃我不是进士吗。真是狗眼看人低。”又向孙二弟使了使眼色,再递了一张百两银票。钦差哈哈大笑,嘱咐赶紧回贵县交接,最好两个月之内抵达京师。因为崇祯念叨了好几次,陈子履一到,便传召御前奏对。时间拖得太久,兴头过了,就不好说了。陈子履千恩万谢,宴席答谢之后,不等徐一鸣上山抓捕侯二苟,便匆匆赶回贵县,准备启程事宜。到了衙门,看到堆积如山的公务,又暗暗叫苦。别看贵县地方安定,好像很兴旺的样子,实则是因为减免大量税赋,百姓才得以休养生息。衙门的花销,上缴的押解,全靠他来回腾挪,用尽手段搞钱苦撑。换一个知县来,不知道乱成什么样呢。可惜圣旨大如山,不进京赴任是不行的,只好找来典史甘宗耀,硬着头皮交接。第一件,嘱咐他召回谢永福,不要铸私钱了。要知道,铸私钱是砍头的大罪。尽管明面上,这是谢永福自己的事,和所有人都没有关系。但陈子履觉得,自己不在这里坐镇,迟早会漏马脚。每月损失二百两卖铅钱,也顾不得了。第二件,遣散冗员,节省开支,不令衙门无以为继。甘宗耀听说陈子履升了官,不禁黯然神伤。多好的上官呀,赏罚分明,提携下属不留余力,不可能有更好的县尊了。可想到京官前程远大,又替陈子履欢喜,答应勉力而为,撑到下任知县到来。陈子履嘱咐到半夜,才把公务交接了个大概。回到后院,只见林舒迎面扑来,抱着他喜极而泣:“老爷终于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