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拉着温党一起干

陈子履听说第一轮劝捐,只筹到了二千两,早觉事有蹊跷。?y¢a¨n~h.u,a¨l^u?o..`c\o-m+不要说堂堂六品知州,就是七品知县的面子,也不止这点钱。父母官开口,所办还是平叛正事,每人才出几十两、一百两?打发叫花子呢?就算谢家抠门,不至于家家都抠门吧。陈子履静心一想,才恍然大悟。德州的缙绅、大户、豪商不是不想出钱,而是不敢出钱。从中作梗的人,无疑就是谢家。理由有点曲折,不过凭借ai人脉图谱,却能推断出来:举荐孙元化巡抚登莱的人,正是周延儒。如今孔有德叛乱,倒霉的人自然也是周延儒。山东闹得越惨烈,御史的火力就越猛。最近几个月,已有陕西道御史余应桂、户科给事中冯元飚、山西道侍御史卫景瑗、四川道侍御史路振飞等等……超过十人上疏弹劾,列举周延儒贪赃枉法、专横跋扈之事。更有人直指孙元化花钱买官,当上登莱巡抚之后,送了很多参貂白银到周延儒府上。每一桩贿赂都说得有名有姓有数目,有鼻子有眼。陈子履怀疑那些御史雇了线人,天天蹲在首辅门口盯着。?5/2.m+i¨a*n?h?u^a+t^a+n_g·.\c¨o-m/正所谓,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再受宠信的权臣,也敌不过这般凶猛的火力。尽管崇祯驳斥了那些言官,然而谁都能看出来,皇帝的信任日益瓦解,怀疑与日俱增。对于温党来说,这个状态是最好的,自己无须冒险出手,就能坐看政敌倒台。好巧不巧,皇帝忽然提拔一个疑似东林党的人挂帅平叛,结合东林党与周党的友善关系,温党的最佳策略就呼之欲出了——暗中扯后腿。陈子履理清这层关系后,不禁感觉有点绝望,温党可不是自己能惹的。不过他很快另辟蹊径,想到一个法子:拉着温党一起干。温党不希望太早平定叛乱,那是对他们没好处,只有坏处。如果他们自己有份参与,又大不相同了。陈子履思来想去,觉得谢陛就是最合适的人选。地位不高,自己还能拉得动;是温党骨干的亲弟弟,一旦立下功劳,能助谢升回朝堂……“谢兄过谦了。正所谓英雄莫问出身,况且谢兄还有秀才功名……为兄举荐信都写好了。”陈子履掏出未封火漆的奏疏,推到对面。,2¢c+y+x*s′w¨.′c?o`m~“圣人有云,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谢兄胜负圣门绝学,何忍坐看乡梓受难,而袖手旁观呢。”谢陛脸上阴晴变幻,犹豫了好久,终于忍不住拿起打开。只见纸上全是溢美之词,字字句句,都在夸赞自己理财得力,筹措得当。援剿军能大获全胜,居功至伟,特以军功举荐云云。很显然,这是打了胜仗之后,未来要上呈的奏疏。陈子履道:“谢兄先暂居幕下,委屈一阵,打了胜仗,本宪便与捷报一同呈递。”“陈兵宪你……未免太看不起人了。”谢陛猛然站起,怒道:“学生若想名副其实,至少要筹措几万两吧。这和花钱买功,以钱谋官有什么分别?我还没有那么无耻。”“非也。谢兄请听本宪一言。”陈子履不以为忤,拉着谢陛重新坐下。“谢兄读圣人书,又是官宦世家,眼看半个山东打成白地,于心何忍?就算本宪不写这封信,难道谢兄就不应该出力吗?” “可是……”“为天下苍生谋划,怎么就无耻了,哪里无耻了?”“我……”“要不这样,本宪把这封举荐奏疏烧了,谢兄便答应出山相助,如何?”“……”谢陛离开的时候,脑袋还是晕的。回到家中想了又想,发现自己断然拒绝,好像有点不太明智。区区一个参赞军务,或许不算什么,可作为弟弟参与平叛,对谢升重返京师,是大大的有利呀。以军功换举荐,又有什么坏处呢,反正不用自家出多少钱。反之,钱粮手中过,还能从中揩点油,大捞一笔。想来想去,谢陛暗恨拒绝得太快,有点鲁莽了。应该半推半就答应下来,再飞马去南京请教。如果谢升不同意,到时再辞掉差事就是了。第二天,陈子履又发帖来邀,又是一轮好话说尽。谢陛推来推去,终于答应以幕僚的身份,帮忙筹措军需粮饷。当然不是为了举荐,而是为了不负皇恩,不负圣人教诲。陈子履:“那是当然。谢兄高义,兄佩服之至……”-----------------地头蛇出马,果然不同凡响。仅仅出去转了一圈,就打通了关节。做生意的豪商出钱,爱兼并田亩的大户出粮,正好互补。回来一禀报,竟筹到二万两白银,三千石秋麦,四千石豆子。谢陛还说,现下山东在打仗,粮食有点紧缺。等开春运河化了冻,漕粮重新过境,粮草就不用愁了。陈子履打心里赞叹,谢陛是有才能的人。又不禁感慨,德州果然是山东重镇,随便划拉两下,就能搞到这么多钱。又过了一天,刘泽清也派心腹返回,送回一万两银子,两千石粮食。刘泽清在信中诉苦,化缘比想象中困难。不过他正在想办法,一定能筹够三万两。陈子履钱粮在手,胆子一下壮了起来,让中军大放粮米,供应全军饱餐。关宁军、昌平军最近吃惯了细粮,还不觉得有什么。其余各支援军,哪享受过这般待遇,全都感激涕零,士气旺盛了十倍。在大明当兵,能吃上饱饭,不容易啊。于是出去扫荡匪军的时候,一个个斗志昂扬,特别的卖力。没两天,就扫清了附近的据点,打得叛军争相逃离。崇祯五年二月十三,陈子履誓师出征。各路援军总计八千五百人,其中近两千骑兵,三千余披甲步卒。从德州出发,一日赶到陵县城下。叛军看到官兵士气高昂,军容严整,吓得赶紧派使者来谈判,愿意接受招安云云。陈子履哈哈大笑,当即向使者回复,当然可以招安,不过头目得马上自缚出城,不可推三阻四。使者拍着胸脯保证,一定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