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旅长的“考校”

晚上,负责后勤管理的干部将上缴给旅部的清单整理好了。

李云龙在团部里,对着那份要上缴旅部的清单,心疼得直嘬牙花子。

他越想越气,想着谁去送这一批物资。

李云龙思量半天,拿起电话听筒,“二营吗?给我接林毅。”

“喂,团长。”

“咱们要给旅部上缴的清单已经清点完了,明天,你带一个连先来团部,找后勤部交接物资,护送这批物资去旅部。”

“挑最好的!五连不是你的主力连吗?让他们跟你去!路上给老子看紧了,少一颗子弹,老子扒了你的皮!”

“是!保证完成任务!”

第二天,林毅带着五连护送物资出发,牛车装着精挑细选出来的武器弹药,还有那两门崭新的六零迫击炮。至于缴获的鬼子汽车,因为没有什么燃油储备,林毅也不敢开,开到一半要是没油了更麻烦。

林毅押着车,带着五连,朝着旅部赶去。

经过大半天的行程,车队终于抵达了旅部所在地。

和独立团驻地的“山大王”气息不同,旅部显得正规森严得多。门口站着双岗,来往的人员都穿着整齐的军装,行动间透着一股雷厉风行。

林毅通报了身份,很快,一个警卫员就跑了出来。

“是独立团二营的林毅同志吗?旅长在等你,请跟我来。”

林毅跟着警卫员,穿过一个大院,来到一作战室门口。

“进去吧。”

林毅推开门,屋里的景象让他心里微微一凛。

一个身材高大、面容威严的中年人正背着手,站在一张巨大的地图前。

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军装,领口扣得一丝不苟,身上那股久经沙场的气势,比李云龙还要沉重几分。

正是386旅的旅长。

“报告旅长!独立团二营营长林毅,奉命前来报到!”林毅站得笔直,声音洪亮。

陈旅长缓缓转过身,他没有立刻说话,而是上下打量了林毅一番。

“你就是林毅?”

“李云龙那个铁公鸡,总算舍得拔毛了,东西都送来了?”

“报告旅长,清单在这,请您过目!”林毅从口袋里拿出那份让李云龙心疼得滴血的清单,双手递了过去。

陈旅长接过清单,扫了一眼,随手放在桌上。

“坐。”他指了指旁边的一条长凳。

“是!”

“我听说,你在陈家裕,表现很突出啊?”陈旅长也坐了下来,给自己倒了杯水,话锋一转,问起了不相干的事。

“侥幸而已。”林毅答道。

“侥幸?”陈旅长笑了笑,“我看了独立团的战报,你的五连无论是在战术上还是在技术上,可都是压着鬼子这一支精锐小队打。”林毅没有接话。

“这次打虎亭据点,你收获也不错。”陈旅长身体微微前倾,盯着林毅,“说说看,你是怎么根据缴获判断出那支运输队有问题的?”

林毅组织了一下语言,“报告旅长,起初我并不知道。但伏击之后,清点缴获,我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二百支全新的三八大盖,二百件全新的棉衣,还有重机枪和迫击炮。这个数量和规格,远远超出了一个据点守备队的补充标准。虎亭据点的鬼子,平时都有运输队运输物资,他们用不了这么多东西。”

“所以你判断,这批物资不是给虎亭据点的?”

“对。”林毅点头,“这批物资,更像是为一个步兵中队,甚至是一个大队在战前的装备加强。所以我推断,它只是途经虎亭,最终的目的地,是更重要的一线部队。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鬼子的运输队里,只有一个小队的日军押送。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的防区是安全的,没想到我们敢在他们的心腹地带动手。”

陈旅长静静地听着,他放在桌上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

“分析得不错。”他端起搪瓷缸子喝了口水,“有勇有谋,是个好苗子。不过,光会打仗还不够。”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赵刚昨天给我和政委汇报了一个情况,说你和他一起弄的报告,叫什么‘新式整军运动’?”

“是,旅长。主要是赵政委负责理论总结,我只是提供了一些我们在二营的实践做法。”林毅没有居功。

“你不用谦虚。”陈旅长摆了摆手,“赵刚在电话里把你夸上了天。他说,你这套办法,能把俘虏变成咱们自己的兵,而且是嗷嗷叫着要跟鬼子拼命的兵。我想听听,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旅长,其实不是我想出来的,是战士们教给我的。”

“哦?”陈旅长眉毛一挑,显然对这个答案很意外。

“我们俘虏的那些伪军,大部分都是穷苦百姓,是被逼得活不下去了,才去当的兵。他们恨鬼子,也恨那些欺压他们的汉奸地主。但他们以前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知道谁能帮他们。”

“我做的,就是把他们聚在一起,让他们把心里的苦水都倒出来。让张三听听李四的苦,让李四看看王五的难。当他们发现,所有人的仇人都是一样的,所有人的苦难根源都是一样的,他们心里那股劲儿,就起来了。”

“他们会明白,我们八路军,跟他们是一路人。我们打鬼子,不光是为了国家民族,也是为了让他们这些受苦的人,能挺直腰杆活下去。把他们的家仇,变成国恨。这样转化过来的兵,信念比老兵还足,打起仗来,比谁都不要命。”

林毅说完,作战室里陷入了长久的寂静。

陈旅长没有说话,他只是看着林毅,那双深邃的眼睛里,风雷涌动。

他戎马半生,见过的将才数不胜数。有李云龙那样勇猛如虎的,有赵刚那样满腹经纶的。可像林毅这样,年纪轻轻,却既有百战之将的决断,又有政工干部的通透人心,他是第一次见。

这小子,哪里是在说练兵?他是在说人心!是在说这支军队的根!

“好……”

许久,陈旅长才吐出一个字。

“跟我说说,你那个二营,现在怎么样了?‘三三制’战术练得如何?”旅长的态度像个长辈在关心自家晚辈。

“报告旅长,‘三三制’战术已经在全营推广,战士们基本掌握了。我们用缴获的机枪和掷弹筒,组建了营属的机炮排,正在加紧训练。战士们的士气很高,都憋着劲儿,想再跟鬼子干一场......”。

“好!好啊!”听完林毅的汇报,陈旅长连声叫好,“要的就是这股劲儿!部队不能闲着,越打越强!你放手去练,需要什么,直接跟团里要!李云龙要是不给,你来找我!我给你撑腰!”

得到旅长的肯定,林毅脸上止不住地笑容洋溢了出来。

“你回去告诉李云龙,让他做好准备。”陈旅长送林毅到门口,“我们这次动静不小,拔了虎亭据点,又端了鬼子的运输队。我估计,鬼子的报复,很快就要来了。而且规模,绝对小不了。”

“是!我们独立团,随时准备战斗!”

“嗯。”陈旅长点了点头,他看着林毅,忽然又说了一句,“你很不错,好好干。咱们八路军,就需要你这样的年轻人。”

林毅离开了旅部作战室,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