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向北,向北!
陈旅长和参谋长,看着这份刚刚收到的电报,久久无语。
“疯子!这三个家伙,都是疯子!”参谋长苦笑着摇头,“刚捅了马蜂窝,不想着赶紧跑,还想把马蜂窝给端了!”
陈旅长却在地图前,站了足足十分钟。
他的手指,同样落在了“武家湾”那三个字上。
“参谋长,”他忽然开口,“你觉得,林毅他们的胜算,有几成?”
参谋长沉吟片刻:“如果一切顺利,鬼子真的钻进了口袋……七成,或许还多。”
“那我们就赌一把!”陈旅长眼中精光一闪,“这三个家伙,凑在一起,就是一股能把天捅个窟窿的力量!既然他们有这个胆子,我这个当旅长的,就不能没这个魄力!”
他拿起笔,在电报纸上写下几个字。
“同意作战计划。放手去打,打出我八路军的威风!一切后果,由旅部承担!”
当这份回电,送到林毅他们手上时,山坳里,爆发出了一阵压抑不住的欢呼。
李云龙兴奋地挥舞着拳头:“嘿!他娘的,我就知道旅长是好样的!弟兄们,准备家伙,咱们要吃大餐了!”
一场针对日军精锐联队的巨大陷阱,就在这寂静的深夜里,悄然张开。
黄河岸边,马家渡。
这里已经变成了人间地狱。
突围到黄河边的国军士兵,才发现这里就是鬼子设的一个圈套。
第九军的官兵像被捅了窝的蚂蚁,密密麻麻地挤在河滩上。
他们扔掉了武器,脸上写满了绝望和惊恐。
天空中,日军的飞机像一群贪婪的秃鹫,来回盘旋,肆无忌惮地投下炸弹,用机枪扫射着地面上毫无还手之力的人群。
每一次俯冲,都会在人群中炸开一团血雾,掀起一片残肢断臂。
河面上,漂浮着数不清的尸体,还有一些抱着木板、门板,甚至抱着死马挣扎的士兵。
浑浊的黄河水,被染成了触目惊心的暗红色。
日军的炮弹,也不停地从对岸和侧翼飞来,在河滩上炸开一个个大坑,将成片的士兵撕成碎片。
第九军军长裴昌会,站在一处高地上,用望远镜看着这惨绝人寰的一幕,心如刀绞。
他的突围计划,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灾难。
他以为向南渡河是唯一的生路,却没想到,这正是日军为他们精心准备的屠宰场。
日军早已预判了他们的动向,集中了大量的航空兵和炮兵,在各个渡口,布下了天罗地网。
“军座!不能再等了!我们快被包围了!”副军长陈瑞珂浑身是血地跑过来,声音嘶哑,“第47师和第54师,在后面快顶不住了!”
裴昌会放下望远镜,脸上满是痛苦和悔恨。
他知道,自己错了,错得离谱。
他把几万弟兄,带上了一条死路。
“传我命令……”他的声音干涩得像是被砂纸磨过,“各部……自行突围吧……”
这道命令,宣告了第九军作为一个完整建制的彻底终结。
……在第九军主力向南溃败的同时,位于整个防线最北端的新编第24师,却做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选择。
师长宋子英,毕业于黄埔军校,历经数次大战,作战经验丰富。
他站在临时指挥部里,死死地盯着地图。
他们师的任务,是阻击从北面进攻的日军,掩护主力南撤。
但是现在,南边已经成了一片火海,无线电里,充斥着各个部队混乱的呼叫和濒死的惨嚎。
去南边,就是送死。
“师座,军部已经联系不上了!”参谋长焦急地报告,“我们怎么办?”
宋子英没有回答,他的目光,落在了地图的东北方向。
那里,是一望无际的太行山。
就在今天上午,前沿的观察哨报告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当面之敌,也就是日军第21师团的进攻力度,突然减弱了。火力和原先相比有明显的不足,兵力也有明显的减少。
这让北线的压力,骤然减轻。
为什么?鬼子为什么要在这个节骨眼上,主动撤走一部分兵力?
宋子英百思不得其解,但他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是他们唯一的生机。
南边是死路,西边是鬼子重兵,唯一的缺口,就在东北方向!
“去太行山,找二十七军?”参谋长的声音里充满了犹豫。
“总好过跳黄河喂王八!”宋子英猛地一拳砸在桌子上,“军长那里,老子回去自己交代!现在,老子要对这几千个弟兄的命负责!”
他抬起头,眼中闪着决绝的光芒。
“传我命令!”
“第70团,作为后卫,不惜一切代价,给我顶住正面的鬼子,为全师争取时间!”
“师部直属队,第71团,第72团,放弃所有重装备,轻装简行,立刻转向,向东北方向突围!”
“目标,太行山!”
命令下达,新编第24师,这支在中条山战场上几乎被遗忘的部队,开始了他们的绝地求生。
第70团的官兵们,在团长的带领下,打响了他们生命中最后一战。
他们用血肉之躯,在阵地上死死地拖住了当面的日军,为友军的转移,赢得了宝贵的几个小时。
最终,全团大部分官兵,壮烈殉国。
而宋子英,则带着第71团和第72团的残兵,像一群被猎人追赶的孤狼,一头扎进了茫茫的太行山。
他们不知道,那支调走的日军部队,正是富永信政的第83联队。
他们更不知道,正是因为林毅他们在陵川捅了个天大的窟窿,才阴差阳错地为他们撕开了一道生命的裂口。
当第71团和第72团的残兵,衣衫褴褛、饥肠辘辘地冲出日军的追堵,踏上太行山的土地时,许多身经百战的汉子,都忍不住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他们活下来了。
虽然失去了大部分同袍,虽然前路依旧未卜,但他们毕竟活下来了。
宋子英站在山岗上,回头望向南方。
他仿佛还能听到那里的炮火声和惨叫声。
他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但他知道,向着太行山前进,是他们唯一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