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联队旗引发的博弈
那面被层层油布包裹的联队旗,就像一块烫手的烙铁,让他时刻保持着高度警惕。
终于,在第三天傍晚,他们安然抵达了旅部。
旅长亲自带着机关所有干部在驻地门口迎接,当看到丁伟从卡车上小心翼翼地捧下一个长条形的油布包时,这位身经百战的指挥员,眼睛里也迸发出了炙热的光芒。
“好!好啊!丁伟,你和李云龙、林毅,干得漂亮!”旅长激动地拍着丁伟的肩膀,连说了三个“好”字。
当那面象征着日军第83联队荣誉的旗帜,在旅部会议室的桌子上被缓缓展开时,整个屋子里的呼吸声都停滞了。
旗帜上布满了弹孔和烧灼的痕迹,暗红色的血渍早已干涸发黑,但那金色的菊花纹章和“武运长久”四个字,依旧刺眼。
“立刻上报总部!不,我亲自给总部和延安发电!”旅长当机立断,“这是我们八路军自抗战以来,缴获的级别最高的军旗!意义非凡!”
电波划破夜空,将联队旗运送到旅部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向了延安。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消息传到了延安,也通过各种渠道,迅速传到了陪都重庆。
对于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士气低迷的国民政府而言,缴获鬼子联队旗这个消息不亚于一针强心剂。
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还缴获了一面联队旗,这无疑是宣传抗战决心的绝佳材料。
很快,重庆方面通过第二战区的渠道,向八路军总部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能够将这面联队旗送到重庆,作为战利品在全国进行公开展览,以鼓舞全国军民的抗战士气。
这个要求,让八路军总部感到有些棘手。
一方面,这面旗是八路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无上的荣誉,理应由自己保管。
另一方面,重庆方面打着“全国抗战”的大旗,这个要求在道义上很难直接拒绝。
如果处理不好,反而会落人口实,被污蔑为“破坏抗战大局”。
延安方面对此高度重视,立即指示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的同志,与重庆方面展开谈判。
谈判的过程,充满了唇枪舌剑和政治博弈。
东头寺村,第四军分区司令部。
林毅也通过太岳军区转发的电报,得知了这场围绕着联队旗展开的博弈。
“这重庆方面也太不地道了!旗子是咱们拿命换来的,他们张张嘴就想要走?”王大壮一听这事,火气就上来了,嗓门嚷得整个屋子都嗡嗡响。
“就是,凭什么啊?他们中央军打了那么多败仗,丢了那么多地,怎么没见他们缴获一面联队旗?现在倒好,跑来摘咱们的桃子了!”王虎也愤愤不平。
指挥部里的其他干部也都是义愤填膺。
林毅坐在桌子后面,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脸上却没什么愤怒的表情,反而显得异常平静。
他看着手里的电报,心里想的却是另一件事。
他早就预料到,这面联队旗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军事层面。
它是一个政治符号,一个可以用来交易的筹码。
现在看来,这个筹码的分量,比他想象的还要重。
“都别嚷嚷了。”林毅开口了,声音不大,却让嘈杂的屋子瞬间安静下来,“都坐下。”
众人互相看了看,依言坐下,但脸上的不忿之色依旧。
“你们觉得,这面旗,对咱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林毅问道。
“荣誉啊!”王大壮想也不想就回答,“这是咱们第四军分区的荣誉,是咱们用三百多个兄弟的命换来的!”“没错。”林毅点点头,“是荣誉。但荣誉这东西,有时候看不见摸不着。可如果能用这看不见摸不着的荣誉,换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呢?你们说,这笔买卖,划不划算?”
众人一愣,没明白林毅的意思。
林毅笑了笑,继续说道:“重庆方面为什么这么急着要这面旗?因为他们需要一场胜利来提振士气,需要一个功绩来向全国人民交代。说白了,他们现在缺的不是枪,不是炮,而是‘脸面’。而我们,恰好有他们最需要的东西。”
他顿了顿,看着众人若有所思的表情,接着说:“上级领导肯定不会让我们白白付出的。”
“你的意思是……”王虎的眼睛亮了起来。
“这面旗子在我们这只是一面旗子,但是上级却可以用它作为筹码,获得更多的物资来发展壮大我们自身,你们说,这买卖,干不干得过?”
林毅的话,像一颗炸雷,在众人脑海中轰然炸响。
王大壮张着嘴,半天没合上。
他光想着这旗子是荣誉,是脸面,却从没想过,这脸面还能拿来物资!
“我的乖乖……还能这么干?”他喃喃自语。
“为什么不能这么干?”林毅反问,“上级会将这些考虑全面的,你们也不要有太多的抱怨与不解。”
林毅的心里,一笔账算得清清楚楚。
一面旗帜,放在自己的荣誉室里,除了能激励自己的兵,作用有限。
可如果交出去,运作得好,就能变成整个八路军的补给和扩充的实力。
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他甚至能想象到,重庆办事处的同志们,在谈判桌上拿着这个筹码,是如何让那些国民党大员们肉痛又无奈的。
果然,几天后,新的电报传来。
经过三轮艰苦的谈判,双方最终达成协议:
一、日军第83步兵联队联队旗,即刻由八路军方面护送至重庆,交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用于抗战宣传和展览。
二、重庆方面,即刻补发之前拖欠八路军各部的所有军饷,共计六十万法币。
三、重庆方面,正式承认八路军新增一个独立旅的编制,番号和驻地由八路军总部自行决定。
消息传到东头寺村,整个指挥部都沸腾了。
“我的天!你真是神了!”王大壮激动地一拍大腿,“真让他们拿钱换了!六十万法币!还有一个旅的编制!”
战士们或许不明白一个旅的编制意味着什么,但军官们都懂。
这意味着八路军又可以名正言顺地扩充几千人的正规军!
这在处处受限的敌后战场,是何等宝贵的资源!
林毅拿着电报,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成功的政治交易。
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件事,给自己的部下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打仗,不仅仅是在战场上拼杀,更是在这看不见硝烟的谈判桌上运筹帷幄。
从今往后,他的这支部队,不仅要能打硬仗,更要学会用脑子打仗。
而这场由一面联队旗引发的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
真正的大头,来自延安的嘉奖,还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