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踏上延安进修之路

会议室里只剩下林毅和余秋里两个人。

“你小子,倒是沉得住气。”余秋里看着林毅,眼神里带着几分赞许,“我还以为你得闹点情绪。”

林毅走到地图前,手指轻轻划过东头寺村的位置,摇了摇头:“闹情绪解决不了问题。上级的命令,肯定有上级的道理。我只是……有点不放心。”

他的不放心,是实实在在的。

这支部队,从无到有,每一个兵,每一支枪,都倾注了他的心血。

特别是那八百刚刚收编过来的溃兵,就像是还没驯服的野马,虽然暂时看着温顺,可一旦林毅这个司令员离开,谁也保不齐会出什么乱子。

“有我在这儿,你还不放心?”余秋里走到他身边,抬起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却很沉稳,“军事上,有王虎、王大壮他们这些你一手带出来的猛将在。政治上,有我这个老家伙给你盯着。你安心去学习,延安那个地方,是咱们所有人的圣地,能去那里深造,是天大的好事,别辜负了组织的期望。”

林毅点了点头,他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他转过头,看着余秋里,神情严肃地说道:“政委,我走之后,部队的训练,特别是第二支队的思想改造,就全拜托您了。王大壮那家伙,打仗是把好手,可让他跟那些老兵油子讲道理,他那张嘴不行。”

“我知道。”余秋里笑了,“这正是我的本行。你负责让他们学会怎么打仗,我负责让他们明白为谁打仗。咱们的分工,不是很明确吗?”

听到这话,林毅心里最后一丝顾虑也放下了。

他郑重地向余秋里敬了个军礼:“政委,第四军分区,就交给您了!”

余秋里也用他那只独臂,回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等你回来,看一支不一样的部队!”

林毅独自一人站在窗前,看着外面操场上龙腾虎跃的战士们,心中却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平静。

他总觉得,这次去延安,恐怕不只是学习那么简单。

这突如其来的一纸调令,就像平静湖面上投下的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或许会远远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他看着远方延安的方向,喃喃自语:“三个月……希望,一切顺利吧。”

交接工作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林毅几乎是手把手地将所有军事部署、后勤储备、根据地建设的细节,都跟余政委、王虎、王大壮等人交代了一遍又一遍,生怕自己漏了什么。

出发那天,天刚蒙蒙亮。

林毅没有搞什么欢送仪式,只带了警卫员小胡,牵着两匹马,悄悄地准备离开。

可当他走到村口时,却发现,从支队长到普通战士,黑压压地站满了人。

他们没有说话,就那么静静地站着,看着他。

王大壮的眼圈有点红,手里提着一个布袋子,塞到林毅的马鞍上:“司令员,这是俺让炊事班给你烙的饼,路上吃。”

王虎则递过来一个水壶:“装满了,路上喝。”

林毅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心里一阵发热。他翻身上马,对着所有人,重重地敬了一个军礼。

“都回去!该训练的训练,该站岗的站岗!等我回来,要是发现谁偷懒了,看我怎么收拾他!”

“是!”

震天的吼声,在清晨的山谷里回荡。

林毅不再多言,一拉缰绳,和小胡一起,策马向着西北方向疾驰而去。

通往延安的路,并不好走。不仅要翻山越岭,还要时刻提防日军的封锁线和零星的土匪。

若是换了旁人,这趟路程,少说也得十天半个月。

但对于林毅来说,却不算什么难事。他和小胡两人两骑,目标很小。一路上,林毅将【战场观察】技能开到最大,方圆几里内的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的眼睛。

哪里有鬼子的巡逻队,哪里有可疑的村庄,他都能提前规避。

而【伪装潜行】技能,更是让他们如同黑夜里的幽灵。

好几次,他们几乎是贴着鬼子的据点过去的,哨楼上的探照灯扫过来,他们就像是融入了阴影里,愣是没被发现。

警卫员小胡一开始还提心吊胆,可跟着林毅走了两天后,整个人都麻了。

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家司令员,总能找到一些地图上根本没有的隐蔽小路,总能在最不可能的时候,判断出前方有危险。

有好几次,他们刚绕过一个山坳,就听到后面传来枪声,显然是鬼子的巡逻队经过了。

小胡看着林毅的背影,心里只剩下两个字:神人!

原本枯燥而危险的赶路,也因为林毅的存在,变得异常顺利。

马匹仿佛也受到了【协同牵引】技能的影响,耐力出奇的好,脚力稳健。

仅仅花了六天时间,当那座矗立着宝塔山,充满了勃勃生机的城市出现在地平线上时,小胡激动得差点从马背上掉下来。

“司令员!到了!那就是延安!”

林毅勒住马,看着远处那座在朝阳下熠熠生辉的宝塔,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这里,就是这个时代无数热血青年心中的灯塔,是红色中国的摇篮。

两人进了城,找到八路军办事处,林毅递交了调令和自己的证件。

负责接待的是一位戴着眼镜的年轻干事,他仔细核对了文件后,态度十分热情:“原来是第四军分区的林毅同志,欢迎欢迎!武家湾大捷的战报,我们都学习过了,打得太漂亮了!真是给我们八路军长脸!”

“都是前线的同志们用命换来的。”林毅谦虚了一句。

“林司令,是这样的,你们这一期高级指挥员进修班,正式开课时间是在三天后。”干事一边说着,一边麻利地办理手续,“我先给您和这位警卫员同志安排住处。这三天,您可以在延安城里转一转,熟悉熟悉环境。咱们延安,现在可是个好地方!”

“好的,多谢同志了。”

干事给他们开好了条子,安排了一个勤务兵,带他们去住的地方。

住处是典型的陕北窑洞,冬暖夏凉,虽然简陋,但打扫得干干净净。

安顿好之后,小胡兴奋地跑出去看新鲜了。

林毅则站在窑洞门口,看着外面人来人往,听着远处传来的抗日歌声,一股与战场截然不同的、安宁而又充满希望的气息,扑面而来。

他深吸了一口气,感觉连空气里都带着一股子向上的劲头。

这三个月,或许真的能学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他正想着,勤务兵又跑了回来,气喘吁吁地说道:“林司令,接待处的同志让我来跟您说一声,让您好好休息,今天晚上,有位首长要见您。”

“首长?”林毅心里一动,“是哪位首长?”

勤务兵挠了挠头,脸上带着一种神秘又崇敬的表情:“接待处的同志也没说,就说是一位很重要的首长,让我务必通知到您。”

很重要的首长?

林毅心里开始盘算起来。自己一个分区司令员,刚到延安,能惊动哪位首长?

是总部的朱老总,还是谁?

他们或许是听说了武家湾的战况,想当面了解一下情况,顺便考校一下自己这个年轻干部。

想到这里,林毅的心里也不由得泛起一丝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