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
几乎在龙葵下达命令的同时,三公主龙白月也得到了宫中政变的消息。
她的第一反应并非惊慌,而是狂喜。
“好!太好了!”她激动地在房间里踱步,“龙葵那个蠢货,终究还是太自负了!她竟敢在羽翼未丰之时就发动宫变,这是自寻死路!母皇绝不会容她,城中忠于王室的军队也绝不会坐视不理!”
在她看来,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内乱,是她渔翁得利的最佳时机!
她压根不清楚,龙葵在这些年里所做的准备有多充足。
“我们的机会来了!”她对自己最信任的女官说道,“立刻传令,让我们的人去平阳侯府,不惜一切代价,将江洵抢到手!他和他手中的‘惊雷’,将是我们在这场混乱中,压倒一切的最终王牌!”
“只要有了江洵,无论是谁赢得了宫中的胜利,我们都有与之谈判的资格,甚至……取而代之!”
龙白月眼中闪烁着对权力的无尽欲望,她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坐上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
平阳侯府,工坊外。
三公主的私兵,如同黑夜中的一股暗流,迅速抵达了冲突现场。为首的将领看着眼前一片混乱、军心涣散的御林军,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他高举着三公主的令牌,大声喝道:“三公主有令!宫中逆贼作乱,我等奉命前来保护江洵先生!尔等御林军速速退去,否则,以谋逆同党论处!”
他本以为,这群群龙无首的御林军会立刻作鸟兽散。
然而,御林军的阵中,却缓缓走出一人。他不是之前那位惊慌失措的军官,而是一位身材魁梧、眼神锐利如鹰的陌生校尉。
此人,正是鹰扬校尉,赵猛。
赵猛看着三公主的私兵,脸上露出了猫捉老鼠般的戏谑笑容。他缓缓举起手中的一面金色令牌,那是唯有储君才能调动核心禁军的信物。
“三公主?”赵猛冷笑一声,声音洪亮如钟,“就在半刻钟前,女王陛下已经下诏,因‘凤体抱恙’,自愿退位,由太女殿下,继承大统!”
“如今,该称之为……女皇陛下了!”
“你们,是想违抗新皇的意志,公然劫走陛下点名要见的要犯吗?”
赵猛的话,如同一道道九天惊雷,劈在三公主所有私兵的头顶!
什么?!
不是内乱,不是两败俱伤,而是……和平交接?!女王自愿退位?!
这怎么可能!
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
那位为首的将领,脸上的得意瞬间凝固,转而被无尽的恐惧所取代。他终于明白,自己和自己的主子,都成了新皇棋盘上,一颗被算计得死死的棋子。她们自以为是的“渔翁得利”,在新皇那滴水不漏的布局面前,不过是一场自投罗网的闹剧!
工坊之内,刚刚松了一口气的江洵,在听到这番话后,心脏猛地一沉。
他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那个看似鲁莽冲动的武夫太女,实际上,却是一个心机深沉到令人恐惧的怪物。她不仅赢了,而且是以一种碾压般的、最彻底的方式,赢得了所有。
他看向工坊外,只见赵猛挥了挥手。那些原本还茫然不知所措的御林军,在新指令下,瞬间调转矛头,与赵猛带来的玄甲军一起,将三公主的私兵和他所在的工坊,围了个水泄不通。
这一次的包围,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加沉默,也更加……绝望。 工坊的门被缓缓推开,鹰扬校尉赵猛站在门口,居高临下地看着江洵,脸上没什么表情。
“江洵先生,我的主上,想见见你。”
江洵苦笑一声,放下了手中最后一枚“惊雷”。
他知道,自己已经从一个棋手,彻底沦为了别人棋盘上的……一颗棋子。而且是一颗已经被对方稳稳捏在手中的棋子。
【完了,全完了,三公主和江洵这一波,被算计得裤衩子都没了。】
【这龙葵……简直不是人,她是Ai吧?怎么能把每一步都算得这么死?】
【江洵还是太天真了,他以为这是技术竞赛,结果人家玩的是王朝更替。降维打击,纯纯的降维打击。】
【嘿,这也不怪他,作为男子,他本身能做到这一地步,已经足够优秀了,只可惜】
【看来京城的胜利者已经诞生了。那么问题来了,她能应付得了另一个虎视眈眈的穿越者,西域女王龙蓝莹吗?】
【看来,这场比赛的胜利者,应该就是在那两人之间产生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众人的目光也渐渐地从江善的身上挪移了开来,转而落在了其他人身上。
至于江善现在在做什么?
他如今正在看书。
他觉得修行出了岔子,或许是因为这世界不同的原因,所以才会导致他生出那股感觉。
于是他开始看起这个世界的书。
而这,更是让绝大数观众都认为他已经放弃了这场比赛。
很显然,他这是在前面尽力又自觉无望取胜之后所做出的抉择。
所有人都是这么认为的,但清醒的人都没有指责他。
在这个开局,这个身份之下。
他所做的已经够好的了。
换做他们其他人来,只怕只会在军营中浣衣三年,遭人蹂躏践踏之后归来。
哪怕被迫归来,被剥了军权。
只可惜,老天不公。
没给他时间与机会。
不然的话,凭借在路上救的那位王爷,江善还指不定真能在创造出一个奇迹来。
奈何,龙葵做得实在是太过完美了,将他的思想学习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地步。
……
朝堂之上,由边关急报引发的恐慌,如同涟漪般扩散。百官窃窃私语,就连那些身经百战的宿将,脸上也写满了凝重。
“陛下,狼居胥山之西,皆为不毛之地。那些部落逐水草而居,散乱如沙,如何能聚起五万铁骑?”一位老将军出列,满脸的不可思议,“即便真有五万,其粮草辎重也必定难以为继,此乃孤军深入,乃兵家大忌!臣以为,只需固守雄关,深沟高垒,不出三月,敌军必因粮草不济而自溃!”
此言一出,立刻引来众多附和之声。这套以逸待劳、拖垮敌人的“龟甲战术”,是大乾帝国百年来应对边境骚扰的经典国策,早已深入每一个将领的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