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兽神认输!回青云!
话音未落,身后便传来一声轻笑。
小白缓步走出。
无声无息地来到张小凡身侧,与他并肩而立。
她对兽神的到来并不感到意外。
毕竟。
无论她如何隐藏踪迹。
面对兽神这般可怕的存在。
总难免会留下一丝痕迹。
此刻。
她越发觉得随张小凡来到这“海运楼”洞府。
是再明智不过的选择!
不只因有张小凡在。
更因此地布设的阵法玄奥难测,隐隐透出不寻常的气息!
“兽神,好久不见。”
小白故意寒暄。
目光却迅速瞥向张小凡——
她有意点破眼前这俊美异样少年的身份。
生怕张小凡没认出来。
与此同时。
也在暗中留意他的反应。
没有畏惧!
不见慌乱!
甚至连一丝惊讶都未曾浮现。
张小凡依旧平静得出奇。
面对这个足以令神州众生战栗的名字!
他表现出来的从容近乎理所当然!
这般坦然。
就连兽神也不由得微微挑眉。
眼中掠过一丝诧异。
“吼——!”
就在这时,饕餮猛然发出一声怒吼。
小白脸色微变,下意识绷紧心神。
然而那凶兽四只赤红的眼珠死死盯住张小凡。
反复打量片刻后。
却只是低吼数声,并未真正扑上前来。
那目光之中。
竟隐隐流露出几分忌惮之色。
兽神轻轻挑眉,看向张小凡,嘴角浮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
他语气悠然,带着几分探究之意:
“阁下是何方高人?想不到竟有如此胆识……连饕餮都会对你心生畏惧。”
张小凡闻言。
只是泰然耸了耸肩,一副不以为意的模样。
可他袖中的双手早已暗自结印——
左手扣住六合镜。
右手掐这“七彩玄火”的法诀。
周身灵力隐而不发,如弓弦暗张!
尽管彼此之间还隔着一层“颠倒五行阵”的保护。
可张小凡依旧谨慎!
毕竟狮子搏兔,亦须全力。
何况眼前所立的,根本不是兔——
而是另一头雄狮。
“张小凡……”
小白这时轻声开口。
很自然地走近,伸手挽住了张小凡的胳膊。
她抬起头。
目光清澈而坚定,看向兽神说道:
“我夫君。”
兽神闻言。
视线在小白与张小凡之间停留了片刻。
他眼中原本的凌厉之色渐渐消退。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难言的神情,仿佛想起了什么久远的往事。
“恭喜。”
最终。
他轻声说道。
语气中听不出是感慨还是怅惘。
“当年你对我说起人狐相恋之事,我很羡慕,却也一直不愿相信……”
“总觉得人与妖兽之间,不可能存在真正的感情。”
他微微摇头,声音渐低:
“没想到……算我输了!”
“灵药就当是贺礼了。”
兽神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只是缓缓转身,身影渐行渐远。
风中只留下他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叹。
像是自语,又像是说给某个不再在场的人:
“玲珑,你错了……”
张小凡没有想到。
与兽神的第一次相见。
会来得如此突然。
又结束得这般迅速。
这与他第一世记忆中的那次相遇,截然不同。
那时。
他因碧瑶之事失魂落魄,于荒野之中独自烤肉。饕餮被肉香吸引而来,兽神随之出现。
两人萍水相逢。
和现在一般。
并无多少交集。
“别生气了……我也不是有意要连累你的。”
就在这时。
小白娇声开口。
语气里带着几分讨好般的狡黠:
“谁叫你这么厉害呢?”
“我若想活下去,和你在一起……至少还能联手对付兽神。”
说到这儿。
她轻轻呼出一口气,仿佛卸下了什么重担。
她并非毫无准备。
更不曾将全部希望单纯寄托于张小凡一人或他们二人的联手上。
事实上。
这天下恐怕没有谁比她更清楚兽神的“软肋”。
当年她误入镇魔洞却能全身而退,绝非偶然。
张小凡瞥了她一眼。
眼中并无怒意。
只是忽然——
“啊!”
他毫无预兆地一把将小白扛上肩头。
转身就往洞府走去。
“张小凡……你、你想做什么!”
小白顿时慌了神,脸颊绯红,连挣扎都忘了。
……
不过。
她显然想错了。
张小凡只是想让她帮忙。
将那座“东海龙穴”形成的灵泉整个搬走。
兽神既已现身。
意味着海运楼这处地下洞府不再安全。
必须尽快撤离。
因此。
他打算与小白联手,移走这眼灵泉。
两人法力同时探出。
灵泉之中的充沛灵气仿佛骤然苏醒。
竟凝成一条青龙幻影!
抗拒着外力!
张小凡眉梢一挑,屈指轻弹——
辟邪神雷瞬间交织成一张金光闪烁的雷网。
将那青龙牢牢罩住。
与此同时。
小白持续运转法力,不断将灵泉本源压缩。
整个地面开始隆隆震动。
但得益于颠倒五行阵的遮掩。
外界没有察觉到丝毫异样。
所有动静都被牢牢封锁在阵法之内。
……
当张小凡与小白终于收回法力时。
一枚圆润光泽的石头轻轻落入他的掌心——
灵泉之眼已被炼化为“灵眼之石”。
它通体晶莹,圆滑剔透。
隐有灵光流动。
触手温润如玉。
“你要走?”
小白很惊诧的看着张小凡。
刚刚对方祭出的金色雷电,让她有种被克制的敬畏感。
更没想到。
还能有如此术法,将一处灵穴,硬生生搬走!
“嗯。”
张小凡将灵石收入储物袋中,微微颔首。
“去哪?”
“青云门!”
……
天下间生灵涂炭,正道中人却一时束手无策。
就在这人心惶惶之际。
忽然传出青云门、天音寺与焚香谷三大正派将于青云山会盟。
并广邀天下正道共同应对这场大劫的消息。
一时间。
各方修道之士纷纷动身,向青云山云集而去。
不过短短数日。
青云山附近便前所未有地聚集了成千上万人。
其中绝大多数。
却是从中土各地逃难而来的寻常百姓。
在他们眼中,青云山上这些如神仙般的修道之人,已是最后的希望所在。
大劫当前。
此次聚会仍可称得上是正道空前的一场盛会。
青云门作为东道主,声望比往日更盛。
隐隐间已有天下正道以其马首是瞻之势。
而掌门道玄真人于此危难之际,更是稳坐天下第一人之位。
只是一样出头一时无两的,还有张小凡……
这导致,不少修仙者,纷纷拜访一向冷清的大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