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我心澄如明镜,所行之事皆为正义

道玄真人沉默了许久。

仿佛需要极大的心力才能消化这令人震惊的真相。

过了片刻。

他忽然向法相问道:

“方才你说普智已油尽灯枯,那这些事情的原委,你们又是如何得知的?”

法相沉默片刻,缓缓道:

“普智师叔曾结识一位异人,便是鬼先生,并从他那里得到一枚奇药‘三日必死丸’。”

“服下此药,无论伤势多重,三日之内都能激发身体全部潜能,保住性命。”

“但三日之后,即便伤势痊愈,也必定身亡。”

“普智师叔正是服下这枚奇药,终于在三日之内赶回天音寺,将前因后果向恩师普泓大师细细说明。”

“我当时随侍在恩师身旁,因而得知此事。”

“彼时的普智师叔已完全清醒,对当日所造杀孽痛悔不已,自觉万死难赎其罪,最终痛哭坐化!”

法相深深注视着张小凡与林惊羽,声音低沉却清晰:

“事情的经过便是如此。”

“所有这一切,都是我天音寺普智师叔之过……”

这时。

普泓大师终于开口,声音中带着沉痛:

“待普智师弟恢复神智,大错已然铸成。”

“他神思恍惚地赶回天音寺,见到我后,并非为求宽恕,而是将一切罪孽和盘托出。”

“在极度的悔恨中,他恳求我念在百年同门之谊,为他弥补万一罪孽!”

“日后无论如何,只要张施主遭遇困境,天音寺必当竭力相助。”

普泓上人面色怅然,继续说道:

“这些年来,我本有意让法相机缘告知张施主真相。”

“只是一直未得合适时机……”

“如今,或许也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吧。”

“普智师弟交代完后事,丹药毒性发作,终于圆寂。”

“临终前,他嘱咐不要将其遗体火化或安葬。”

“而是以玉冰盘镇护,保留这具残躯。”

“希望日后张施主若得知真相,可来天音寺任凭处置这罪孽之躯。”

“无论鞭挞唾骂,还是挫骨扬灰……”

“天音寺众僧皆不可阻拦,以此偿还他万分之一罪孽。”

话音落下。

普空与其他天音寺弟子纷纷面色大变。

普泓大师缓缓摇头,面上带着难以言喻的沉痛,低声道:

“这是普智最后的遗愿。”

“阿弥陀佛……”

他双手合十,默念佛号。

整座玉清殿内,顿时陷入一片死寂。

张小凡再次感受到整个大殿内的目光,全都聚焦在自己身上。

就连双眼通红的林惊羽也紧紧盯着他——

所有人都在等待他的回应。

“还记得当年我说过的话吗?”

张小凡只是望着林惊羽,淡淡地反问了一声:

“为人子女,血海深仇,纵使仇人身死道消——”

“我亦当挫骨扬灰,以慰亲魂!”

他的声音很平静。

可这番话在众人听来,却如惊雷贯耳!

谁都听得出来,张小凡心志之坚定,从未动摇!

林惊羽顿时僵在原地。

这句话他再熟悉不过——

那是当年七脉会武时。

张小凡曾说过的话。

只是在此之前,他从未真正放在心上。

没想到——

张小凡从那时起,就已经立下如此坚定的誓言!

而且始终不曾改变!

想到此处。

林惊羽心底最后的一丝怨气彻底消散!

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惭愧!

这些年来。

因为苍松道人的缘故,他对张小凡始终怀有芥蒂。

即便明知张小凡并无过错!

可苍松……终究是他的师父!

而且。

需要做出选择的人是他自己!

而非张小凡。

但现在他才明白——

张小凡不是没有做出选择!

甚至比他早了整整十几年!

更是独自一人默默承受着这一切,孤独地前行……

想到这些。

林惊羽抿紧嘴唇,心中的惭愧愈发深刻。

因为若是换作他自己——

背负着这样的恩怨情仇,恐怕早就被压垮了!

张小凡的话语虽显得杀气凛然。

甚至可谓大逆不道。

但在此时此刻。

却无人觉得有何不妥。

更无人出声指责。

玉清殿内。

众人神色各异,好像都在默默消化着方才所闻。

一时间无人言语。

谁也没有料到。

这一天之内,两桩陈年旧案竟一同真相大白,又一同了结。

然而。

玉清殿外,却才刚刚开始喧哗——

“老天爷保佑!那些吃人的妖兽总算被青云山上的仙长们除尽了!”

“道玄真人不愧为正道领袖!大发神威,连那兽神都被他击退了!”

“我当时就在青云山脚下,亲眼见到诛仙古剑现世……啧啧,能得见如此神兵,此生无憾啊!”

“听说焚香谷的云谷主,也在这次劫难中丧生了……”

“似乎是因为张小天尊诛杀恶灵时不慎误伤所致?”

“什么?云谷主堂堂一门之主,修为竟不如张小天尊?”

“总之,如今焚香谷的长老和弟子们群情激愤,扬言要讨个公道!”

“非要张小凡出面解释,甚至……偿命!”

……

兽潮退去!

天下太平!

劫后余生的人们燃起爆竹庆贺。

同时也议论着这场浩劫中的种种轶闻。

其中。

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道玄真人与诛仙剑的威仪!

以及——

张小凡误杀云易岚、引发焚香谷讨要说法的风波!

……

兽潮退去后。

许多百姓纷纷来到天音寺祈福。

深沉而悠远的钟声,一声接一声在须弥山间回荡。

柔和的阳光自东方天际缓缓铺洒,将暖意带向人间。

清晨的山路上。

香客络绎不绝,一步步踏着石阶,朝向那座宏伟的寺院行进。

他们大多手持香烛供品,面容虔诚。

有人甚至一步一叩首,一级一级向上攀登。

张小凡与林惊羽随着人潮缓步上山。

两人神情平静、气度从容,在周遭虔诚信众中显得格外不同。

张小凡环顾四周。

静静感受着这场大劫之后,百姓们对平安生活的深切向往。

就在这时。

他忽然察觉到一道目光——

抬头望去。

只见天音寺门前静静站立着两位年轻却气质庄严的僧人。

一人身材高大,浓眉巨目,神态威严,身披袈裟宛如一尊护法金刚。

另一人则肤白目明,身着月白袈裟,气质清雅如文秀书生。

张小凡与林惊羽目光微动。

也认出了这两位分别未久、却再度相见的“老朋友”——

法相与法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