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陆军屠龙求死敌?百年宿怨溯根由
巨大的作战沙盘前,山下奉文和岗村凝次,这两个鬼子陆军最顶尖的大脑。
在确定消息准确的一瞬间,就在脑海中几乎同时制定出利用潜艇进行海上伏击的“屠龙”新计划。
然而,计划在脑海中出炉不到几秒,俩人就陷入了长久、令人窒息的沉默。
俩人知道计划虽然完美无缺,可同时发现一个致命且屈辱的现实:执行这个计划,必须向一个他们宁可战死,也绝不愿开口求助的对象——海军,低下那颗高傲的头颅。
一想到要去跟那群被他们蔑称为“马鹿”(海军的蔑称)的海军将领们,去恳求、去借调他们宝贵的潜艇,山下奉文和岗村凝次这两个陆军大将的脸色,瞬间变得比锅底还要黑。
真不怪他们有如此剧烈的反应,实在是鬼子的陆军和海军,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对不死不休的生死冤家。
这段恩怨,要从几十年前的明治维新说起。
在推翻幕府的倒幕运动中,长州藩和萨摩藩是绝对的主力。
事成之后,论功行赏,擅长陆战的长州藩,顺理成章地掌控了新生的帝国陆军。¢二′叭/墈_书`网~ `已.发`布?罪¨歆-璋/结′
而拥有强大水军的萨摩藩,则主导了帝国海军。
这两个藩阀,在倒幕之前就因为“禁门之变”和“西南战争”等事件,结下了血海深仇。
如今一个管陆,一个管海,更是将彼此的仇恨,完美地注入到了各自的军种之中。
从此,双方在预算、资源、战略方针上,处处针锋相对,互相使绊子。
抗战开启后,两支军种就发生不可调和的分歧。
鬼子陆军的战略核心是“北上”,要痛击毛熊,饮马乌拉尔,与德军会师。
海军的毕生梦想则是“南下”,抢夺南洋的石油和橡胶,建立无敌的联合舰队。
海军造军舰,耗光了鬼子本就稀缺的钢材,导致陆军的坦克只能用易拉罐一样的薄皮凑合。
陆军好不容易在华夏控制了不多的油田,可就算这样,他们宁可将多余的石油倒进海里,也绝不分给海军那些嗷嗷待哺的战舰一滴油。
海军被逼急了,就首接拒绝为陆军的运输船队护航,任其被鹰酱潜艇当成靶子打,眼睁睁看着满载着陆军士兵和物资的船只沉入海底 。.5?d/s,c*w¢.?c?o′m?
双方甚至丧心病狂地各自研发飞机、军舰,生怕对方偷学了自己的核心技术。
陆军飞机的螺丝是往左拧的,海军的就偏要往右拧。
海军的步枪子弹是6.5毫米口径,陆军就偏要用7.7毫米,生怕自己的弹药被对方捡去用。
最荒唐的是,陆军为了不受海军的气,竟然自己从零开始研发起了潜艇和航空母舰。
而海军也不甘示弱,居然也捣鼓起了自己的坦克和陆战队,甚至发生过友军之间互相误炸的奇葩事件 。
这己经不是简单的军种之争,这是两个独立的军事王国,在用整个国家的命运,进行着一场不死不休的战争。
而将这股矛盾彻底推向顶点的,正是震惊世界的“二二六兵变” 。
陆军那帮“下克上”传统艺能拉满的皇道派少壮派军官,发动政变,“清君侧”,提着刀就冲进了政府高官的府邸,连当朝首相都差点被砍死。
他们杀红了眼,甚至冲进了海军大将铃木贯太郎的家里,对着这位海军元老连开数枪,要不是铃木命大,加上他夫人苦苦哀求,这位前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恐怕就要憋屈地死在自己人的刀下了。
而海军的反应呢?
他们的第一舰队,开着“长门”号战列舰,浩浩荡荡地驶入东京湾,将黑洞洞的410毫米主炮对准了陆军叛军占据的国会议事堂。
但他们不是为了平叛,纯粹就是去看热闹,甚至巴不得陆军的火并闹得再大一点,死得再惨一点,最好是内部狗咬狗,同归于尽。
这早己不是简单的矛盾,这是刻在骨子里的、不共戴天的百年世仇。
甚至可以不夸张说,如果鬼子海军和陆军不是内斗消耗过大,整个鬼子的军力起码整体提升三成。
正因为有着如此这段不堪回首“恩怨情仇”,作为陆军大将,怎么可能委曲求全去恳求自己的敌人?
山下奉文想到这一幕,瞬间猛出一拳,狠狠砸在面前的沙盘上,将代表远征军的棋子砸得粉碎。
他那张如同恶鬼般的脸上,写满了宁死不屈的“武士道骨气”。
他咬牙切齿地骂道:“去求他们?去求那群在东京湾看我们陆军笑话的马鹿?”
“我山下奉文,宁可在这里切腹自尽,也绝不向那群海军马鹿低头!”
他山下家的骄傲,他作为帝国陆军大将的尊严,让他无法做出这个选择。
然而,一旁的岗村凝次却摇了摇头。
他的眼中,没有山下奉文那种狂热的骄傲,只有冰冷到极致的理智。
他试图用最冷静的逻辑,去劝说这位己经被愤怒和屈辱冲昏了头脑的同僚:“山下君,请冷静。为了帝国最终的圣战,为了天皇陛下的荣耀,为了我们陆军最终能够彻底洗刷在缅甸的耻辱,我们个人受一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山下奉文却依旧固执地摇头,态度比之前还要坚决:“不行!冈村君,这不是我个人的荣辱问题!这关系到整个帝国陆军的尊严!我们若是向海军低了头,以后在每一次御前会议上,在每一笔军费预算的争夺中,就再也抬不起头来了!这个先例,绝不能开!”
说完,他似乎己经下定决心,要彻底放弃这个虽然完美,但却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的计划。
他整理了一下军服,转身便准备离去。
眼见整个“屠龙计划”,因为山下奉文和整个鬼子陆军最后的骄傲,将要胎死腹中。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岗村凝次看着山下奉文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他知道,必须用最极端的手段才能挽回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