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家有熊孩子
为了打消贾春玲的顾虑,刘根把收废品赚的钱大部分都汇给了她。
他还信守承诺,每天下午都给贾春玲打电话。
他每次打电话不但给贾春玲汇报生意上的事,还嘘寒问暖,关心儿子的学习情况,最后还不忘叮嘱贾春玲,“你别太会过!儿子正在长身体,你得多给他吃有营养的,也别亏待自己。”
贾春玲每次都很高兴地答应着,她很享受刘根每次打电话时对她的情意绵绵。
贾春玲每天早起去广场锻炼身体,然后回来陪佳程吃早饭,送他上学。
她除了买菜、做饭、接送孩子,空了就跟邻居叙叙话。
她花着刘根赚的钱,时不时把存单拿出来看看,看着不断增加的存款,觉得谁都没她的日子过得滋润!
就这样,刘根不仅每天忙着做生意,还要花心思周旋在两个女人之间,但他却乐此不疲。
但好景不长,这天刘根还像往常一样给贾春玲打电话,但一连打了好几次,都没人接。
他顿时慌了!开始魂不守舍、坐卧难安。
他在脑子里过滤着自己最近这两次给贾春玲打电话时说的每一句话,他担心自己哄贾春玲说这几天没生意,是不是露出了破绽?贾春玲会不会起疑心?他越想心里越不安,担心她会突然过来,杀他个措手不及!
刘根急中生智,忽然想到许志远,连忙打他的手机,“俺哥,春玲一下午都没接我电话,你赶紧去看看她可在家吗?我都快急疯了!”
许志远听出他的担忧,连忙安慰道,“你先别急!应该没事,我这就去你家看看。”
正好到了下班时间,许志远骑着摩托车从单位直接去了刘根家。
刘根虽然这两年挣了不少钱,但并不像他吹嘘的那样成了有钱人。贾春玲在家看着孩子上学,还是租房子住。
许志远到了刘根家门口敲门,无人应答,他只好给刘根回电话说:“我就在你家门口,家里没人。”
刘根一听更慌了,“俺哥,你抓紧问问俺旁边住的邻居可见春玲吗?”
许志远劝道:你别急!也许春玲去学校接孩子了。”
刘根说:“接孩子这个点也早该回到家了。”
“志远哥!”
许志远正在跟刘根通电话,忽然听见身后有人叫他,他回头看见是贾春玲回来了,赶紧把手机递给她,并告诉她:“刘根打电话找不到你,正着急呢!你赶紧跟他说句话,免得他担心。”
贾春玲接过许志远的手机,还没来及说话,话筒里就传来刘根的说话声,“我的个娘来!你咋才接电话呀!我都快急疯了!一下午,我往家里打了好几次电话,你都不接,我的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
贾春玲连忙解释,“我下午去学校开家长会了,回来路上碰到俺娘家庄的大磊媳妇,跟她说了一会儿话。”
刘根这才松了一口气,他如释重负地说:“没事就好!你和佳程在家一定要吃好喝好,别不舍得花钱。孩子正长身体需要营养,你也千万别亏待了自己。过两天我把收来的货卖了,赚的钱就都汇给你……”
刘根说了一大堆暖心话,才挂了电话。
打那以后,许志远在家人面前提起刘根时,都会夸他心细、会疼媳妇,干生意赚的钱都汇给春玲。
转眼间又快到春节,刘根给许志远打电话,“俺哥,我回来了!今晚我请你跟俺嫂子下饭店。”
许志远客气道:“你回来了,我给你接风!我来请。”
刘根非常诚恳地说:“俺哥,你就别跟我争了,这次我请。”
许志远见他诚心要请,就不再跟他争。
晚上,刘根在闲来小聚菜馆点了六个菜。
吃饭的时候,刘根不断地给贾春玲夹菜,并对她说:“你是咱家的功臣!我在外面忙生意,整天不在家,儿子考大学的事就全靠你了。我没文化,吃了不少苦,咋着也不能让咱儿再跟我一样!”
盼盼和佳程两个小孩吃了点菜,就跑外面玩去了。
刘根一边喝酒一边吹嘘,“这些年,我为了能揽下生意,给厂里负责卖废品的人送钱、送东西,可没少动脑筋!”
他越说越带劲,显得越发趾高气扬,“再难搞定的人,只要碰到我,都跑不出我的手心!”
许志远疑惑地问:“人家跟你素不相识,咋敢要你的东西呢?”
“一回生,二回熟呀!我打听他喜欢啥,就给他送啥。”
许志远点点头,“你这叫投其所好!”
“我没学问,就知道他只要是个人,总有喜欢的!喜欢字画的,我就买名人字画送给他;他喜欢女人,我就给他找女人。”
刘根凑到许志远跟前,小声说:“俺哥,不瞒你说,我为了能揽下生意,都给厂里管事的找过俄罗斯小姐。”
他这这话时,一脸得意,许志远听了表情愕然。
刘根拍着胸脯说:“只要肯下本,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许志远问:“可有收了你的礼,事没给你办成的呢?”
“俺哥,这情况我还真碰到过。”
刘根趁着酒劲讲起一件往事。
曾经有个姓刘的科长,刘根给他送啥礼,他都要,但就是不给办事,每次刘根问,他总推说再等等,后来索性见了刘根就躲。
刘根察觉到不对劲,一打听才知道,他们单位卖废品的事已经不归他管了。
“那你给他送的东西不是打水漂了吗?”
“那不能!我回去就把这事给春玲说了,她当时就炸毛了,直接去找刘科长,让他退钱。”
“没那么容易吧。”
“他当然不愿意退!但春玲不死心,趁他下班的时候,在厂子大门口堵住了他,故意大声咋呼,说他收了礼不办事,要是实在办不了,就把钱退给我们!”
许志远问:“那个刘科长会承认收了你的礼吗?”
“南方人都怕事,他也不想让厂里人都知道他收礼的事。后来他下班不敢出来,总躲着春玲。俺哥,你想想,他躲得了初一,可能躲过十五!”
刘根越说越兴奋,“春玲看下班的时候见不到他,就在上班的时候在大门口堵他,只要见到他,就拽着他的衣服不让他走!他也怕丢人,最后只好乖乖地把钱全退给春玲了,这叫咋吃的,就让他咋给吐出来!”
许志远笑着说:“没想到这窑门里还真能倒出柴呢!”
刘根笑着说:“春玲可不是个能吃亏的人。”
郑晓红看了眼许志远,“这事要是搁在你志远哥身上,花出去的钱肯定打水漂了。”
贾春玲吃着刘根夹给她的菜,得意地说:“我的钱也不是容易挣的,才不会便宜他呢!”
许佳程从饭店出去以后,用过年大人给他的压岁钱买了个玩具手枪,在路边玩耍。
一个卖充气球的中年妇女,推着辆自行车,车把上系着飘起来的各种好看的气球。
许佳程像猎手看到猎物一样,悄悄地用玩具枪瞄准气球打,只听“砰”的一声响,气球被打炸了。
许佳程吓得赶紧躲在路边的隐蔽地方,密切注视着卖气球的中年妇女,当看见她抬头用奇怪的眼神看着被他打炸的气球时,便做了个鬼脸,得意地笑了。
他嫌打气球不过瘾,又用玩具枪瞄准路边的路灯打。
盼盼阻止他,他像没听见一样,依然我行我素。
盼盼担心他惹事,又拿他没办法,只好跑到饭店里找大人。
她进门就气喘吁吁地说:“俺婶,佳程用玩具枪打路灯,我不让他打,他不听。”
贾春玲气得脸色发青,嘴里说着“他是想挨打了!”赶紧站起身跟盼盼一块出去了。
刘根却不以为然,笑着说:“佳程跟我小时候一样调皮!”
许志远也很无奈,“怪不得老一辈经常说七岁八岁,狗都嫌!’”
郑晓红看贾春玲走了,她也站起身说店里还有事,先走了。
刘根目送郑晓红走出饭店,搂着许志远的肩耳语道:“俺干娘的闺女大兰在我那儿住着呢!我和春玲约好的每天下午我给她打电话,就是怕她忽然去江南市找我,她要是知道我跟大兰住一块,那还不得闹翻天呀!”
许志远恍然大悟,笑着说:“怪不得你那次那么急着找春玲,我还以为你怕她出啥事呢?没想到你在外面金屋藏娇啊!”
刘根慌忙提醒道:“俺哥,小点声!这事要是让春玲知道,我就没好日子过了!”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呀!”
刘跟笑着喝口酒,“反正能瞒一会儿是一会儿。”
晚上,郑晓红跟许志远说:“刘根真会疼媳妇!春玲跟着他过了那么多年苦日子,总算苦尽甘来,熬到头了!”
许志远酒喝多了,就把实话都告诉了郑晓红。
郑晓红听了,十分吃惊,“这个刘根,竟然干出这种事!”
“我也是才知道,你们走后,他亲口对我说的,肯定是真的。”
郑晓红搂着许志远亲了一下,“看来还是你好啊!”
“那当然!我长这么大,就你一个女人,不信你出去打听打听!”
“不用,我相信你的人品,我们家志远可不是那种喜欢在外面沾花惹草的人!”
许志远自豪地说:“可让你说着了!”
郑晓红感慨道:“刘根虽然跟你是一个娘生的,但他的所作所为跟你可一点都不像!”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在淮北则为枳。”
郑晓红听后感叹道:“是啊!这话用在刘根身上真是再恰当不过了,看来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还是蛮大的。”
两人感慨后,越发觉得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