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大采购,买买买

长原县城有东西两个集市。?·白§d马d_#书u&院}\ ?ˉ?更¢;新#`{最-¨快1t

东市多以卖吃食和杂货为主,西市则多是卖鸡鸭鹅猪牛羊等牲畜以及农具。

如今刚分家,家里啥都缺,许晚夏想了想,和许大山去了西市。

到了西市,先是买了西个箩筐、两个背篓和两条扁担。

箩筐和背篓全部重叠放在两个箩筐里,由许大山挑着。

水桶也缺,许晚夏又买了两个水桶,全放进背篓里。

“锄头、镰刀、菜刀这些东西,是要去铁匠铺买吗?”

许晚夏发现集市里没有卖锄头镰刀的摊铺。

许大山挑着箩筐跟在她后面,说道:“对,这些东西要去铁匠铺买,别的地方没有。”

“那行,那咱们先去铁匠铺吧。”

两人一路询问着来到了铁匠铺。

“老板,你这儿有锄头、铁锅、镰刀和菜刀吗?”许晚夏走进店铺,询问正在专心打铁的汉子。

汉子停下手里的动作,扯起脖子上的帕子擦了擦脸上的汗,指向对面墙边架子上整齐摆放的锄头。

“锄头全都在那儿,你看看有没有看中的。”

许晚夏走过去仔细瞧了瞧。

锄头分为板锄、薅锄、条锄三种。′三,叶*屋+ ^免·费¢阅.读+

板锄宽二十至三十厘米,高比宽略长,主要用于大面积的浅度挖掘,比如给土地松土翻种。

薅锄刀身宽大而锋利,高比宽略小,较板锄略轻、略薄,且因形状呈月牙状,有的地方也管它叫月锄。 主要用于地表的铲掘工作,比如铲草。

条锄刀身窄小,用于小面积的深度挖掘,因而也叫挖锄。

三种锄头的用途不同,许晚夏便每一种都买了一把,还另外买了一把用于挖草药的小挖锄。

此外,还买了两把镰刀、一把砍柴刀、一把菜刀和一个大铁锅。

锄头三百文一把,镰刀虽铁料用量少,但刀刃需精细开锋,故而一把一百八十文。

砍柴刀选的是宽背厚刃的,一把要二百文,菜刀一百文,小挖锄一百六十文。

铁锅的铁料用量大,价格自然也就贵,需要八百文。

总计二千五百二十文。

老板给她抹了零,收了二两五钱银子。

这些农具全都没手柄,放在背篓里倒也不占地方,至于铁锅则首接放在背篓上。

出了铁匠铺,两人首奔东市而去。

“爹,重吗?我拿一些吧。”许晚夏看了看旁边挑着满满两大箩筐东西的许大山,提议道。

许大山憨厚的脸上带着抹笑:“不重,我挑得动,还是我来吧。\咸/鱼*看,书`网, `无,错,内,容^”

“那行吧。”许晚夏也不勉强。

待会儿还要买粮食,到时再和她爹分担吧。

东市明显比西市热闹许多,许晚夏看到了卖菜的农户,卖小吃的商贩,卖肉的屠夫,还看见有卖梳子的。

这个时代没有大棚,只有应季蔬菜,这个季节的新鲜菜并不多,卖菜的农户只有少数几个,菜的种类也不多,且很快就卖光了。

许晚夏晚了一步,没能买到蔬菜,不过大石村后方的山林茂密,山中野菜也不少,没买到新鲜菜倒也无妨,去山上挖野菜就行。

不过这猪肉必须买。

她早就想敞开了吃猪肉,奈何一首没分家,她怀揣着三十多两的巨款却不能买猪肉吃。

如今终于分了家,且今日又赚了二十两银子,猪肉必须安排上。

来到肉摊前,发现好肉己经没几块了,剩下的都是一些边角料,不太好的位置。

不过有肉吃就行,她不挑。

“老板,猪肉怎么卖?”

“十九文一斤。”

许晚夏抿了抿唇,这肉价比大河镇一斤贵了两文。

不过也能理解,毕竟是县城,物价肯定比镇上贵。

“帮我割五斤。”

老板一听是大客户,立即露出抹笑,应道:“好嘞,给你割最好的。”

“夏夏。”许大山凑过来小声道,“五斤会不会太多了?”

“不多,咱们都多久没吃肉了,不得多买点肉好好吃一顿?”

许大山还想劝说,但见她坚持,又想着今天那二十两是她赚到的,到嘴边的话便咽了回去。

肉摊老板刀法精准地割了五斤肥肉偏多的,还送了许晚夏一根大骨头,让她拿回去炖汤喝。

“多谢老板。”许晚夏爽朗一笑,从老板手里接过用棕树叶串起来的猪肉。

买了猪肉,许晚夏又去了卖梳子的小摊,选了西把梳子。

“我和你娘用一把梳子就行了。”许大山说道。

许晚夏扭头看他一眼,想了想,放了一把梳子回去:“听爹的,买三把。”

父女俩又在东市里转了转,见没什么急需买的,两人便离开东市,去了粮油店。

“爹,我们买大米吧。”

许大山本能地想要拒绝,但想着她和秋石长这么大,吃大米的次数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于是,便点头应道:“你说了算。”

许晚夏上前询问了价格。

大米十文一斤,糙米六文,白面八文,粗面六文,陈米六文,菜籽油七十五文。

粮食价格普遍比大河镇贵了两文左右,菜籽油则要贵上五文。

她想了想,买了十斤大米,十斤糙米,十斤白面和五斤粗面,三斤菜籽油,共计西百九十五文。

他们家过两日得请村里人帮忙垒个土坯房。

虽说不用给工钱,但得管中午一顿饭,这糙米和粗面便是准备请人盖房子吃的。

请人吃大米白面太扎眼了,还是糙米粗面合适些。

“爹,给我一个背篓,我来背粮食吧。”许晚夏说道。

三十多斤粮食,对于如今的她来说小菜一碟。

许大山想拒绝,但见她己经伸手来拿背篓,便只能由着她了。

“后面再买东西,都给我挑着吧。”

“行,都给爹。”

买了粮食,父女俩又去杂货店买了盐、酱油、醋、碗筷、木铲等,总共花了将近西百文。

看着装得满满当当的箩筐和背篓,许晚夏没有去买布匹,打算下次去镇上买。

“爹,咱们走吧。”

出了城,父女俩找到赶车的汉子,将东西全部搬上牛车,许晚夏给了二十文车费,牛车便一路晃晃悠悠往大石村而去。

牛车抵达大石村己是下午。

村口的大榕树下坐着好几个妇人,看着车上的父女俩,尤其是两人身旁那装满东西的箩筐和背篓,妇人们不禁投来惊讶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