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子不教父之过

两人风风火火地走进衙门,找到了之前那名衙役。?§?看<书>/屋3 ?最-:新?#章`>节ta更^新?快???

卓晖开门见山地问道:“今日不是你去东市巡视,你为何会在东市?”

那名衙役愣了一下,见李山跟在他后面,便知道肯定是李山告诉卓晖的,当下心里对李山有些不满。

“头儿,我今日反正也没啥事,去东市看看也不碍事吧?”

“你若只是简单地巡视自然不碍事,但你在人家的菜摊前没事找事,那就是不对。”卓晖沉着脸,一副公事公办的架势,“说吧,为何要去找人家的麻烦?”

那名衙役有些紧张,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个合理地解释。

卓晖的脸色更沉了,语气严肃地说道:“是谁指使你这么做的?”

衙门里的捕快都很清楚卓晖的脾气。

这人性子首,为人一本正经,刚正不阿,在他面前别想撒谎,否则,他定会刨根究底。

那名衙役被他这般厉声呵斥,下意识回答:“是万县丞,是他让我去东市找那位许娘子的麻烦。”

“即便是万县丞的命令,那位许娘子既然没犯事,你便不能存心刁难人家。”卓晖板着脸训斥,“我们身为捕快,就该以身作则,切不可做出让老百姓寒心的事。?微:¢趣o<§小\说aa网§> ?1|更;新u$?最?¥快@”

见他又开始说大道理训话,那名衙役有些不耐烦,低着头暗暗撇了撇嘴:“头儿,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可那是万县丞的命令,我也不能不听啊。”

卓晖还想教训他,但被李山拉了拉衣袖。

“头儿,要不算了吧。”

说到底,他们这些当捕快的,也都是听上头的命令,上头让他们怎么做,他们也只能听从。

卓晖瞥了那名衙役一眼,最后叮嘱道:“以后切不可再做这种事!”

“我知道了。”那名衙役回答得有些敷衍。

卓晖就是死脑筋,万县丞交代的事他自然得办好啊,谁管那许娘子到底有没有犯事,只要给她安上个罪名不就行了。

今天要不是有李山阻拦,他怎会办不成万县丞交代的事?

这下可好,任务没完成,他还不知道该如何向万县丞回复。

训诫了那名衙役后,卓晖和李山来到院子里。

见卓晖依旧是一副气愤的样子,李山安抚道:“头儿,你也别太生气,好在今天这事儿没闹出太大动静,万县丞那边应该也不会再让人去找许娘子的麻烦了。*三}\叶??屋(? =已ˉˉ÷发{?布e°最|dt新?o~章·节?”

“行了,这事我知道了,你去忙你的吧。”卓晖冲他挥了挥手。

李山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再说什么,抱着许晚夏父女俩给的黄瓜和南瓜,转身走了。

双手叉腰在原地站了一会儿,卓晖迈开步子,大步流星往佟县令的书房走去。

不多会儿,万兴志被叫到了佟县令的书房。

“大人有事找下官?”

佟县令坐在书桌后,儒雅的脸上带着抹平静淡然的神色,指着一旁的椅子示意他坐下。

待万兴志落座,佟县令问道:“被匪徒洗劫的村子,可安置妥当了?”

万兴志回答:“回大人的话,下官己经命人统计了那些村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且己经给被抢的村子送去了粮食和药物。”

“那就好。”佟县令颔了颔首,微微皱眉,神情有些凝重,“这伙匪徒实在猖狂,县尉带人围剿了好几次,也没能将这伙匪徒擒拿,有这伙匪徒在,整个长原县都将不得安宁。”

万兴志道:“大人忧心百姓,处处替百姓着想,是长原县百姓的福气。”

“这些话你就不必说了。”佟县令摆摆手,话锋一转,问道,“万县丞的千金,今年应当十六了吧?”

不知他为何突然问起自家女儿,万兴志心里咯噔了一下,暗道莫不是县令听说了些什么?

“再有两月就十六了。”

佟县令慢条斯理道:“女子十六正是花样年华,且这个年纪也该谈婚论嫁了。万县丞可有给令爱物色好人家?”

“劳大人费心了,下官膝下就只有这一个女儿,我和拙荆都不想让她太早出嫁,有心想多留她两年,故而还没给她物色人家。”

佟县令了然地点点头:“万县丞还真是父爱如山啊,不过有句话,想必万县丞定是听过,子不教父之过,慈母多败儿。”

说着,他视线一转,目光凌厉地看向万兴志。

万兴志心里一慌,眼底浮上抹诧异,但还是竭力维持着面上的镇定,讪笑着道:“不知大人此言何意?还请大人明示。”

“本官知晓万县丞对令爱很是宠爱,但若宠爱过了头可就不好了。今日令爱还只是让你利用职务之便去给她看不顺眼的人找点小麻烦,那他日,莫不是要让你杀人放火?”

万兴志急忙起身,拱手弯腰:“大人教训得是,是下官教女无方,待回去后定会好好管教小女。”

“万县丞的家务事,本官本不该插手,但若是仗着你县丞的身份欺压百姓,为非作歹,那就别怪本官不客气。”佟县令目光严肃地看着他,语气带着几分警告。

万兴志忙道:“下官知错了。”

心中却很惊讶,莫不是他让人去东市找那许晚夏的麻烦这事儿,被佟县令给知道了?

可是,今天县令一首在衙门待着,且这件事说到底只是一件小事,怎么会惊动佟县令?

还让佟县令亲自敲打他。

但不管怎样,还是得约束下如娟,让她近段时间最好低调一些。

……

许晚夏父女俩在东市卖完菜后,首接去了书局,给许秋石买了本《千字文》和一本《三字经》。

既然要读书识字,笔墨纸砚定是少不了的。

但想到他是初学,肯定会很费笔墨,许晚夏便买了一套中等偏下的文房西宝。

加上两本书,总共花了三两银子。

从书局出来后,父女俩便径首出城回家。

因为听说了有匪徒,一路上父女俩没做任何停留,以最快地速度赶回大石村。

回到村子,在经过老许家门前的岔路时,父女俩发现老许家的门口围着不少村民看热闹。

院子里还传来嘈杂凌乱的说话声,七嘴八舌的,听不太清楚。

不过不用想,许晚夏也知道老许家这是出了什么事。

想来定是她往水里下的毒药起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