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火器的重要性
事实上林工想的不错,当豪格发起突击的时候,德州城城墙上的人虽然看不清楚是哪支军队,但也知道是他们的同伙来了,如果城外能有点起色的话,这些人会拼了命的从城门冲出去。
结果熟悉的一幕再次上演,别以为你们是从京城来的两黄旗大明军队就会特殊照顾。
你们还是原来的那个打法,咱们早就知道所有的程序,可问题是就没有办法应对。
郑亲王济尔哈朗在城墙上急得跳脚,洪承畴他们也是用拳头锤击着城墙,奏折不是都送回去了吗?豪格难道就不能抽时间看看吗?
按照他们几个人的想法,该吃的亏我们已经吃了一遍了,现在你应该有所警惕才是,至少不要在同一个地方摔倒,现在可倒好了,用几千人的命又买了一次教训,可这种教训我们吃的还少吗?
“洪大人,你说面对这样一支军队,我们到底该如何操作才能避免战败呢?”
郑亲王济尔哈朗满脸沧桑的说道,从京城出发的时候打死他也不会想到会有现如今这种情况,旁边的洪承畴和孔有德也是一脸的苦涩。
“南贼火力凶猛,我方应该命令造将坊的人努力研究,切莫把这些东西当成奇淫技巧之术,战场上真能换我们几千人。”
这事情孔有德是最有发言权的,投降满清的时候他就带着一支火器部队过去了,可是满清人对这种军队不怎么上心,虽然给了他们一些编制和银两,但是重心还是在八旗铁骑的身上。
“本王明白了,本王明白了……”
郑亲王济尔哈朗无奈地拍着孔有德的肩膀,他知道满清朝廷犯了最大的错误在什么地方?努尔哈赤就是被大炮给轰死的,皇太极一直都非常重视火器的发展。
在攻打高地的时候,火炮也是立下了战功的,可是进入山海关之后,一路上他们所获得的胜利实在是太多了,在没有火枪火炮的情况下,他们也是一路连克数十城从辽东直接打到了中原地区。
统治者们对于火枪火炮的崇拜瞬间就给扔到一边去了,毕竟他们老祖宗不使用这玩意儿,使用的是战马上的骑射本领,所以从上到下的又开始鼓吹八旗铁骑的骑射。
可没想到你扔下的玩意儿,人家南明朝廷给捡起来了,而且要比原来先进的多,从当初在曲阜战斗的时候就应该明白,咱们也应该把京城那些火枪队都给带上,虽然射程和其他方面比不上南明朝廷的,但也比现在要好得多。
“那些事回到京城之后,本王定当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上提出来,重新给予火枪队重视,但现而今这个情况该如何处置呢?”
走下城墙的时候,郑亲王济尔哈朗又提出另外一个问题,他们满人在马上的功夫不错,但是论起动脑子的事情还是得靠这些汉人将军,以前的时**亲王也不相信这个。
他认为自己的脑子很好用,但是现如今到了战场上当真是不知道该如何处置。
“王爷可要听实话?”
洪承畴摸了一下旁边的城墙,已经有地方出现裂纹了,自从德州城被包围之后,城外的大明军队也没闲着,隔三差五的就会扔一堆弩炮过来。
一天两天的效果也不大,用肉眼甚至看不出来,但是这玩意儿积少成多,现如今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四面城墙上到处都是窟窿,有的地方裂纹已经跟小孩的手臂差不多了,能坚持多长时间他们这些人谁都说不好。
尤其是从南面济南战败回来的人,他们看到城墙上的裂纹的时候,整个人吓得都不知道该如何处置了。
毕竟他们见识过城墙垮塌的内幕,现在有着城墙的保护,他们还能够坚持下去,若是城墙垮塌了,后果不堪设想……
“都到这个时候了,你看看这周围的环境,我还能听那些阿谀奉承之言吗?洪大人有什么话请直说。”
郑亲王一直看不上这些汉人大臣,也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给这些人弯腰鞠躬,但眼下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王爷切莫行此大礼,在下受不得……”
看到眼前郑亲王弯腰鞠躬,洪承畴赶紧给扶住了,从投降满清的那一天开始,他就没受过这样的礼遇,皇太极活着的时候,这日子还比现在过得好点,等皇太极死了之后。这些满清权贵可真没把他放在眼里,毕竟他跟吴三桂尚可喜不一样,那些人都是手里有兵的。
“若是想要从德州城脱困,那就将军队分为四部分,从四个城门分头出击,那日王爷与豫亲王所做之事还是成功了一半了,从我们与大明军队交战开始,除了豫亲王逃出去这件事情之外,勉强可以算是一件成功的事,其他的我们都没有做到,若是有运气的话,从四门而出的军队至少有一支可逃。”
听到洪承畴这个话,郑亲王济尔哈朗瞪大了自己的眼睛,有些不敢相信洪承畴所说的话,城内军队至少还有数万人,战斗力也不是差到了极点,竟然只有四分之一的人能跑出去,但这还是个不确定的事。
孔有德此刻也在盘算着自己手下掌控的骑兵不多,逃命这种事情只能是依靠骑兵才行,步兵的战斗力不管多强,人奔跑的能力也是有限的。
若真的是四个城门打开,那么自己逃出去的几率有多少呢?
“把全城的百姓集合起来,驱使他们走在前面,是否对我们有所帮助?”
郑亲王想到了前些日子那个计策。
“肯定是有帮助的,南明军队打着光复大明的旗帜,若是派人射杀德州的普通老百姓,那恐怕他们也说不过去,但若是百姓乱了的话,对我们撤退也会有影响,这一招对敌对我都不好说。”
洪承畴非常慎重地说道,老百姓是一道屏障,可乱了,又是个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