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果真是大奸似忠

燕州军的攻势顷刻间停下,天地陷入安宁,万籁俱寂。-6′妖`墈*书,旺- ?冕^费-越^犊?

一股莫名的心悸,延宕开来。

离得近的燕州军,看到江宁那张冷若冰霜的脸,一个个吓得脸色惨白,一股寒意在双腿间升起。

平日里威风凛凛高高在上的卫援,脑袋被姜宁踩在泥地里。

他如今这一步走岔了,可谓是直接从天堂跌入地狱。

面对姜宁的问题,卫援只感觉自己的灵魂在经受拷问。

这种压迫感,简直令人绝望。

“太子殿下,是罪臣一意孤行,请太子殿下治罪!”卫援终于艰难的挤出一句话来。

被太子抓了现行,本就没有辩驳的余地,卫援不可能为自己脱罪。

这件事情牵扯的人可不少,他只能选择一力扛下。

否则燕州的下场,跟丰州差不太多。

只是大夏王朝一百多个州,太子难道要一个一个州杀过去?

“燕州的官员呢?都去哪儿了?就剩你一个总兵了么?”姜宁冷声质问道。

早年燕州官员基本上都是余氏的派系,这卫援跟余氏多半也有关系。

后来在京为官的,以及在燕州为官的余氏族人,统统都被打乱。

但燕州应该还在余氏的掌控当中。

难道是因为自己杀了余承鸿,放逐余添虎兄弟,使得余氏认为自己六亲不认,所以借北莽引兵南下之际,采取不抵抗策略,从而达到给自己上嘴脸的目的?

“罪臣不知道。\午·4·墈·书^ ?醉.辛′蟑+踕/更^歆¨快_”卫援回答道。

“是不知道,还是不想说?”

“不知道!”

“好一个不知道。”

姜宁抬起脚来,卫援被一道气机抓起,悬浮在半空中。

“看来你很有忠肝义胆嘛,还想一人揽下所有罪责?”

卫援再度被重重掼在地上。

他龇牙咧嘴,却完全升不起半点反抗之心。

“罪臣一人之过,愿以死谢罪。”

姜宁闻言,当场气笑了。

“呵呵,以死谢罪?说得轻巧。你觉得凭你一个人,能为死在北莽骑兵刀下的亡魂赎罪?”

姜宁微微眯眼。

“还是说,所有燕州军也该连坐?”

卫援闻言大惊,连忙说道:“殿下不可牵连燕州军,燕州地处边关险要之地。若是没有军队镇守,容易让北莽乘虚而入。将士们只是听从命令而已,燕州还需要他们。”

“哈哈哈!”

姜宁哈哈一笑。

“满口仁义,果真是大奸似忠!”

姜宁忽然抓住卫援的腿,将他抡起。

“好好看看,燕州究竟需不需要你们这群废物!”

卫援在县城上方飞过一道抛物线,重重的砸在县城前方。?c¢q·w_a?n′j′i^a¨.!c\o`m-

当他摇头晃脑的从泥坑中爬出来的时候,不禁虎躯一震。

此刻停在他面前的是一架奢华的龙辇。

北莽贵族趴了一地,就跟狗一样被绳子拴着。

跪在他面前的,正是南院大王,拥有铁手之称的阿无什索达。

卫援往龙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披着龙袍的男人吊在一根杆子上。

那是北莽皇帝!

原来不是阿无什族部的天狼军被灭了,是整个北莽皇廷都被端了?

卫援双膝一软,两眼一眯,仰面跪下,老泪纵横。

北莽皇帝都被抓了,现在哪还有来自北莽的威胁?

而北莽是北边最强的帝国,其他小国则更加不值一提。

太子的威名他听说过,可太子一人灭一国?这有多骇人听闻?

太子有这种本事,他们却还在北边搞阴谋诡计?

真是天大的笑话!

京师距离燕州六万里路,本以为天高皇帝远。

可现在卫援才发现,这六万里路就跟在太子脚下差不多。

“所有四品以上的将领,到北城门外。”

姜宁的声音响彻天地。

紧接着,姜宁便出现在卫援身边。

而这时,围住县城的燕州军,早已停下了攻击。

除了南城门外和北城门外,还有很多人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但他们刚刚打了打一波,完全无法撼动那屏障就不难得知,有绝顶强者在护城。

这道响彻天际的声音突然响起,裹挟着一股令人无法抗拒的威压。

很快,将领们陆陆续续的来到了北城门外。

这时候他们才看清姜宁的面容。

“孤问你。”

姜宁看向卫援。

“你说是北莽对我大夏的威胁大,还是你们这些狡诈恶徒对我大夏威胁更大?”

卫援跪在地上,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北莽皇帝看着。

他们想利用北莽大举进攻,将这件事情当做一副政治棋盘,从而达成某种目的。

他们以为北莽这把刀足够锋利,能让大夏王朝出一出血。

可是现在呢?他们真成了卖国求荣的狡诈恶徒。

“太子殿下,这一切都是余公的主意!”卫援终于交代了。

这句话,并未出乎姜宁的预料。

余氏表面被打乱,暗里藏拙,又在燕州经营了数百年,怎么会失去对祖地的掌控?

“哪一位余公?”姜宁问道。

“殷国公。”

卫援转身面向姜宁,重重的磕了三个头。

“殷国公府世子被殿下诛杀,而余氏是殿下母族,此事引起了燕州权贵一致不满。所以殷国公命令我们不抵抗,放任北蛮子入关。

燕州的兵权,一直在国公爷手里握着。他的意思是,等北莽拿下两三州之地后,再让燕州军与朝廷谈判。要钱,要法器仙宝,要更高的行使权。甚至还想让陛下褫夺您的储君身份。”

卫援全交代了。

果然跟姜宁预料的一样。

借北莽的手,绑架我的地盘来给我上嘴脸是吧?

殷国公余顺泉,姜宁的外祖父。

与北莽接壤的几个大州,就数燕州的兵力最为强盛。

燕州军不挡北莽军队,燕州以南的大州,根本就无力抵抗。

所以到时候还是要靠燕州军挡下北莽军队的进攻。

“但是你们没算到,孤亲自来了。”

卫援跪伏在地上。

“罪臣愿伏诛。”

姜宁出现在燕州,确实令人匪夷所思。

燕州所有权贵都达成了共识,想在这场阴谋当中谋取各自的利益。

所以不会有人向朝廷主动求援。

他们估计等消息传到京师,北莽已经吃下了两三个大州了。

“余顺泉在哪?”姜宁问道。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余公在岐山。”

“孤回来之前,把参与谋划此事的人的名单写下。”

姜宁话音还没落下,人已经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