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吃酒席

程家那边让人送来了几个日子,姜瑜和姜如兰一起选了八月二十七那日,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天\禧!小?说?网+ *免+费~阅¢读*

姜瑜女红不好,也没那个耐心,嫁衣是请绣坊做的,之前和程津说改建院子那会,就找人打新家具了,这也是她的嫁妆其一。

倒是姜如兰心情有些低落。

“别家女儿都是父母准备嫁妆,到你这还要自己挣。”

姜瑜安慰她娘“镇上那小院和那两亩田不是给我了,我就是自己添点好看。”

“那也是小瑜爹留下来的,不是我给你挣的。”

房里也就母子二人,姜瑜喊了很久没用过的称呼。

“妈,老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前世是你养我长大,我的手艺都是你教的,没有这门手艺,我怎么赚到的这些钱,这怎么不算妈给我备的嫁妆。”

姜瑜抱住姜如兰“你给我的己经很多了。”

两条命,一养育,一血肉。

“好了好了,今天静雪出嫁,我们还要去对门吃席呢。”

这都是二人第一次吃这里的酒席。

曲水最好的就是这点,宾客的贺礼亲友的添妆,都是给女儿带走的。

这里成亲和前世有些相似两家都要宴请亲朋,王家的亲朋都在这边吃,除了送嫁的人,都是不去梁家的,

这边摆宴席的钱都是王家出,王静雪嫁的又是梁家,王捕快为了面子也要摆上些丰盛的菜色。′萝`拉/小~说, *追¨最!新*章·节¨

而宾客的贺礼亲友的添妆,都是给王静雪带走的。

几人到王家时,王捕快是一脸的喜气,王大娘子强挤出笑脸。

新娘子房里人多,姜瑜就自己进去送了份子钱,到梁家肯定不缺她的衣服首饰,她留点钱在身上要方便些。

“你今日很漂亮。”姜瑜真心实意的夸赞。

她之前晒得有些黑,或许是吃的少,人干巴巴的没什么肉,她长得大气,还是胖些好看。

王静雪看到姜瑜送的银钱,心里很感激姜瑜的贴心。

家里的亲戚送的多是些被褥碗筷,她亲娘那边没人来,后娘家里送的更是简单,两张帕子,几根针,嘴上一个倒是说得比一个好听。

送份子钱的也有,但是送那么多的没有。

王静雪握住手里的银子。

“谢谢姜姐姐,姐姐成亲可一定要请我来。”

“好,一定请你。”

姜瑜出了王家,去寻姜如兰几人。

王家院子小,就摆了三桌,剩下的全摆在巷子里,此刻己经围坐好了,给姜瑜留了个位置。

吴娘子几人都在一张桌上,崔霜快生了倒是没来。

姜瑜旁边的婆婆先挑起八卦的头头。

“哎,听说了吗。”依旧是古今通用的八卦万能开场。?咸e鱼1看*)?书{?? }?已{发1_]布}最*新2章=?节.′=

“梁家送来的那些聘礼,王捕快把金银全给王家大丫头带走了,就留了点摆件布匹。”

有人接话“怪不得王大娘子今天脸色不好呢。”

“是啊,王大娘子还想留点首饰以后给她家哥儿娶媳妇,王捕快疼姑娘,愣是一个没留。”

“哎呦,这哪里是疼姑娘,那么多年也没见他疼,不过是好面子,不想在梁家面前落得卖女儿的下风罢了。”

这话姜瑜很赞同,要真的爱女儿不会忽视那么多年让王大娘子欺负,给她多带点东西就算疼了吗。

“王捕快也不亏,他本就没备什么嫁妆,梁家送来的东西换一换又让王丫头带走了,这下面子里子都有了。”

这些婆婆还是太厉害,什么都打听得清清楚楚。

“不过这梁家那么大家业,这给的聘礼,和我们家里娶亲也差不多嘛。”

吴娘子和姜瑜嘀咕。

“之前听我家郎君说梁家不是挺喜欢静雪的嘛,怎么给那么少聘礼,也没比下定厚多少。”

姜瑜心想,给再多,王静雪也不能全部带走,反而便宜了王家。

为了面子让欺负自己的人过上了好日子。

这种行为姜瑜不赞同。

“估计是这些日子梁夫人更了解了些静雪小时候的日子是怎么过来的吧。”

桌上的人聊了又一会王家,问姜瑜。

“姜娘子和程郎君什么时候成亲呀,前些日子程家上门我们可都瞧见了。”

姜如兰替她回答“还早着呢,等要吃酒了喊各位婆婆娘子。”

桌上有人与她们相熟,也有不熟的。

开口酸姜瑜那人,她就不熟。

“这住得近就是好呀,以后就是举人娘子了,要不说还是姜娘子命好呢,前头嫁个京城的,回来了还能找个举人老爷。”

吴娘子和这人倒是认识很久了,两人也不大对付。

“石娘子这话说的,好像谁住这小院程郎君就喜欢谁一样。”

“这不是住得近有便利嘛。”

吴娘子凑过来与姜瑜耳语。

“我听人说她之前喜欢程郎君,表心意被拒了才嫁到石家的。”

“石娘子这话我不太明白,大家不都是的一个巷子里住着的吗。”

石娘子肯定不能当着姜瑜面说是她靠着住隔壁方便勾搭程津。

石娘子没接话,姜瑜也不想和她多说。

又转了话题聊别的。

“菜来咯!”

随着一声吆喝,厨房那边上菜了。

随着一道道菜上桌,有人不禁感叹。

“王家下血本了这是。”

十二道菜,荤素搭配,汤羹甜点都有。

那汤还是排骨汤。

菜齐动筷,王家请的这个厨子手艺还行,只是做法比较传统,没有什么新花样。

姜瑜边吃边在心里盘算她成亲的菜色。

两家是隔壁,到时候宴席也摆在一起,程津没有官身,百姓家也不是很讲究那些。

姜瑜在心里盘算菜色,动筷子就慢了,姜如兰她们也吃得少。

姜瑜舍得,家里天天吃肉,几人手艺都好,也不馋这些。

石家条件一般,人又多,吃肉是很少的,甜水巷少有那么丰盛的宴席,她肯定要多吃点。

可是看见姜瑜慢吞吞的模样,好像这些菜色她都看不上眼一般。

也慢下了筷子,一顿饭下来,都没吃饱。

若是当时程津接受了她,嫁到程家过的肯定不是现在这种日子吧。

吃完饭桌子一收,众人退到路旁。

迎亲队伍就要来了。

大家都很好奇是不是梁三郎亲自来接,毕竟他是个傻子这事也是人尽皆知了。

为首的新郎官骑着高头大马,身后是八抬大轿,后面的队伍浩浩荡荡,梁家请的乐师也不少,敲锣打鼓好不热闹。

随着队伍越走越近,众人也看清了新郎官的脸。

不是梁三郎,是二郎代迎。

姜瑜几人又在门口看他们闹了一会,才见梁二郎身旁跟着王静雪一起出来。

只见她面带微笑,看不出什么不满。

或许对她来说,是谁来迎亲并不重要,离开这个家才更要紧吧。

迎亲队伍一走,这边也散了。

“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