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明事理
路上行人不算密,他也没掩着自己的哀怨,脚步都带着几分沉,走近临波楼了,把情绪捋顺,这才换上笑模样。\优`品.小\说′网. ?首.发*
一进大门,就瞧见阮奇同一位身形消瘦的年轻小郎君不知在说什么。
“二郎来了。”阮奇见他进来,笑着招手,拉过他便介绍,“快来,这是糯糯她娘的表弟,姓杨,排行第七,你们同岁,唤他七郎便好。”
阮奇转头对那位消瘦男子道,“这位便是我与你说的程家二郎,在临波楼帮衬大半年了,能干的很,往后七郎若是有什么不懂的,也可问二郎。”
“阮兄长谬赞,实在是不敢当能干二字。”程翊自谦道。
阮奇拍拍他的肩膀,“什么谬赞,二郎确实很能干。”
杨七郎立刻站定,拱手作揖,声音温温的,“见过程兄长。”
“不必不必。”听着这称呼程翊浑身不自在,“既是同岁,唤我二郎就好。”
“好,二郎。”杨七郎说着,又规规矩矩作了一揖。
“二郎带着七郎去后头同尝欢点食材吧。>-卡?卡?ˉ3小%?说x¤网d? `]追¨\·最±新?章¨?节ˉ”阮奇调侃道:“也好查验查验二郎可是学到真本事了。”
程翊拿起食材册子,“七郎随我来。”
阮尝欢正蹲在鱼篓前边,指尖轻点着水面逗鱼,听到脚步声便扬声喊:“程翊,今日送来不少鲈鱼,待会我们吃清蒸鲈鱼好不好?”
在外人面前,程翊总归还是端着几分稳重,他压着心底那点雀跃,低低应了声,“好。”
阮尝欢听着不对劲,这才抬起头,瞧见他身边的人,“杨表哥?”
大哥哥动作真快……
“尝欢表妹。”杨七郎早得了他娘的嘱咐,他明白自己是来做什么的,顺势走到阮尝欢身边,“这便是鲈鱼吗?”
阮尝欢退后半步,“嗯,这就是鲈鱼。”
自从上回同阮奇聊过后,她就有意无意少和程翊说话了,今天得了鲈鱼,一时高兴,倒又扬起了往日的笑脸。
“先点食材吧。”阮尝欢率先开口,转身走到食材摆放最远处。
两人连忙跟上,阮尝欢弯腰捡着食材,一样样报出名称和数量,程翊则是握着笔在册子上飞快记录着。¢x?x~s/s\y*q′.·c_o^m,
那么多时日下来,二人早就配合得当,连眼神都不必交流,若是遇上要翻页了,阮尝欢还会停下来等等他。
阮尝欢指着一筐子青菜问,“咦,这菜的量不对,昨日有人定了宴席?”
程翊闻言,立刻翻到册子后半页的预定记录,又扫了眼菜筐,便道:“定是定了,但按人数算,还是多了些。”
阮尝欢走近几步,顺势接过他手里的册子,两人一块低头看上头的记录。
虽没挨着太近,但这份自然的熟稔,落在后头站着的杨七郎眼里,总觉得不舒服。
阮尝欢算了算,“是多了,这菜放不得…”
话没说完,程翊便感觉到被人挤了一下,再回过味来,杨七郎己经梗在了二人中间。
他微微蹙眉,杨七郎怎么在前头还彬彬有礼,怎么到了这儿,竟这样冒失。
“若是中午点的人少,下午就让大厨房做了吃吧。”
她把册子翻到前头,准备还给程翊,却发现旁边站着的是杨七郎。
杨七郎抬手就要接过册子,阮尝欢却不着痕迹的避开,伸手塞到程翊怀里,“杨表哥刚来,还不熟悉,还是让程翊来吧,表哥先跟着看看。”
“好。”说着竟又作揖。
这才一会子,都作三回揖了,程翊只觉得这人莫名有些违和,但他也意识到自己的不妥,拉着杨七郎,一边记着一边同他讲解。
这边程翊忙着带新人,休沐的程津吃完早食,陪着孩子们玩了一会,揣上地契就出门去了。
叶家离着有些远,程津同意套了马车,一来图赶路快,二来想着拿了话本的分成,回来路上买几批缎子给家里做秋衣。
可到了叶家门口,小院院门紧紧闭着,门环上还挂了一把铜锁。
这样早,竟都出门去了?
正疑惑时,对门的院子传来动静,头发花白的阿婆开着院门倚着晒太阳,见是找叶家,喊道:“他家搬走了,院子都卖了。”
程津回过头,阿婆眯着眼仔细打量片刻,忽然拍手,“哎呦,这不是程举人吗,快来家里坐坐,喝碗热茶。”
程津拱手推辞,“不劳烦您了,您可知叶家是何时搬走的。”
“昨儿清早就搬走了,拉了好几车东西呢,连大物件都拉了,你家大姐未同你说吗,”阿婆随口答着,忽然顿住,她年纪大了人也老糊涂了。
这程举人不是早和叶家闹翻了嘛。
“那您可知叶家搬到哪去了?”程津又问。
“那什么什么镇,哎呦我年纪大了,也没捡着,这回犯了事的都被关过去了,叶大郎半瘫了在牢里,她们搬过去也好照看着。”
要说曲水还是富庶,县衙的牢里头都挤不下,裴清晏干脆把他们转到了镇上的大牢,统一看管着。
阿婆冥思苦想,还有什么来着?她的小孙孙听到自家阿婆在院子同人说话的声音,也跑出来。
“阿婆阿婆,你在同谁说话呀?”
“阿婆在同举人老爷说话呢,你可要好好读书,将来也考举人呀。”
举人老爷?
男童突然想起什么,仰着小脸喊:“对门叶家婶婶不是说,有信给举人老爷吗?阿婆是不是又忘了。”
“哎呦,想起来了。”阿婆一拍大腿,“程举人等等,有信,我去拿来。”
男童扶着阿婆颤巍巍回了屋子,取出一封书信,由男童拿着小跑递到程津手上。
“叶家婶婶说,若是有一位举人老爷来找她,就把信交给举人老爷。”
程津摸摸他的头,“好好读书,不光要考功名,更要做个明事理的人,定要知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万万做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