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啊!岁岁长大啦~”
姜瑜在程津脸颊上落下一吻,表示嘉奖,“好郎君。”像哄孩子那般哄他。
“娘~”清脆的童声从外头传来,只见岁岁扒着门框,伸出一个小脑袋来,见程津也在,又喊了声,“爹~”
见是闺女,程津手忙脚乱放开姜瑜坐好,故作镇定的问道:“岁岁来了。”
岁岁哒哒哒提着小裙子跑到姜瑜身边,仰着小脸说道:“今日糯糯提起我才知道,那日去她家,她带我去的是她自个的屋子。”
她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满含期待,“岁岁也想自己睡,可以吗?”
她问完姜瑜,连忙补充,“我刚刚问过阿婆啦,阿婆也愿意的。”
糯糯说她上学堂前就自己睡了,自己都上了那么久的学堂了,还和阿婆睡呢。
“当然可以呀。“姜瑜摸摸她的头,轻声说。
左右家里空屋子空床都有,如今七岁了,也可以自己睡了。
只是,姜瑜问她:“岁岁一个人睡,会不会害怕?”
“不怕!我可厉害了~”岁岁忙拍了拍胸脯保证。+8`6*z?h_o′n¨g·.-c!o*m,
姜瑜想了想,和她商量,“那待会娘去把屋子打扫出来,通通风,明儿岁岁再搬进去好不好?”
“好~”岁岁得了准话,笑眯眯的,又机灵的往后退了退。
“那我就不在这里碍着爹娘恩爱啦,我去找弟弟妹妹玩。”说完就头也不回的跑开了。
姜瑜摇摇头轻笑,“我去打扫屋子。”正准备起身,程津拉住她,“瑜娘把钥匙找出来给我,我去吧。”
程津要帮忙,姜瑜也不拦着,在书院坐了一天,做些家务也不错,于是她找出钥匙,“我和郎君一块去。”
年前家里才大扫除过一回,也不用多费心打扫,程津打了水擦了擦桌椅床。
姜瑜又找来三床旧棉絮,给岁岁铺得软软的,夫妻俩再分工搭手,给她搭上床帐子,没一会就弄好了。
第二日,岁岁一散学回来,就迫不及待跑动员爹娘帮她搬东西,也不用搬什么,一个装玩具的大木箱,再拿上衣物就成。
东西刚摆进屋,岁岁就一头扎了进去,任谁说要搭把手都连声拒绝,非要自己布置自己的小屋。
程津帮她把玩具箱子拖到外间摆好放好,姜瑜见他还要忙,拉着人走了。;3卡o\ˉ卡+?小?,>说%x?网o? !??无%[错¢)e内%¨§容|]?
“岁岁正新鲜着呢,随她去吧。”
她虽没去插手她布置自己的屋子,可到了晚间各自回房时,还是先帮着她打了水温水。
又悄悄躲到窗后,看看这个小姑娘能不能把自己洗漱的事打理妥当。
只见岁岁先挽起袖子,慢慢打湿了帕子,然后又学着大人的样子拧干,给自己擦了脸。
只是拧帕子的力气小,水没拧干,滴滴答答滴到外衫上,她自己却浑然不觉。
然后又把刚刚的洗脸水倒进地下的盆里,搬来小凳,褪下鞋袜,洗干净白净胖乎的小脚丫,拿巾子认真擦干。
“好黑的天呀。”岁岁对着窗外嘀咕,又看看了小脚盆里的水,“明日再倒吧。”
说着她不再管那盆洗脚水,熄了灯,只留床头边上那盏,快速脱了衣衫,掀开被子钻进去。
里头早有姜如兰灌好的汤婆子,暖烘烘的,岁岁舒服得在里头打了个滚,这才探出头。
“啊!岁岁长大啦~”说完便满足的闭上眼睛,没一会儿就传来均匀的呼吸声。
姜瑜这才轻手轻脚开了个缝进去,先是摸了摸她的袖子衣衫,见里头没湿,这才放下心来。
真是长大了,自己睡也不怕了呢。
岁岁自己睡很是适应,她一向是沾床就睡的性子,也没有起夜的习惯,通常一觉就到了天明。
只是每早起来,她总有些疑惑,为何晚上明明留了灯,里头的灯油也还有,为何早上总是熄了。
不过还来不及细想,娘或阿婆就会拿来被炭火熏得暖暖的衣服给她穿上,她便把那点疑惑抛之脑后,只顾着赶紧去填饱自己的饿瘪瘪的小肚子了。
休沐日,还是在临波楼里头,温娘子作为中人自然在场,糯糯得知岁岁今日要来,也缠着她娘一块。
在楼下,两个小姑娘碰上头,就手拉手就要到柜台角落里去玩耍,姜瑜见状忙追过去。
“那岁岁和糯糯在这里,可不能乱跑,若是有不认识的人同你们说话,也不许理。”
“弟妹放心。”阮奇说,“我今儿就在柜台这,定然看好她们。”
温娘子嗔了自家闺女一眼,这才对着姜瑜温和笑道:“我三叔三婶己经到了,我带着姜娘子和程兄弟上去吧。”
“哎。”姜瑜夫妻跟着上了楼,温娘子轻轻推开房门引荐,“三叔三婶,这是二郎的兄嫂。”
阮三婶当即起身,快步上前,亲热的来拉姜瑜的手,掌心暖融融的。
阮三叔虽没有首接过来拉着程津,却也放下了手里的茶盏,眉眼带笑的看着两人。
阮家没端架子,程津姜瑜却不能失礼,连忙行礼,“见过叔父,叔母。”
阮三婶拦起姜瑜,“快别见外,大郎和奇哥交好,跟着喊一声三叔三婶也使得。”
“是,三叔,三婶。”
“快坐快坐。”阮三婶拉着姜瑜,又喊温娘子坐下,“先喝点茶歇歇,一路过来也辛苦了。”
几人先是客套寒暄了一番,待茶过一巡,这才渐渐进入正题。
阮三叔这边己经寻摸到了一个厨子,那头也等着饭馆开业呢,他心里着急,想早些给人家个准信,便率先开了口。
“大郎。”阮三叔叫道,“想必奇哥媳妇也同你家说了,按常理说,应当是媒人在中间传话商谈,我也不绕弯子了。”
他顿了顿,诚恳道:“今日碰面,我们两家都知晓,是为着饭馆一事来的,倒不如面对面的把话谈透。”
程津连连点头,“三叔说得是,这般倒省去了许多麻烦。”
“嫂子说三叔己经买下了地方,这修葺的银钱,自然由我们家来出,只是我与娘子都不懂饭馆门道,二郎也脱不开身,少不得要劳烦三叔帮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