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诬陷贪污举报信,雨柱晒账本打脸
再也没有人敢用那些上不了台面的手段,去挑衅这头早已显露出神鬼莫测手段的巨兽。
何雨柱也终于迎来了一段真正意义上的没有内忧外患的黄金发展期。
他的商业帝国,以一种稳健而又迅猛的姿态,向着更广阔的领域,高歌猛进。
然而,就在他以为所有的旧时代余孽都已被扫清,可以安心地在商业的星辰大海上航行时。
一条最古老,也最阴毒的毒蛇,却从那个他早已不屑一顾的名为“道德”的泥潭里,悄然探出了头,试图发动它最后的也是最致命的一击。
一封匿名的举报信,被送到了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书记信箱里。
信的内容,言辞恳切义正言辞。
信中,举报人以一个“心怀正义,不忍国家资产流失的老党员”
的口吻,列举了星辰实业董事长何雨柱的“三大罪状”:一、利用与轧钢厂的特殊合作关系,大量侵吞、转移原属于国营工厂的公共财产,将“雨柱食堂”的利润,非法转化为其个人私产。
二、在星辰大厦的建设过程中,与承建商和供应商恶意串通,虚报工程款,套取国家银行的巨额贷款,中饱私囊。
三、生活作风极度奢靡,其个人资产的增长速度,与其合法收入严重不符,存在巨大的贪污腐败嫌疑。
信的末尾,还附上了一份所谓的“内部账目”,上面“清清楚楚”地记录着一笔笔触目惊心的“灰色收入”和“非法支出”。_e¨z·暁-税*王\ ¨埂`欣~蕞!全_
这封举报信,写得极有水平。
它没有纠缠于那些早已被澄清的私人恩怨,而是直指“侵吞公款”和“贪污腐败”这两个在当时最敏感,也最能触动国家神经的命门。
而那模仿得惟妙惟肖的账目,和那工整隽秀,带着一股老干部风范的笔迹,都让这封信,显得极具可信度。
这封信的作者不是别人正是那个躲在公共厕所里,苟延残喘的——壹大爷,易中海。
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从任何物理层面上去伤害何雨柱了。
他要用的是思想的武器,是制度的利剑。
他要将何雨柱,拉到“姓社还是姓资”这个最根本的战场上,用“人民”的名义,对他进行最终的审判!
……
市纪委对这封举报信,给予了高度重视。
毕竟,星辰实业如今的体量和影响力,已经大到不容忽视。
其与国营大厂轧钢厂之间那千丝万缕的联系,也确实容易引人遐想。
一个由市纪委牵头,联合了税务局工商局审计局的最高规格联合稽查大队,迅速成立。
一场针对星辰实业,史无前例的最严格、最彻底的财务与运营稽查,在没有提前通知的情况下,突击展开。
消息传出,整个京城商界,都为之震动。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想看看这位不可一世的“何老板”,将如何应对这场来自国家机器的最严厉的考验。
无数曾经被何雨柱击败的对手,幸灾乐祸,弹冠相庆。
他们认为何雨柱的末日终于到了。′比¨奇?中-雯?惘, .首′发′
资本的原罪,终将在社会主义的铁拳之下,被清算得干干净净。
然而,面对稽查大队的突然降临,星辰大厦的内部却是一片井然有序,没有丝毫的慌乱。
何雨柱,甚至亲自在大厦门口,迎接了稽查队的到来。
“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星辰实业,检查指导工作。”
他的脸上,带着真诚而又坦荡的微笑,没有半分的心虚与抗拒。
他当场下令,公司所有部门,包括财务部采购部工程部……
无条件地向稽查大队,开放所有的档案室、服务器和数据库。
任何一份文件任何一笔账目,都可以随时调阅。
这种极致的坦诚与配合,让原本来势汹汹的稽查队员们,都感到了一丝意外。
稽查,开始了。
税务局的专家们,一头扎进了星辰公司那浩如烟海的财务报表里。
他们惊讶地发现,星辰公司的账目,做得简直比教科书还要标准!
每一笔收入,每一笔支出,都有着清晰的来源和去向。
每一分钱的税款,都缴纳得足额且及时。
他们甚至还主动多缴纳了不少的“行业发展支持金”。
审计局的人员,则对星辰大厦的工程款项,进行了逐一核对。
他们发现,星辰公司的采购成本,甚至比市场平均价还要低。
因为何雨柱利用其庞大的采购量和强大的议价能力,将成本控制到了极致。
所谓的“虚报工程款”,完全是子虚乌有。
而纪委的同志们,在调查了何雨柱的个人资产来源后,更是哑口无言。
何雨柱个人的银行账户,干净得像一张白纸。
他所有的财富,都留在了公司的账户上,作为企业发展的储备金。
他本人,除了领取一份在当时看来都算不上“天价”的董事长薪资外,竟无任何额外的“灰色收入”。
稽查,持续了整整一周。
稽查大队将星辰实业翻了个底朝天,最终得出的结论,只有八个字:【清白如山,毫无破绽】。
就在稽查结束,结果即将向社会公布的前一天。
何雨柱再一次高调地,邀请了全京城的所有主流媒体,在星辰大厦,举办了一场名为“阳光下的财富”的新闻发布会。
他将星辰公司自成立以来的所有核心的财务报表、纳税证明、工程决算单……
用最直观的方式,制作成了巨大的展板,向所有记者,公开展览。
“各位”他站在展板前,手持话筒,目光坦荡地扫视全场,“这就是我何雨柱,和我星辰实业的全部家当。每一分钱,都干干净净,都沐浴在阳光之下,经得起任何人的检验!”
“我欢迎任何形式的监督,但我绝不接受任何别有用心的诬陷!”
他话锋一转,眼神陡然变得锐利:他当场宣布,将悬赏五万元,寻找那封“匿名举报信”的始作俑者!
发布会的最后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举动。
他邀请了所有前来参加稽查工作的纪委税务审计局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在星辰饭店,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答谢宴”。
宴会上,觥筹交错,气氛热烈。
酒过三巡,何雨柱端起酒杯,走到了负责笔迹鉴定的公安局专家那一桌。
“张处长,”
他微笑着说道,“有件事,可能还得麻烦您。那封举报信的笔迹我看着总觉得有那么点眼熟。不知道……能不能跟我们轧钢厂以前的一位老领导,易中海同志的笔迹,做个比对?”
那位笔迹鉴定专家,瞬间就领会了何雨柱的意思。
三天后。
【关于我厂退休职工易中海,因恶意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严重损害我厂合作单位及优秀企业家声誉的处理决定:经查实,给予易中海同志留党察看两年处分,并责令其在全厂范围内进行公开检讨。另,根据街道环卫处要求,自即日起,由易中海同志,负责我厂及家属区所有公共厕所的清扫保洁工作,为期三年,以观后效。】
当易中海穿着一身崭新的环卫工制服,拿着长柄刷子和消毒水,走进那个他曾经无比熟悉的公共厕所时。
他看到了墙上,不知何时,多安装了一个崭新的东西――一个亮着红灯的小小的摄像头。
摄像头的旁边,贴着一张纸条上面打印着一行字:【“劳动最光荣”——实时工作状态直播中,欢迎全厂职工监督。——星辰实业工会宣】
易中海看着那个红色的光点仿佛看到了何雨柱那双充满了嘲弄与冰冷的眼睛。
他知道,自己完了。
他被何雨柱用一种最“合法”,最“合规”,也最具有羞辱性的方式永远地钉在了这间充满了恶臭与污秽的厕所里,成了一个供人随时“参观”的小丑。
他手中的刷子,“哐当”一声,掉进了肮脏的便池里。
他浑身一软,瘫倒在地,发出了绝望而又无声的哀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