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宫闱微澜

新晋的妃嫔们迁入各自宫苑,紫禁城看似平静的后宫,实则暗流涌动。\m?y/r\e`a-d\c-l,o^u/d/._c¢o~m?

尚宫局的女官们如同最精密的齿轮,严格地运转着,将繁琐的宫廷礼仪和森严的等级制度,一丝不苟地灌输给这些初入宫闱的少女们。

每日卯时起身,梳洗请安(向位份高者),学习宫规,练习仪态,背诵《内训》《女则》,午后习练女红、书画或乐器…日程排得满满当当,容不得半分懈怠。

长春宫主殿,贤妃孙若薇端坐于上首。

她身着符合妃位品级的鸾鸟纹常服,发髻高绾,斜插一支赤金点翠凤簪,仪态端庄。下首坐着同住长春宫的一位才人、一位选侍。

气氛还算和谐,孙若薇言语间带着侯门贵女的矜持与长姐般的温和,并不苛责低位嫔御,但也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感。-狐/恋¢文′学+ !唔+错!内?容^

她深知自己位份虽高,根基尚浅,又有兄长在外的权势,言行举止更需谨慎,以免落人口实,给兄长招惹麻烦。每日向皇帝请安,她都一丝不苟,力求完美。

翊坤宫东配殿,昭仪马婉如的处境则略显不同。

她的封号“昭仪”高于同住翊坤宫主位的一位李婕妤。

这微妙的位份差距,让李婕妤心中难免有些芥蒂,虽表面客气,但言语间总带着一丝疏离。马婉如对此心知肚明,却不甚在意。

她依旧保持着晨起练拳的习惯,对嬷嬷教导的繁复礼仪学得认真,但眉宇间那股将门虎女的英气却难以完全磨灭。

她谨记祖母“持身以正,忠君报国”的教诲,对宫中那些曲意逢迎、勾心斗角的把戏本能地感到厌恶,常常独来独往,反而显得格格不入。^x¢7.0!0+t¢x?t′.,c-o`m′

这日练习插花,她插出的箭竹山花,野趣盎然,却惹得教导嬷嬷皱眉,斥其“失之野逸,不合宫廷雅趣”。马婉如默不作声,心中却不以为然。

储秀宫的气氛则更为微妙。婕妤周若兰居主位,美人周若梅住西配殿。

姐妹同处一宫,本应亲近,但位份的差距和各自的心性,却让关系变得复杂。周若兰性情温婉,谨守本分,对妹妹多有照拂,但也时常提醒她谨言慎行。

周若梅则因仅得美人位份,远低于姐姐,心中积郁难平。她自负才貌不输于人,认定是姐姐在复选时抢了自己的风头,或是皇帝对江南士族仍有偏见。

这日,内务府按例送来份例的绸缎首饰,周若梅见自己所得无论是料子还是样式,都明显逊于姐姐,顿时委屈涌上心头。

“姐姐如今是婕妤娘娘了,自然什么都是好的。”周若梅坐在西配殿的绣墩上,把玩着一支成色普通的玉簪,语气酸涩,“妹妹人微言轻,便只得用这些挑剩下的。”

周若兰正在看书,闻言放下书卷,温言劝道:“妹妹此言差矣。内务府份例皆有定规,位份不同,用度自然不同。姐姐这里若有合你心意的料子,你挑去便是,何苦说这些生分话。”

“生分?”周若梅眼圈一红,“姐姐如今高高在上,自然觉得妹妹生分!复选时,若非姐姐抢着答话,陛下怎会…怎会只封我做个美人!”她终于忍不住将心中怨气发泄出来。

周若兰脸色一变,正色道:“妹妹慎言!陛下圣心独断,岂是你我可以妄加揣测?复选之时,姐姐何曾抢你风头?是你自己急于表现,语速过快,失了稳重!宫中不比家里,一言一行皆关生死祸福!你这般心性,迟早要闯下大祸!若再口无遮拦,休怪姐姐请尚宫局的嬷嬷来教导你宫规!”

一番话,声色俱厉。

周若梅被姐姐从未有过的严厉吓住了,又羞又恼,捂着脸跑回内室抽泣起来。

周若兰看着妹妹的背影,无奈地叹了口气。她知道,姐妹间的嫌隙己生,在这深宫之中,这份亲情还能维系多久?

这些发生在宫墙之内的细微波澜,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虽小,却逃不过司礼监李忠布下的眼线。

一份份关于各宫言行动态的密报,悄然送到了乾清宫的御案之上。朱慈炤批阅奏疏之余,偶尔会扫上一眼,对孙若薇的沉稳、马婉如的“不合群”、周氏姐妹的龃龉,皆了然于心。

他如同掌控棋局的弈者,冷眼旁观着这些棋子最初的碰撞。后宫,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才刚刚拉开帷幕。

而皇帝的目光,己经投向了更远的地方——帝国辽阔的北疆。李定国平定滇西的捷报,如同一剂强心针,也让他将彻底解决北方蒙古诸部问题的计划,提上了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