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朝议南洋
收复吕宋的捷报如同春风,吹散了朝堂上因连续征战而积压的些许阴霾,却也带来了新的议题。
乾清宫西暖阁,关于南洋战略的御前会议正在进行。
首辅蒋德璟、兵部尚书范志完、户部尚书倪元璐、工部尚书南居益、礼部尚书顾锡畴、以及刚被紧急召回的征东将军赵铁鹰等人齐聚一堂。
巨大的寰宇坤舆图上,吕宋己被朱笔圈染为大明疆色,众人的目光则落在了其西南方那片形似象鼻的狭长半岛及其南端的那个关键节点上。
“陛下,”兵部尚书范志完率先开口,意气风发,“吕宋既下,大明在南洋己获立足之地。然欲控扼东西海路,屏藩中国,非取满剌加(马六甲)不可!此地乃南洋咽喉,西夷东来之门户。昔日葡萄牙人窃据此地,垄断海利,威胁诸藩。若我能收复此地,则海权在握,西夷战舰欲至中国,必先向我低头!”
收复故土,重掌海权,这个提议极具诱惑力。
几位将领眼中都露出兴奋之色。
然而,户部尚书倪元璐立刻泼了冷水:“范尚书豪气干云,然则钱粮何来?吕宋一战,虽缴获颇丰,然善后抚恤、筑城屯兵、舰队维护,所费亦巨。·3*4_k,a*n′s¨h+u!.¢c\o~m_去岁国债尚未兑付,今岁若再兴大军,远征千里之外之满剌加,国库恐难支撑。且满剌加不同于吕宋,葡萄牙人在此经营逾百年,城防坚固,且与印度果阿、锡兰之葡夷据点互为犄角,绝非一战可下。若战事迁延,如之奈何?”
工部尚书南居益也补充道:“战舰损耗亦需补充。‘武兴级’战舰虽利,然远征吕宋,各舰均有损伤,需入坞大修。新舰营造,非一朝一夕之功。水师官兵久战疲敝,亦需休整。”
首辅蒋德璟抚须沉吟道:“二位尚书所虑,亦是老成谋国之言。陛下,老臣以为,吕宋新附,人心未固,当以消化吸收、稳固根基为先。满剌加之事,或可缓图之。且葡萄牙人与西班牙人素有嫌隙,其在澳门之态度亦较恭顺,是否可遣使交涉,晓以利害,或能令其知难而退,让出部分权益?”
“蒋阁老此言差矣!”赵铁鹰声如洪钟,他刚从那血火纷飞的北方战场下来,深知战机之重要,“西夷之辈,畏威而不怀德!葡萄牙人虽与西班牙人不同,然其盘踞满剌加,扼我海道,此乃事实!与其虚与委蛇,不若以雷霆之势夺之!末将观吕宋水师经此一战,己成虎狼之师,正宜趁胜进军,一鼓作气!若待其做好准备,联络其他西夷,则事倍功半!至于钱粮战舰,岂能因噎废食?陛下,末将愿亲率一军,为陛下取此咽喉之地!”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下。^咸~鱼^墈_书~罔\ _哽!歆.嶵+哙?
朱慈炤静静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地图上的马六甲海峡。良久,他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定下了基调:
“满剌加,一定要拿回来。此非仅为一时之利,实乃帝国千秋万代之基业。郑和当年在此设立官厂,宣威海外,何等气象?后因朝中短视,弃之如敝履,乃使西夷坐大,遗祸至今。朕绝不会重蹈覆辙。”
他话锋一转:“然,倪卿、南卿所言,亦是实情。国力有度,不可竭泽而渔。”
“陛下圣明。”众臣静听。
“故,朕意己决:对满剌加,暂不兴大军强攻。”朱慈炤眼中闪过一丝锐光,“赵铁鹰。”
“末将在!”
“朕命你暂卸征东将军之职,加授‘南洋巡阅使’,持王命旗牌,节制吕宋、台湾、广东、福建水师!统率‘定远’、‘镇远’、‘靖远’三舰及精锐快船三十艘,水师陆战营五千,移驻吕宋!”
“朕予你一年时间!一年之内,你的任务有三:其一,巩固吕宋防务,清剿残敌,训练土兵,将其经营为我大明进军南洋之不落堡垒!其二,以吕宋为基,派出舰船,向南、向西,详细勘探航道,绘制海图,摸清满剌加、苏门答腊、爪哇等地西夷兵力部署、港口虚实、土邦态度!凡有可乘之机,如小股西夷舰队、防御空虚之据点,可伺机攻占,剪其羽翼!其三,广泛联络南洋各地心向大明之华商、土王,许以贸易优惠、军事庇护,暗中结盟,孤立葡夷!”
“这是一场无声的战争,是大军出征前的铺垫。你要给朕把南洋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把未来的进军路线和盟友给朕找出来!可能做到?”
赵铁鹰闻言,眼中精光爆射,这是比单纯冲锋陷阵更富挑战的任务,深合他意!他单膝跪地,斩钉截铁:“末将领旨!必不负陛下重托!一年之内,定将南洋西夷之虚实,绘成图册,献于陛下御前!”
“好!”朱慈炤点头,又看向倪元璐和南居益,“户部、工部,全力保障赵将军所需。新舰建造、水师扩编,一刻不得停。国债兑付之后,可考虑发行第二期,以南洋未来关税为抵押。朕之内帑,仍可支应部分。”
“臣遵旨!”倪、南二人知皇帝决心己定,不再多言。
“顾锡畴。”
“臣在。”
“礼部选派精干使者,持朕国书,正式出访暹罗、占城、真腊等南洋诸国,重申宗主之义,共商应对西夷之事。对葡萄牙澳门总督,亦可加以笼络,透露我大明无意与其全面为敌,只欲恢复满剌加故土,让其自择立场。”
“臣明白,这就去办。”
一场经略南洋的宏大战略,就此定下。
不是急于求成的猛冲,而是如同高手对弈,先布局,再落子。
帝国的触角,开始以吕宋为支点,悄然向南洋深处延伸。
而赵铁鹰这把锋利的战刀,也将再次出鞘,执行一项全新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