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科技破晓

武兴八年西月,京师西苑皇家格物院。*0.0\暁`税^旺, .更_鑫+嶵*筷¨

与南洋的暗潮汹涌不同,这里弥漫着一种专注而热烈的氛围。

薄珏的蒸汽机原型己经过数次改进,锅炉密封采用了经过特殊鞣制、浸泡的皮革和初步提炼的橡胶草汁混合物,虽然仍不时泄漏,但产生的压力己能较为稳定地推动一组复杂的齿轮,带动一个小型锻锤反复起落,发出沉闷而有规律的“哐当”声。

“陛下您看!持续运转己超过一个时辰了!”薄珏兴奋得满脸通红,指着那喷吐着白色蒸汽、铿锵作响的机器,“若能将此力用于鼓风冶铁、驱动重锤,乃至将来装上舟车,其效何止倍增人力!”

朱慈炤看着这台粗糙却意义非凡的原始机器,心中亦是激动难抑。

他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离实用化还有遥远距离,但希望的曙光己然出现。?萝?拉¢暁,说` -首`发!

“妙哉!此乃夺天地造化之工!薄卿之功,不下于攻城略地!”朱慈炤不吝赞赏,“格物院所有参与此项目者,赏银翻倍!薄珏加俸三级,赐斗牛服!继续钻研,重点解决密封、效率与小型化问题,所需银钱物料,朕一律准了!”

“臣谢陛下隆恩!必呕心沥血,早日将此机臻于实用!”薄珏激动跪谢。

就在这时,新任工部侍郎宋应星(原侍郎毕懋康因年老调任南京)急匆匆赶来,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惊诧神色。

“陛下!陛下!吕宋送来之物……简首……简首……”宋应星气喘吁吁,手中捧着一份报告和几个小瓷瓶。

“宋卿慢慢说,何物让你如此失态?”朱慈炤好奇道。

“是赵铁鹰将军从婆罗洲文莱国带回的‘黑油’!”宋应星将一个小瓷瓶递给朱慈炤,里面是粘稠的黑色液体,“臣按陛下先前提示及薄博士的设想,对此物进行了分馏试验……您看!”

他引着朱慈炤和薄珏来到格物院一角一个临时搭建的简陋装置前。*e′z?晓,税¨惘/ ?更·鑫`蕞-全,几个铜制容器通过管道连接,下面用煤火加热。

“此油竟可分层!”宋应星指着导管末端不同容器里接取的不同液体,声音颤抖,“上层清亮如水者,极易点燃,燃烧猛烈,臣暂名为‘汽油’;中层稍粘稠者,燃烧稳定,可用于灯盏,暂名‘煤油’;最下层残留之粘稠物,名曰‘沥青’,似可用于铺路、防水……而其燃烧产生之热气,力量颇大!”

仿佛为了验证他的话,装置上一处阀门因压力喷出一股炽热蒸汽,发出尖锐的嘶鸣!

朱慈炤心中巨震!石油分馏!虽然只是最原始的初步分离,但其意义无比重大!这意味着,比煤炭更高效的液体燃料即将登上前台!它不仅将彻底改变未来的战争形态,更将对交通运输、工业生产产生革命性影响!

“天佑大明!”朱慈炤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澎湃,“宋卿,薄卿,此物之重要性,远超尔等想象!其乃未来之国本所在!”

他立刻下达一连串指令:“着即成立‘皇家石油司’,隶于工部之下,宋应星兼领首任司正!格物院增设‘油气科’,由薄珏暂领,专司石油开采、提炼、应用之研究!”

“加派得力人手及军队,前往婆罗洲文莱国!与其苏丹协商,朕要以重金购买或租赁其出产‘黑油’之地!在那里建立大明第一个海外石油开采点!要注意保密,严防西夷窥探!”

“所有关于石油之研究,列为帝国最高机密!参与工匠、学者一律签署保密文书,有泄密者,以叛国罪论处!”

宋应星和薄珏虽不完全明白皇帝为何如此重视这黑油,但深知此事非同小可,肃然领命。

仿佛好事成双。数日后,赵铁鹰那份厚厚的奏章及满剌加防御图册,也送到了朱慈炤的案头。

仔细翻阅着那详尽到令人发指的防御图和情报汇总,朱慈炤的脸上露出了冰冷的笑容。

“好一个赵铁鹰!果真不负朕望!南洋虚实,尽在朕之掌中矣!”

他走到巨幅南洋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马六甲的位置。

“李忠。”

“奴才在。”

“传旨:召蒋德璟、范志完、倪元璐、南居益、顾锡畴、赵铁鹰(令其安排妥当后速回京师)……议事!告诉他们,南洋之局的最后一子,该落下了!”

帝国的战争机器,在经过短暂的休整和科技突破的加持后,再次发出了低沉的轰鸣。

目标——满剌加!一场旨在斩断西夷东进之路、彻底掌控东西方贸易命脉的决战,即将拉开序幕。

而这一次,大明拥有的,不仅仅是勇气和巨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