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安置新村民

蜀州府那边,姜寒山再次乔装打扮,随徐老头去会见褚天枢。)a§微°?趣±?小[§?说^?网¨ u÷免?°费£&阅?u?读2±

大窑村这边,崔秀眉他们也没闲着。

最近几天,已经有一批灾民抵达琴山县。

有五户人家,男女老少共计四十三口人,分到了大窑村。

崔秀眉带着村里强壮的汉子和妇人在帮忙安置。

建房子那是灾民自己的事,但既然分到了村子里,村里便帮着搭建了简易的茅草棚子,起码暂时能遮风挡雨。

这五户人家目前看着都还算老实本分,面对大窑村的帮助,一个个都很感谢。

其中有户人家只有祖孙三人,也就是一对老夫妻带着七八岁的孙子。

听说这老夫妻唯一的儿子当兵死了,媳妇也改嫁了。

他们是跟随女儿婆家一起逃难来的。

这次女儿婆家一家人被分到了隔壁永河村,原本也是想让他们一起。

但老夫妻俩拒绝了,选了离永河村的大窑村。

崔秀眉听到这件事,好奇地问他们:“跟闺女住一个村子不是挺好的吗?你们为什么不去啊?”

那大娘性子爽朗,笑呵呵道:“嗐,离得近当然是好,只是这一路走来,我们已经受他们一家子很多照顾了,虽然她婆家没说什么,但我们自己心里过意不去,总麻烦他们也是不好的。.精??±武x,%小_?说+网[? {~(更>x\新(?[最,?<快<,”

“如今都要安顿下来了,再不用担心一路上遇到什么危险,自然还是保持一点距离的好。”

“大窑村和永河村离得这样近,以后闺女想来看我们也方便,她若遇到点什么事,我们也能赶得去,没必要非要住一个村子。”

旁边的老伯也点头附和:“是啊,如今这样就很好,”

崔秀眉明白了他们的顾虑。

能这样打算,看得出来他们是会为闺女着想的人。

这样不自私的人,总归品性不会太差,她心里便生出了几分好感。

“大娘说的,我听懂了,我也是养闺女的人,懂你们的用心。”

“既然选了咱们村子,那就好好安顿下来,在我们村里,别的不说,只要你们勤劳肯干,肯定不会饿肚子的。”

“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选择来大窑村真是我们走运了。”老伯笑呵呵地,忙感谢道:“这两天真是多亏了你们,帮我们又是搭棚子,又是提供米粥。”

“不然我们这两把老骨头,又带着个孩子,还真没这么快就安顿下来。”

“嗐,这都是小事,以后都是一个村的人了,这点人情有你们还的时候。”

崔秀眉大大咧咧地说着,看到旁边玩耍的几个孩子,又道:“只要你们勤勤恳恳地过日子,以后好事还多着呢,这些孩子还能送去村学堂里念书。@-求?书

这最后一句话,无疑是个大饼。

不仅是老夫妻俩,还有旁边忙活的灾民们,都不由停下手里的活儿朝她看来。

“大妹子,你说真的?咱们村子还有学堂呢?我们的孩子都有机会去念书?”一位妇人当即问道。

崔秀眉笑着回道:“是真的,村学堂对自己村里的孩子都是不收学费的,不过每个月得给学堂交些柴火。”

“五岁到十岁的孩子都能送去念书识字,十岁以上的,哪怕是七老八十的人,只要想念书,每天早上也会有一个时辰的早课。”

“不过这个年纪的,主要就是奔着识字算数去的,想要参加科举,那就得去县里的学堂或者书院求学了。”

她将村学堂的规矩都一五一十地说清楚,目的就是吸引这些人,更有归属感地留下来。

毕竟孩子是一个家的希望,抓住了希望,大家自然就会慢慢融入。

众人听完这话,都纷纷感慨自己选对了地方。

只要有条件,谁不想孩子能念书识字啊。

不说考科举当官,哪怕是去外面找个活计,识字跟不识字,差别还是蛮大的。

一时间,大家干活都更有劲儿了。

崔秀眉见众人脸上都洋溢起了笑容,嘴角也勾了起来。

虽然她不懂怎么收买人心,但大家都是有孩子的人。

将心比心,动之以情,她还是会一点的。

等到下午,她还邀请了几个人进村子里去看学堂。

实则是向大家展示村里的条件。

去的几个都是比较能说会道的。

那些人一看村里大路都是石板路,小路也铺了石头,家家户户住的都是砖瓦房,一路上感慨声、惊叹声就没停下过。

“大妹子,你们村子是不是开了什么工坊啊,咋家家户户都住这么好咧?”

“是啊,这条件比我们那边大镇子都要好太多了。”

崔秀眉也没掖着藏着,大大方方道:“咱们村啊,近几年建了几个烧砖烧瓦的大窑。”

“这些房子啊,都是用村里烧的砖瓦建的。”

“前些年大家过得也都艰难,我家住的都是漏雨的茅草屋,也就这两年日子才好起来。”

众人一听,好听的话不要钱似地往外冒。

“哎哟,村里还会烧砖烧瓦呢,怪不得叫大窑村!”

“这大窑可不是一般人能建出来的,看来村里有高人啊。”

“村里这条件真是太好了,若不说这是村子,我还以为到了什么富贵老爷的庄子上呢。”

崔秀眉听着这些好话,谦虚道:“哪就有那么好了,也就是房子建得结实了一点。”

“村里人跟大家一样,也还是吃着粗粮野菜,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

这话一下子就拉进了距离。

有那大胆的便问:“妹子,我们以后成了村里的人,好好干活,是不是也能建这样的砖瓦房?”

“那必须能啊!”崔秀眉顺势又画起了饼,“村里这些房子,都是大家辛苦劳作换来的。”

“只要大家有心,不出一年,多了不敢说,三两间砖瓦房肯定是能盖起来的!”

说着,她还指出了明路——

“马上就入秋了,等秋收完,村里又得开始忙活烧砖烧瓦的活儿。”

“近两年一到秋天就缺人手,还得从其他村子雇人,只要你们不怕辛苦,到时候也可以来做一份工。”

众人闻言,当即心思活络开来。

“妹子这话说的,都是庄稼人,哪有怕苦怕累的,只要村里不嫌弃,我们肯定愿意来干活啊。”

“是啊,这年头能有活干是多好的事,我原本还想着到时候去县城做苦力,挣点过冬的米粮嘞,没想到村里就有活儿干。”

“可不是嘛,这下咱们不用担心冬天饿肚子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夸着村里的好。

崔秀眉笑眯眯听着,心想今天这波宣传算是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