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想要修路
然而不等两人说话,他就摆摆手:“算了算了,这些事你们安排就好,有什么需要我做的,跟我说一声就是了。”
“我呀,只负责干活儿,可不想操心太多。”
徐老头闻言,笑骂道:“瞧你那点出息,你好歹也是县里闻名的匠师,心里就不能多装点东西?”
崔三叔立马摆手婉拒:“心里头事情装多了,晚上容易睡不着。”
“您老都说我是匠师了,心思简单才能专注于技艺嘛。”
“眼下天色也不早了,你们聊,我得回去睡觉了。”
崔三叔说着,卷起自己的旱烟袋子,叼着烟杆就走人了。
王村长瞧着他的背影,无奈道:“这个老崔啊,这么多年了,真是一点性子没变。”
徐老头笑呵呵道:“他这样也挺好,知道得少,也省去许多忧虑。”
“既然他不想知道,也就别拉着他了。”
姜寒山点点头:“干爹说得没错,只要我们知道三叔与我们是一条心的就成。”
“如今崔石也能独当一面了,不如下次就叫上他一起吧。”
在座的人都是有些心眼子在身上的,一听他这话,都有些哭笑不得。/x^g_g~k.s~.~c¢o′m?
这前脚还说只要是一条心就行,后脚就要拉人家儿子过来。
不过他们也都赞同。
崔石这两年的表现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许多事他都知晓,其实早该叫他一起了。
王村长点点头:“成,那以后崔家的话事人,就由崔石来担任。”
旁边的李老头听闻这话,不由叹了口气:“唉,要是我那三个儿子,能有一个顶事的,我也可以跟老崔一样歇着了。”
“李叔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啊。”崔秀眉笑着反驳道,“你家三个儿子,那都是能顶事的人,但你也不能歇,咱们还指望你能出谋划策呢。”
“我出谋划策?”李老头一脸惊讶地指了指自己,“崔丫头,你没发烧吧,你没看我这一晚上都没话说。”
“我顶多给大家把把风,费脑子的事可不行。”
崔秀眉却笑道:“那可不一定,别的不说,那铁矿的事,还得多亏了你上次说的话呢。”
“要不然,咱们也不能顺利开采不是?”
先前村里打算开采铁矿,一时间又不知道该跟村里其他人解释这事。
倒不是不信任他们,只是人多口杂,若直接说是私自开采,又怕有人不小心说漏了嘴。
别的不说,大窑村与其他村子有很多姻亲。.d.n\s+g/o^m~.~n*e?t~
而且不是每个人都能顶着杀头的罪做事,还能安然若泰的。
当时还是李老头出的主意,说铁矿是柳县令得了朝廷的命令,让村里人秘密开采的。
因为要避开镇北王和一些权贵的耳目,所以这件事必须守口如瓶。
这样一来,村里参加开采的人,既保了密,还少了心理负担。
此时李老头听她提起这事,有些不好意思道:“嗐,那都是歪点子。”
“不管什么点子,管用就行,不是么?”崔秀眉夸道:“李叔你可是立了大功的。”
瞎眼徐老头也点点头:“这有时候啊,还真就需要这些歪点子。”
“老李,你也别谦虚了,说说吧,这县里修路的事,你有没有什么点子,能让柳县令发动全县的人一起参与?”
“...好你个老徐,合着搁这儿堵我呢?”李老头当即就被气笑了。
“你和寒山这两个智囊都在这儿,还来问我法子?这是故意埋汰我呢?”
“我是真心请教的,这不是看你鬼主意多吗?”
徐老头解释道:“我和寒山与柳常胜都太熟了,我们能想出的法子,无非就是诱之以利益,修路是利民的好事,他这样为老百姓真心着想的父母官,没道理拒绝。”
“但修路这种事不同于村里的事,我们一群庄稼人,去操整个县的心,很容易被他看出端倪。”
李老头一听这话,也知道对方没有笑话他的意思。
但他又好奇道:“我一直以为,柳县令跟我们是一条船上的人,怎么听你这意思,竟然不是?”
王村长也同样好奇,他也一直是这么认为的,毕竟柳县令跟姜寒山走得近,又老来村里蹭饭。
面对他们的疑惑,徐老头对姜寒山道:“寒山,你来给大家解释吧。”
姜寒山应了一声,淡然道:“柳常胜的立场并不明确,他作为朋友,待人真诚,作为伙伴也能并肩作战。”
“作为一方父母官,更是清正廉明,想老百姓之所想,急老百姓之所急。”
“但他毕竟是朝廷的官员,他所受的教养,没有乱臣贼子这个选择。”
他的声音很平缓,没带多余的情感,却听得王村长和李老头心头一震。
这两年他们的日子过得太舒坦了,都忘记他们做的事,其实是不被礼教所容的。
乱臣贼子...若柳县令真跟他们一条船,那可不就是乱臣贼子了么。
“我明白了。”李老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我想想,如果不能从百姓受益上去说服柳县令,那从我们村子的利益出发如何?”
李老头说着,看向姜寒山:“寒山,你书读得那么好,咱们村子给你捐一个官儿当当如何?”
捐官?姜寒山瞬间懂了他话里的意思。
“这个法子倒是可行,只是...给我捐官,怕是不太好。”
“他知晓我一直无心做官,突然捐官,倒是显得突兀了。”
李老头不以为意地摆摆手:“这有啥,这官不是你自己想当,是我们村里想让你当的。”
“咱们村如今日子富裕了,就差有个读书人撑门面了,刚好你又是书读得最多的,推举你出来合情合理。”
“给全县修路这么大的事,只向朝廷讨封一个虚衔,柳县令应该也会很乐意帮忙的。”
“这话倒是没错。”徐老头也赞同地点点头,笑眯眯道:“老李啊,要不说还是你主意多啊。”
“你看,你这一开口,法子不就有了嘛。”
“...我这也是受了往事的启发。”
李老头叹了口气:“想当年,我那家乡乱的时候,买官捐官的人可不少嘞。”
“寒山可比那些人强多了,给他捐官,我都觉得委屈了他。”
“他这样的,原本自己就能当个好官!”
姜寒山:“......”
这话可折煞他了,他不当个奸臣贼子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