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肥鸭子饿鸭子
千牛卫在唐朝是皇帝亲军,而千牛备身隶属于千牛卫麾下,是皇帝的御前护卫。
虽然千牛卫如今已经名存实亡,亲军的职责已经被内殿直接过,但千牛备身这个职务却仍然存在,依旧承担着贴身护卫的职责,乃正六品下的武官。
而想成为千牛备身,忠诚度上必然是经过层层把关,属于皇帝绝对的亲信。
李幼澄把自己的御前护卫都派过来了,显然是有急事。
果然,这名千牛备身接着说道“末将奉御命前来,还请都使大人借一步说话。”
许安点了点头,屏退左右之后带着他来到一处侧厅。
“都使大人,这是殿下要末将给您的信,并且殿下希望您能尽快回信。”千牛备身见状这才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恭敬的递给了许安。
许安当即接过信件拆开之后开始阅看上面的内容。
信不短,李幼澄把自己关于商州之事的为难之处以及想法都写在了上面。
“让岳承以长史之职代管州事吗。”许安静静思索。
这不是不行,但是李幼澄考虑到的那两个问题也确实不容忽视。
不过如今他们手上确实缺人,只能将就用了,要是岳承不行就再把他换了。
至于其他派系不满之事,他很快也想出了解决的办法。
不过他看的比李幼澄更远一点,那就是岳承一个长史能够压得住这商州上下吗。
商州与同州的情况虽然相似但还是有些不同。
同州那边许安已经把路完全给陈康年和李文宪铺平了,防御使是杨彬,还有郭威担任同州马步军都指挥使,有军队配合,执政之时可谓是无往而不利。
但商州这边防御使却是相里彦超,别看相里彦超如今对许安言听计从,但那是因为双方如今利益一致。
而一旦等许安离开商州,虽然如今朝廷推行军政分离,但是防御使手握重兵,想让他完全不干涉州治许安用屁股想都知道不可能,更何况这次调来的基层官员大部分都会是陕州派官员,上面有相里金撑腰,下面又有根基,相里彦超可谓是如鱼得水,这种情况下就算派个正牌刺史来都未必管用,更何况一个小小的长史呢。
“看来有必要给商州军中掺掺沙子。”许安琢磨着。
不过想想也是,这次他在商州出力这么大,却是陕州派摘最大的桃子,这事后利益分配想想就不公平,既然如此,这军权他怎么也得伸伸手,既为自己手下提供点福利,又能帮助岳承制衡相里彦超。
许安琢磨了一会儿,便让人送来笔墨纸砚给李幼澄回了一封信。
这名千牛备身一直在旁边恭敬等待,直到许安把信写完蜡封之后盖上戳,这才接过信件向许安行了一礼之后便迅速回京了。
这时亲兵营指挥使林衡进来汇报“都使,洛南县县城里的叛逆基本已经伏法,剩下的都在乡村,是否现在就去。”
“不急。”许安思索了一会儿摆了摆手“你派三个都的人马让吴宁领队继续去抄家,剩下人跟我去一趟县衙。”
“是。”林衡没有问为什么,直接领命前去布置。
路上,许安看向护卫在一旁的林衡问道“林衡,以后有什么打算吗?”
林衡毫不犹豫的看向许安说道“全凭都使吩咐。”
许安不经笑了笑,也不兜圈子直接开口道“我准备推荐你来商州当商州军的马步军都指挥使,你愿意吗?”
林衡脑袋不经“嗡”的一声,随后感觉整个人都热血沸腾起来。
从一个营指挥使到地方的马步军都指挥使,这可是巨大的进步啊。
都说都使大人的亲兵首领位置是升迁的快捷通道,只要外放就是一方大将,果然说的没错,自己这才当了一个多月就即将高升,在其他地方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林衡强忍着激动看向许安道“末将听凭都使吩咐。”
“既然你没意见那就这么定了。”许安点了点头就拍马向县衙赶去。
……
“砰”的一声,随着县衙大门被推开,大量兵卒包围了县衙。
洛南县知县以及县内的所属官吏在众多士卒虎视眈眈的目光下战战兢兢的来到县衙正厅。
此刻许安正坐在大堂之上看着县内的文书。
洛南县官吏在县令的带领连忙上前拜见“下官洛南知县于贺携县内官吏见过巡抚使大人。”
许安合上文书看着下方一个个身体颤抖,已经是冷汗直流的洛南县众官吏,不经笑着说道“怎么都这么紧张,本官又不是老虎,难不成会吃了你们。”
对于许安这个冷笑话,一众官吏都是张嘴赔笑,但却比哭好看不了多少。
没办法,商州叛乱一事他们洛南县衙虽然没有参与,但却是默认了,如果许安真要清算,他们平日里做过不少违法贪污之事,罪名好找的很,他们这些人怕是一个都跑不掉。
众人的目光都看向洛南知县于贺,于贺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躲不过去,只得壮着胆子上前答道“回大人,是热的,热的。”
“原来如此。”许安笑着道,随即拿出一份书册说道“洛南县,这是本官对治理地方的一些策略,你拿去看一看。”
于贺听罢一愣之后不经大喜,许安既然来找他商量如何治理地方,说明不是要杀他,知道自己的命保住了,整个人如释重负的上前接过册子。
这本册子里面其实内容很简单,就是如何分配土地,抄了这么多士族豪门,收缴了大量土地。
而在古代,土地就是生产资料,只要拥有土地,那百姓就能活的下去,也就能实现财富再分配。
而许安之所以这么做,也是李幼澄刚刚那封信让他想明白了一些事,他把商州官员给一锅烩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主要问题是如今他现在手下没有足够支持他的人来填补这些空缺。
就如今大唐的朝廷,杀了这些官员换上来的官员基本还是一个德行,换了等于白换,这是如今官场的现状,不以他个人意志为转移。
都杀了,舒服了,泄恨了,但是解决不了问题。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现在杀了的都是肥鸭子,可刚刚送来的都是空肚子的鸭子。
以前他对这句话嗤之以鼻,认为这是在替贪官张目,但现在自己遇到了却发现这是现实的困境。
他把这些官员杀光了,换上了其他派系的官员,个个有后台,反而还更难对付,总不能去指望这些后换上的官员都是清官吧,那还不如相信我是秦始皇。
而且这次他借着军粮贪墨案能够大动干戈,但他还有下一次这种机会吗。
权衡思量,许安觉得倒还不如留着这些本地官员,他们如今都有把柄留在自己手里,还好拿捏一点,干的不好随时可以换掉。
现实逼的他拿起屠刀,但如今现实又逼的他只能谨慎的使用这把屠刀。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急不得。”许安在心里暗暗安慰自己。
片刻之后,于贺放下了手中的书册恭恭敬敬的还给了许安,开口道“大人仁德,下官日后必然遵照大人的命令,开荒分田,造福百姓,建设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