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人才最重要
当今社会什么最重要,人才啊。
这可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许安如今是真真切切感觉到了人才重要性,地位越高手上越缺人。
他手下要是有足够的人才,他又何必费尽心思和那些贪官污吏妥协,直接全砍了让自己人来接管商州就行。
打天下靠武将,但治天下始终还是得靠文官。
但现在他手底下别说文官了,连武将的人数都填不满。他侍卫司这么多要职都空着,是不想任命啊,完全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担任。
都说他许安的亲兵统领是快速升职通道,干一段时间就能高升,但你以为他愿意啊,一个人刚刚用顺手就让走若无必要何苦来哉,还不是因为手下没人。
对于人才储备这个问题其实他早有考虑,他建立幼军营和女子学堂,除了看那些孤儿可怜以外就是打算给自己培养一批志同道合的支持者,否则就凭他一个人,全身是铁又能打几颗钉,光靠他一个人努力一辈子也别想有再见大唐盛世的那一天。
但问题是如今幼军营还只存在于纸面规划上,就算建成了这个培养周期至少也是以年为单位,解决不了现在的问题。
他现在真正是求贤若渴,而如今有一个看起来能力不错的文人主动前来投靠,他怎么可能还往外推。
……
京城,杜家
杜家客厅之中,杜家家主杜承绪端坐在主位之上。
而此刻在客厅之中还坐着七八个人,绝大多数都是年过半百的老者。
其中杜家女婿,太仆卿吴璋在一旁坐陪,显示着这一屋之人身份的不凡。
杜承绪见人到齐,缓缓环视一圈众人之后这才开口道“诸位,我们这些人也有好多年没有这么聚过了吧。”
杜承绪身旁,一名青袍老者一捋胡须说道“确实有好些年了,不知杜兄今日召集我等在此,是有何要事吩咐啊。”
杜承绪当即一笑说道“韦兄说笑了,杜某哪里敢吩咐韦兄,只不过最近长安之内发生诸多事情,杜某深感不安,因此请来诸位一起商议一下而已。”
那名被杜承绪称为韦兄的老者正是与杜家合称韦杜的长安韦家家主韦复。
而在座其他几人也都是这京兆府内有头有脸的世家家主或者当家话事人。
这些人中韦杜两家为尊,毕竟两家不但底蕴深厚,而且即便如今有所落寞,但韦家的韦说,杜家的杜晓也都曾在后唐担任宰相,可谓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而次一等的就是京兆赵氏、京兆任氏。
而赵家的赵光胤和任家的任圜也都曾在后唐担任过宰相,不过因为赵家和任家起家都比较晚,家族都是崛起于晚唐时期,而在世家这个注重传承、论资排辈的圈子只能屈居于韦杜之下。
再次一等就是京兆王氏、杨氏和张氏。
这三个家族也都在后唐出过三四品的高官,有一定影响力,其中王氏的传承和历史地位甚至直追韦家和杜家。
可惜世家之间虽然讲究资历地位,但更看重现在的实力,因此王家如今在关中只能沦为二流家族。
此时赵氏家族族长开口“杜兄想说的是军粮贪墨案和商州之事吧。”
随着赵氏族长开口,在场的一众老者纷纷开始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一个个脸色凝重。
毕竟这事不但闹的大,还特别敏感,朝廷上下都在关注。
而他们这些世家大族都有子弟或高或低在关中为官,而关禾粮铺遍布关中各州府,谁也不敢保证自家子弟没有牵扯进去。
本来这也不算什么事,大不了及时切割,断尾求生,这对于大家族来说太正常不过了。
但问题是随着许安对商州地方豪族大开杀戒的消息传来,这就让他们不淡定了。
这商州的豪族可以杀,那他们京兆府的这些门阀世家可不可以杀?虽然双方不是一个体量的,朝廷动手的可能性不大,但毕竟有了一丝风险,不得不防。
当然更重要的是,同州,朝廷对当地的士族豪门赶尽杀绝,在商州又同样如此,虽然都是因为谋反的缘故,但结果就是两州豪族尽灭,这个风向很不好。
而他们这些世家门阀,作为天下士绅豪族的代表必须对这种情况有所警惕和应对。
杜承绪点了点头道“赵兄所言不错,商州之事朝廷态度强硬,我等家族在商州也有耳目,这么多天了,商州发生了何事诸位也应该已经知晓。
虽说是商州豪族们起兵叛乱,但其中一部分原因却是因为许安逼迫过甚,很难说不是故意为之。”
许安做的虽然隐蔽没有留下任何证据,而且事后更是多有补救,但这些世家门阀的掌舵人也不是傻子,很多事情并不需要证据而是看他们事后的判断。
闻言在场众人不经纷纷点头,韦复更是直接开口道“杜兄的意思是朝廷有意打压士族豪门?”
“若只是打压并不算什么,自前唐至今,朝廷对我等士族打压的还少吗,但是我观如今朝廷行事,这分明是准备将我等士族连根拔起,彻底铲除。”王家家主在一旁冷笑一声说道。
杜承绪摇了摇头道“如今还不好判断,昨日传来消息,监国下旨训斥了许安,而且许安在事后仍就是让地方豪族势力控制地方,并且还举荐了地方豪族之人为官。看样子并非是要彻底清除地方的士族豪门势力。
璋儿在朝为官,他和我说如今朝廷钱粮紧缺,这次对商州豪族大动干戈很有可能只是奔着那些钱粮去的。”
王家家主却是摇头道“杜兄所言差矣,所谓训斥一无惩罚,二无补救之措施,天下谁不知道许安是监国之亲信,说不定只是唱双簧而已。
至于举荐豪族之人为官,支持当地豪族继续控制地方同样说明不了什么,商州士族豪门的损失是实实在在的,若是不把这些损失交还,其他的在我看来都不过是虚以委蛇的安抚之策而已。
即便退一步讲,朝廷真的只是奔着那些钱粮而去,如此视我等大族为案板鱼肉,如同养猪一般需要时就杀猪取肉,这也绝不可以接受。”
“王兄所言不错。”任家家主也开口支持道“自从朝廷归于旧都以来,我关中士族对朝廷多有支持,并无对不起朝廷的地方,朝廷若是想要卸磨杀驴,我们绝不答应,如今这朝廷可不是只有一个选择。”